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色彩构成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1-09-11 07:59徐樱芸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改革路径高校

徐樱芸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着革新。在此背景下,色彩构成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也迎来了新的改革契机。如何正视当前色彩构成课程中的既有问题,积极搭建一个科学化、有效化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程既有问题的同时,就有效的改革路径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能够给广大教师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参考,共同为色彩构成课程教学的现代化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程;既有问题;改革路径

对于色彩构成课程而言,其作为实践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有着系统性强、抽象性高等特点,对于教学模式有着极高的要求。然而,结合本课程教育实情来看,其中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使得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育人质量,我们有必要正视色彩构成课程教学中的既有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针对性的教育改进措施来打造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新常态,从而在保证教学实效的同时,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色彩构成能力的有序化提升以及更好的就业和发展保驾护航。

一、色彩构成课程教学的既有问题

(一)教学趣味性不足

对于学生而言,兴趣好比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和不竭动力。他们只有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才会以更热情和更专注的姿态投身到学习当中,进而获得更多学习收益。这也启示我们,如果想要保证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实效的话,就务必要注重课程教学过程和学生兴趣点的联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起他们的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然而,结合色彩课程教学实践来看,以往的教学大多以言语直输的方式展开,课堂氛围无趣且枯燥,极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或畏难等情绪。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只注重色彩原理的讲解,使得很多学生只将色彩构成内容看成是单调的点、线、面涂色,进而消减其学习热情,不但影响着教学实效,而且也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给后续教学埋下诸多负面隐患。所以,如何提高色彩构成教学的趣味性是当前我们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思维能力教育缺失

色彩构成有着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创造思维和实践思维的话,他们很难学到有用知识和掌握相关知识点。而结合教育实践来看,以往的色彩构成教学在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教育重视度并不足够,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发现和处理问题能力方面,很多老师做得并不到位。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出现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创新能力缺失等情况,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后续的就业与发展。所以,如何在色彩构成教学实践中落实思维能力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创新、实践操作、发现和处理问题能力也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三)色彩解构以及重组教育不足

对于色彩构成课程教学而言,色彩解构以及色彩充足属于两个教育重点内容,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教育工作,才能为视觉设计专业学生色彩解构方面的综合能力奠基。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教师在这两方面的教育程度和重视度显然是不够的。与此同时,很多教师都是对二者进行分开推进,这也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实效。

(四)课程作业布置方面不够合理

作业布置作为色彩结构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占据着很多教学课时。然而,部分教师在推进色彩结构教学时,缺乏实践性作业的布置意识,这也直接阻碍了学生专業实践以及综合能力的有序化提升。与此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为他们布置一些关于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课程作业,这显然是与课程教学和专业教育目标相悖的。此外,对于作业评价方面,很多教师做得并不全面,他们往往只注重学生课程知识以及技能方面的评价,缺乏对于其创新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的评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五)不注重信息化手段运用

如今,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高的教育的重要改革趋势。而这也为视觉传达专业教育和色彩构成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可以说,积极依托信息化的时代教育发展形势来做好教学设计和模式的革新工作已经成为每一位色彩构成教师都亟待思考的问题。然而,在视觉传达专业教育和色彩构成教学当中,信息化手段运用是较为匮乏的,这也降低了课程教学的先进性和亲和性。所以,在新时期,我们亟待积极探索一条适合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的信息化改革之路。

二、色彩构成课程教学的改革路径

(一)革新理念,保证教学趣味

在色彩过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切不可只注重色彩原理等方面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话很容易消减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我们要立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去深挖其与本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围绕教学内容,积极设计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践任务。如可让学生结合某一专业知识来展开色彩构成实践等,以此来强化课程教学和学生专业之间的联系,使他们能够明白学习好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借此来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围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点,积极引入一些专业化与趣味化的元素,进一步增添课堂趣味性和亲和性,让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保持长久学习活力。例如,在讲授“色彩原理”的知识点时,我们切不可单纯地以言语式方式来进行知识点讲述,而是要引入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例,如包装作品、书籍作品以及标志作品等方面的实例,来指引学生进行元素设计和具体案例分析。期间,可通过有效的问题以及小组互动来进一步保证课程教学趣味,让学生能够在寓学于乐之中获得更多色彩构成课程学习收益。

