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1-09-11 08:01张海燕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9期

张海燕

摘要:目的:为了观察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选取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分析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对研究进行总结与概括。方法:为了能够突出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次研究采取对比分析法开展研究,即在我院妇产科中选取了154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这些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根据患者不同妇产科疾病统计临床治疗效果,针对患者们的不良反应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对研究进行总结。结果:从最终统计结果来看,所选取的患者中含有35例恶性肿瘤患者、52例子宫性疾病患者、67例终止妊娠患者,其中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29%(33/35),子宫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15%(50/52),终止妊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52%(64/67),在不良反应率统计结果对比中得知154例患者中总计出现了9例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率为5.84%(9/154)。结论:从本次研究统计结果得知,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采取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在减少不良反应率中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建议临床加强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疾病;治疗效果分析;米非司酮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9-018-01

引言:

在妇产科医疗工作中,米非司酮属于一种极其常见的妇产科用药,其治疗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可以有效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对临床症状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在近些年来妇产科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趋势中,许多女性生活质量也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妇产科疾病治疗显得尤为重要[1]。为了能够分析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米非司酮的实际治疗价值,我们这次开展了一系列医学研究,针对性分析了米非司酮的实际用药价值,以便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借鉴之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研究时间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这段时间内从我院妇产科疾病患者中选取研究观察对象,总计有154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参与此次医学研究,这些患者年龄阶段在21岁至52岁之间,平均年龄计算得知为(36.5±3.6)岁,在婚姻状况统计中得知,其中有78例患者处于未婚状态,剩余76例患者处于已婚状态,含有35例恶性肿瘤患者、52例子宫性疾病患者、67例终止妊娠患者。

这些患者均满足相应妇产科疾病的诊断标准,且符合本次医学研究标准条件,可开展下一步研究工作。

1.2研究方法

对患者们均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不同妇产科疾病的米非司酮用药方案存在着如下不同之处:

(1)恶性肿瘤

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结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在实际用药剂量中需要结合患者身体状况,采取针对性用药方案。

(2)子宫性疾病

用药剂量为每日12.5毫克,连续服用药物三个月观察实际效果。

(3)终止妊娠

在终止妊娠患者治疗中,需要结合患者的终止时间采取针对性用药方案,如患者属于早期孕期终止妊娠,在用药剂量中需要控制在每次25毫克,一日服用2次,且总计服用三天即可;如患者属于中期孕期终止妊娠的患者,在用药剂量中需要控制在每次50毫克左右,一日服用2次且总计服用两天即可;如患者属于晚期终止妊娠的患者,用药剂量同样需要控制在每次50毫克,一日服用2次,连续服用两天后观察疗效[2]。

1.3观察指标

通过统计患者们的实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状况、应用治疗有效率来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其中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可以分为三个指标,即甲级疗效、乙级疗效以及丙级疗效,甲级疗效代表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优异,临床妇产科疾病症状表现基本完全消失,同时在妇产科检查中各指标参数结果满足健康标准,乙级疗效代表患者治疗效果相对比较正常,在妇产科检查中得知各指标参数逐渐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丙级疗效代表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比较差,在妇产科检查中各指标参数表现结果不满足治疗规范标准,甚至部分指标结果显示恶化现象。在治疗有效率统计中需要结合甲级疗效例数以及乙级疗效例数之和来进行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统计学软件开展统计与分析,根据组间数据对比中的P值大小分析统计学意义是否具备成立条件。

2.结果

具体见表1。

从表2统计结果来看,154例患者中出现了3例腹部疼痛的不良反应、4例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以及2例腹泻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例数为9例,实际不良反应率为5.84%(9/154)。

3.结论与讨论

妇产科疾病治疗属于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许多妇产科疾病的病情发展状况相对比较复杂,实际治疗相较于其他科室而言具有一定的治疗难度,加上妇产科患者数量相对比较高,寻求有效的妇产科疾病治疗措施成为了关键问题。近些年来妇产科健康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原因在于婦产科疾病影响的不仅仅是广大女性,更对患者家庭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社会结构角度上来看,女性在我国现阶段依旧属于弱势群体,在某种角度上女性健康质量问题与我国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而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不断提升,对于妇产科疾病诊断工作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尤其随着各类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出现,对于种种早期症状不明显的妇产科疾病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及时诊断妇产科疾病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而在此之间如何促进妇产科疾病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也成为了当前妇产科治疗领域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柏洋.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健康必读 2020年4期, 131页, 2020.

[2] 唐仲燕.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研究[J]. 母婴世界, 2019, 000(0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