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育人求真

2021-09-11 07:59郭玲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陶行知结合对策

郭玲

摘要:作为我国杰出的教育学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己经成为当今教育界最主流的教学理念之一。小学数学作为一门贴近生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课程,需要与陶行知教育理念进行深度结合,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本文就陶行知教育与小学数学结合对策展开如下研究。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数学;结合;对策

陶行知先生一生热爱教育事业,他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处处渗透着知行合一理念,真正做到了人如其名,也为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将陶行知教育理念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符合新课改要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选取了以下三个教学案例,来对陶行知教育与小学数学结合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以生活化案例为载体,提升数学教育实用性

(一)优化设计思路,让课堂亲切起来

为了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案例,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这不仅能够使数学课堂与学生“亲切”起来,而且有效提升了数学教育的实用性。

(二)學生“量一量”,感受数学实用性

教学《千米和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学生“量一量”,引导学生从生活案例中领悟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距离表述问题。首先,教师提问学生:“大家都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上学呢,距离学校多远?”为学生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学生给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用乘车时间来表述距离问题,也有的用公里来表述距离问题,还有的用公交车沿途进站次数来表述距离问题。用公里来表示距离的思路,已经与本节课需要讲解的“千米”很接近,于是笔者提问道:“一公里是多远呢,换算成千米是多少?”此时,学生回答说,是从家长那里听来的,并不了解如何换算。接下来,笔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与学生一起量出一千米线段,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的过程感受千米。其次,预留生活化家庭作业,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实用性,比如让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从家到最近的超市距离多远、距离好朋友家多远、距离学校多远等。

二、利用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一)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加数学烟火气

数学知识以抽象、严谨著称,给小学生带来不小的学习困难。由于智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小学生眼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是两条平行线,需要教师的刻意引导才能够相交。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化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还原成形象化的生活问题,为数学课堂增加一些烟火气,为小学生减少一些学习压力。

(二)换种方式认识“角”,让学生乐在其中

带领学生认识“角”时,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呈现各种各样的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行发现角的不同特点,并引出角的分类。首先,教师或搜集网络图片、或亲自拍摄照片,将生活中的“角”制作成教学资源。为了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亲切感和兴趣,教师可以拍摄一部分生活中的“角”的照片,再收集一些学生不常见的漂亮的“角”的图片,共同组成教学资源。其次,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角”,找一找他们的相似点和差异。再次,教师根据学生总结,引出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这种利用生活化情境引出的概念方式,可以令学生产生“原来可以这样”的感觉,相比于直接引出概念讲解更加容易使学生对知识印象深刻,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构建生本课堂

(一)以“教学做合一”为支撑,体现学生“中心”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采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灵活掌握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所思、所喜、所需,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生活课堂,帮助学生实现“教学做合一”。

(二)践行“教学做合一”,用好小数乘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购物场景,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教学做合一”,进入深度学习状态。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解决之法。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恰逢瓜果成熟,笔者为学生设计了“卖水果”问题,让学生充当“小小收款员”。笔者特意收集了最近的几次购物小票,将各种类消费的“总额”部分用遮盖起来拍成照片,让学生计算购物费用。其次,引出新知识,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学无止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小数加减法,运用这部分知识是能够完成“小小收款员”工作的,但是学生很快发现运用小数乘法知识能让他们将“小小收款员”工作做得更好。此时,教师可以适时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学无止境的意识,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

参考文献:

[1]高爱萍.做思用合一: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20,4(35):55-56.

[2]顾静娴.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打造小学数学互动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20,4(35):49-51.

[3]巫楚泉.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优化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0):83-84.

猜你喜欢
陶行知结合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走,找对策去!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