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讨

2021-09-10 01:24韩钢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出血生活质量

韩钢

【摘要】目的:在脑出血老年病人医护工作中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并评估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情况。方法: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因患脑出血入本院接受诊疗的老年病人73例展开研究,将其划分成实验组、对比组,实验组38例以早期康复护理+基础性护理的方法进行联合施护,对比组35例以基础性护理方法实施医护服务。经评比两种方法的护理成效,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医疗作用。结果:经护理后系统评估知,实验组病人各项生活质量评估分数都优越于对比组,组间比对差异较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基础性护理联合运用在脑出血老年病人的医护工作中,可促使其生活质量逐步提升,值得推荐与积极实践。

【关键词】脑出血;老年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1-081-02

脑出血属非外部创伤性的脑部实质内异常出血,此病在临床中的病发率相对较高,一般发病时间急促,且对病人机体的危害性极高[1]。为实现脑出血医疗效果的显效提升,将科学、优质医护服务践行于临床中,具有相当关键的辅助意义。本文选择因患脑出血入本院接受诊疗的老年病人73例展开研究,将其划分成实验组、对比组,分别施行基础性护理+早期康复护理联合施护方法和基础性护理方法,并评比两种方法的护理成效,现将本次调研内容作如下陈述: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因患脑出血入本院接受诊疗的老年病人73例展开研究,基于系统评估所选病人的各类病学资料,遵循脑出血权威诊疗标准[2]实施症状判别,且确认患有脑出血病。将其划分成实验组、对比组,实验组38例:21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介于65-87岁间,平均是(75.7±9.84)岁。对比组35例:19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介于64-88岁间,平均是(76.1±8.95)岁。经比较两组病人各项一般性资料,未见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同期对照评比。

1.2方法

对比组在脑出血病人住院期间仅施行基础性相应护理,例如,监查病人体征、配合医师诊疗操作、引导用药及辅助翻身、下床等。实验组施行基础性护理+早期康复护理联合施护方法,基础护理与对比组相同,早期康复护理的具体方法是:

(1)心理方面的早期康复疏导。因为受到脑出血病的负性影响,病人自身感到担忧、焦虑或恐惧。护士为消除其以上心理情绪,需引导病人维持乐观、向上的抗病心态,并适时运用心理暗示、讲解医疗成功经验等方式疏解老年病人的各种不适心理,以增强其配合医疗操作的依顺程度。

(2)肢体方面的早期训练引导。早期康复训练宜增加肢体方面的适度锻炼,护士将病人肢体摆放至功能性驱动位置,协助其开展肌肉练习、血液循环训练等活动。待恢复期时,病人增强瘫痪肢体的康复性练习,以配合医疗人员提升治疗成效。

(3)语言功能方面的早期康复护理。多数脑出血病人都伴有语言交谈能力降低或暂时丧失的现象,护士辅助其练习单音字-词句逐步发声训练,同时嘱咐看護家属多与病人开展实用性语言沟通,使其语言障碍得以控制或消除。

(4)吞咽功能方面的早期康复护理。对于吞咽出现困难的病人,护士引导其自主经口饮水、进食,若没有呛咳现象可移出导气管;适当条件下,辅助病人坐立或取半卧式体位,谨防其吞咽功能退化。

(5)健康宣教方面的早期康复指导。一些老年病人并不十分清楚自身疾病的有关医疗知识,对脑出血病的认知度比较低,护士在日常监护中注重自我护理知识的普及讲解,并帮助病人增强环境辨识力、记忆觉醒力,使其尽可能恢复原有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

1.3统计学研究方法

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所有相关的调查数据,运用 2检验计数资料,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运用( ±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若P<0.05表明对比差异性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后,回顾评估两组病人的各项生活质量项目,涉及神经、心理、社会、物质生活四方面功能的内容。实验组38例各项评估分数为:神经功能(96±21.28)分;心理功能(84±25.94)分;社会功能(81±33.94)分;物质生活功能(67±30.82)分。对比组35例各项评估分数为:神经功能(82±22.15)分;心理功能(59±20.49)分;社会功能(67±25.21)分;物质生活功能(49±23.15)分。评比得知,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项目评估分都优越于对比组,组间比对差异较大(P<0.05)。

3.讨论

护理人员面对脑出血老年病人时,需在全面掌握其基本病情的前提下开展医护操作,而康复护理及干预的目标在于辅助病人早日康复至正常活动状态,并重获原有自理生活功能[3]。本文中以基础性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实施联合施护服务,护士围绕老年病人的实际医护需求,除了一般护理事务外,增加心理疏导、肢体引导、语言功能引导、吞咽功能护理、健康宣教等多个方面早期护理与日常干预,使脑出血医护工作期间的各项护理措施得以妥善落实,进而提升老年病人的总体康复成效。

此次研讨活动结论指出,实验组病例各项生活质量评估分数为:神经功能(96±21.28)分;心理功能(84±25.94)分;社会功能(81±33.94)分;物质生活功能(67±30.82)分。对比组病例分别为:神经功能(82±22.15)分;心理功能(59±20.49)分;社会功能(67±25.21)分;物质生活功能(49±23.15)分。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项目评估分都优越于对比组(P<0.05)。

综合以上陈述,将早期康复护理+基础性护理联合运用于脑出血老年病人的施护服务中,可增强其日常生活功能,促使生活质量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董娜,张雪青,穆恩,等.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细胞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及其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3):3178-3180.

[2]田少辉,许磊,李盼祥,等.老年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 T 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表达及在脑出血发病中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6):1325-1326,1327.

[3]杨中良,杨秀云,郭梅凤,等.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8):835-837.

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中医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2100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护理脑出血生活质量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