(二)优化方法,培养思维品质

在色彩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提供助力。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必要通过课堂设问等手段来引发学生对于色彩构成作用、色彩冲突处理以及色彩充足等方面的思考,使他们能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展开有效的思考,从而为其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等能力的发展铺路搭桥。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创设一些思维拓展的契机,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助力。例如,我们可以展示一些色彩构成方面的标志、包装以及招贴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探究性、分析性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在问题分析以及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有序化培养。同时,借助这一举措,让学生能够冲破自身的一些常规性思路,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对课程内容展开思考和实践,这样不但能够保证教学实效,而且还能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和专业学习奠基,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落实创新,促进解构重组

从课程知识角度而言,色彩的解构以及重组作为重要内容,强调的是学生对色彩组织新形式的探索,以此来发现某种色彩组成当中的一些规律,从而让学生获取更多创作与安全。而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落实这两个方面的教育工作,我们可指引学生在学习绘画大师、民间色彩、传统色彩以及自然色彩组织以及解构的同时,积极指引他们展开重组引导。如我们可引入一些民间性质的色彩内容或者一些西方大师的色彩作品,然后指引学生对其进行合作式的解体、分析和提取,进一步深化他们的文化差异意识,同时通过有效的重构任务,来锻炼他们中西方传统文化设计融合的意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指引学生结合教学内容,从民间色彩、传统色彩以及自然色彩等方面选取一幅作品,然后对其进行解构并在保留原作品色块面积比例、结构关系、主色调等基础上,加入一些创新性的元素,进而形成一种新型色彩画面,从而促进学生色彩解构以及重组能力提升的同时,为其创新意识的发展提供长效助力。

(四)关注作业,做好评价互动

对于色彩过程课程来说,其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践作业有着很高的课时占比,这也是锻炼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必要提高对于作业布置环节的重视度,积极围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点,布置一些与之相关的作业。其中,作业形式也可以通过竞赛、线上展示等方式呈现,以此来给予学生别样的实践练习体验,激起他们的课后实践热情。与此同时,在关注作业教育环节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评价互动工作。一方面在评价内容方面,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色彩构成知识以及技能的评价,而且也要围绕素质教育理念和专业教育需求,切实做好学生创新意识、协作能力、实践操作以及处理问题等方面能力的评价;另一方面在评价方式方面,我们要在师评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组评、互评甚至企评等多种形式的教评形式,通过此举来进一步豐富学生的课程学习思路,让作业练习以及课程教学效果能够更上层楼。

(五)科技渗透,妙用信息手段

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围绕信息化的时代教育发展形势,做好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智慧化等手段的渗透工作,积极将Ps、Corel draw等信息化软件引入到教学之中,指引学生以线上方式展开课程实践,简化其学习难度。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将多媒体、微课以及互联网等手段引入色彩构成课堂,一方面依托多媒体、微课等手段来为色彩构成课堂提供更多优质的金课资源,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网络平台的打造来推动色彩过程课堂由现实向着网络化、智慧化方向延伸,以教育技术革新带动教学效果提升。

总之,在新时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当中尚存有诸多既有问题。我们有必要立足现状与不足,积极通过一些新技术、新思路以及新方法的引入来做好课程体系的革新工作,从而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做好奠基工作。

参考文献:

[1]薛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色彩”教学改革思路[J].艺海,2020(11):144-145.

[2]王利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6(11):186-187.

[3]姚若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色彩课程教学定位思考——基于与美术绘画专业的比较分析[J].大众文艺,2016(02):261-262.

[4]朱斐斐.浅析互联网+模式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创新探讨[J].现代交际,2018(05):156+155.

猜你喜欢
改革路径高校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城市照明管理的现状及改革路径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