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

2021-09-11 21:23黄燕丽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9期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康复

黄燕丽

摘要:目的 浅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年1月至2020年年12月间;研究样本:80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与乙组(常规护理)各40例;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甲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5.00%,高于乙组32.50%,P<0.05;甲组满意度97.50%,高于乙组80.00%,P<0.05。结论 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康复;护理;关节镜;膝关节;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9-266-01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受伤后如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则可能影响半月板、关节软骨、膝关节功能,临床认为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该疾病疗效确切,手术特点包括微创、恢复速度快、疗效佳等[1-2]。临床为了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术后康复,多需要辅助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但传统护理模式中术后为了避免发生固定骨与韧带失败情况多选择较晚启动康复锻炼,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术后康复[3-4]。文章纳入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现将本次研究全部内容整理后作以下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甲组中男女比例为29/11,年龄平均为(40.1±3.0)岁,损伤类型:半月板损伤15例、运动性损伤20例、交通性损伤5例;乙组中男女比例为30/10,年龄平均为(41.0±3.1)岁,损伤类型:半月板损伤13例、运动性损伤21例、交通性损伤6例。2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甲组在乙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1.术前康复指导:术前为患者宣教关节活动、锻炼知识,亲身示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动作要点,解释体位要求、动作、流程、频次等,指导患者自我训练床上排便。2.康复训练:术后待患者麻醉清醒,予佩戴支具固定患肢,护士指导患者活动脚趾、踝关节,行踝泵运动,尝试收缩股四头肌,训练完冰敷15-20min;术后1-3日间鼓励患者在支具固定患肢下进行练习仰卧位行直抬腿动作、侧卧位行侧抬腿训练、俯卧位行后抬腿训练,每日训练3组,每组训练十次,组间休息30s;伸膝练习,即脚后跟垫枕头,膝后方空出,持续20分钟,每日两次,持续一个月。术后第4日开始训练下肢肌力,训练内容与强度均由患者自行把控,鼓励患者离床锻炼行走能力。术后5周锻炼离床行走;10周指导患者屈膝静蹲,每次5分钟,一组训练5次,每日2组;11周训练被动屈膝,12周训练主动屈膝。术后第4个月开始训练环绕训练、跳下跳上训练、慢跑与跳绳、侧向跨跳训练与游泳;术后6个月及以后可逐渐过渡到剧烈运动。

乙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指导、健康教育、术前准备、术中体征监测、术后并发症预防、对症护理、运动指导、出院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膝关节评分量表(简称:LYsholm)评分标准:观察项目包括肿胀程度、疼痛度、下蹲、跛行、上下楼梯等,总分100分,优:≥95分、良:80-84分、可:60-79分、差:<60分;优良率 = (良 + 优) / 各组例数 ×100%[5]。护理满意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技能、服务态度、解决问题能力及康复指导共4个方面,分为非常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等级,得分越高,满意度越佳,其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一般,小于7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这次研究中各项与所选取病人相关的数据都导入到 SPSS 19.0 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则使用百分数的形式来表示,数据资料用卡方分布来检验,P<0.05,证明具有明显差异性,符合统计学要求。

2 结果

2.1 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

甲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5.00%,高于乙组32.50%,P<0.05;如表1。

2.2 评价满意度

甲组满意度97.50%,高于乙组80.00%,P<0.05。见表2。

3 讨论

ACL损伤经手术治疗过程中除了对临床医师技术提出较高要求,同时术后对早期康复训练需求也较高,康复训练的目的是辅助患者实施功能锻炼,促使患者逐渐恢复运动能力,进而帮助患者术后早期回归正常工作与生活,预防发生关节粘连情况[6-7]。

临床医学研究发现ACL结构主要功能是维持膝关节静态与动态稳定性,如ACL受损则会直接影响膝关节功能,现阶段临床治疗ACL损伤以手术疗效最佳,但手术治疗同时也会损伤机体,影响术后康复,随着临床逐渐发展优化关节镜技术,在膝关节损伤疾病手术治疗中应用关节镜的优势也逐渐凸显[8]。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已经成为临床公认的优选方案,该术式的应用特点包括可更好的显现膝关节损伤位置、提高诊断准确性,为治疗起到指导作用,且通过关节镜可方便术者操作,提高手术安全性[9]。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5.00%,高于乙组32.50%,P<0.05;甲组满意度97.50%,高于乙组80.00%,P<0.05。分析原因发现,临床为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的目标是预防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保护术后制动期间的肌肉功能,但传统护理理念提出为了预防术后骨、韧带固定失败情况,多较晚启动康复锻炼,该情况下因术后膝关节制动时间较久、未有效刺激本体感受器,会降低膝关节功能协调性,不利于术后康复。甲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护士严密监测患者术后各项体征指标情况,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对症处理,按照术后不同阶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康复护理,分阶段康复护理是为了符合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10]。术前护士为患者宣教康复训练相关知识,给予系统化指导,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意识、遵医意识与依从性,预先提升患者的康复训练能力,方便术后早期顺利启动康复护理工作。护士术后带领患者在不同阶段合理开展康复训练项目,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训练原则,注意掌控训练内容与进度,有条不紊的推进符合康复进度的康复进程,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11]。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雷宾.关节镜下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4):37-38.

[2]孙艳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9):68-69.

[3]张晓凤.快速康复理念应用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8):122-123.

[4]丁婉.关节镜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个性化康复和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34):26-27.

[5]王海霞,常锐.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0,28(17):1627-1628.

[6]谢艺君,庄文政,冯宇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ERAS护理干预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8):137-139.

[7]葛小蒙.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4):31-32,34.

[8]吴柯敏.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6):448-449.

[9]涂红梅.内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床训练时间窗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6):84-86.

[10]王锴,沙伊,董慧丽.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5):637-641.

[11]彭东艳,柳亚木,陈生英.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1):102-103.

猜你喜欢
关节镜膝关节康复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关节痛这样来运动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
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