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B教学模式下的中职德育课教学设计实践

2021-09-11 07:59周维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设计

摘要:一个高效的课堂源自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应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目前,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围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抬头率、提升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方面,积极探索和推进教研教改,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基础教育学段或者是大学学段学生为研究对象,但是以中职生作为研究对象鲜有涉及,特别是中职德育课尚未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有效的实践研究。因此,基于SYB教学模式开展中职德育课教学设计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德育课教学痛点问题,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螺旋式推进“课程诊改”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SYB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该论文以中职德育课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张伟主编)第八章“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第三框内容为例,将“问题探究、小组合作、收获分享”教学设计模型应用于该章节教学设计中,并开展教学实践的情况进行阐述。

一、 教学设计准备

(一)为能顺利进行信息化教学,让被试班级学生下载“学习通”,并且告知学生今后线下学习的内容都在“学习通”平台发布。

(二)经调查,被试班级学生从未接触过SYB教学模式,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有必要向学生介绍SYB教学模式,同时向学生介绍今后教师讲课的途径和方法,便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顺利开展教学。

(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6人组或7人组,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并告知小组成员上课的一些规则。

二、 教学设计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認知我国三大诉讼程序法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2)理解诉讼程序在公民维权中的作用与规范。

2.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对我国三大诉讼程序法知识的学习,了解三大诉讼的基本程序,掌握程序法的基本内涵,树立诉讼程序思维,养成通过正确诉讼程序进行维权的习惯,树立维护公平正义的责任感。

3.学以致用目标

通过知识的学习,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要养成崇尚和敬畏法律的习惯。同时在遭受不法侵害时,能自觉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规范自己的行为。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的设计中,突出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主动地接受知识,注重对学生价值情感的培育,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特色和原则,发挥德育课立德树人的根本。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本章的主题是“增强程序正义观念”,这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我国三大诉讼法律知识,还需要掌握诉讼程序,在实践中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自身的权利,这既有助于公民养成尊重司法程序习惯,还有利于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风尚。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仅要掌握法律程序知识,还需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养成正确的法律思维习惯,合法合规地运用法律进行维权。

2.教学难点

法律知识逻辑性较强,对于学生特别是中职生来说,由于对知识认知能力有限,故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另外法律知识与法律实践有一段距离,掌握了知识,不一定就具备了这种能力。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3.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逻辑结构清晰,首先从“诉讼”定义进行剖析,进一步介绍我国三大诉讼法的程序,接着介绍我国判断程序公正的原则,帮助学生明白“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从而告知学生应该树立增强程序正义的观念。

设计意图:教材分析中增加“知识结构”环节,有助于教师正确剖析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便于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组织学生学习。

(三)学情分析

中职生由于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和生活经验,缺乏判断事物的能力,认知水平有限。当一个人被非法侵犯时,他往往采取非理性甚至非法的方式来处理紧急情况,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因此,通过本章的学习,一方面在于增强学生法律思维意识,能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养成良好的实践法律意识,树立程序正义的观念;另一方面,法律知识逻辑思维强,诉讼程序法比较抽象,中职生理解起来需要逐步提升。

设计意图:剖析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和精神状态,便于教师有针对性采用教学策略,有的放矢组织和实施教学。

(四)教学与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学习方法主要包括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设计意图:按照“问题探究、小组合作、收获分享”的教学设计模式,突出教学中的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景,问题导入。

(一)新课导入: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两个案例,以PPT方式设置案例情景,带动学生阅读与思考。

案例1 侵犯劳动权,企业被罚。

周某某2019年7月毕业于某中专学校数控专业,并2019年7月参加校园招聘会与广东深圳市某机械厂签订了就业协议。2019年11月,因单位体检,周某某被检查出患“小三阳”,即被用人单位停职解聘。周某某家境贫寒,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厂家突然解聘,既让周某某丧失工作机会,同时错过了选择更好企业的机会。2019年12月,周某某与该机械厂协商无果,一纸诉状,将该机械厂告上法庭。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文件,明确要求应当保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平等就业的权利。被告违反上述规定,侵犯了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故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慰问金1万元。

案例2 景区乱刻乱画,谁来行使处罚权。

江西省新余市游客李某在明月山游览时,为纪念自己到过此地, 在一处标志性建筑物上刻上“李某到此一游”字句,致使该建筑物容貌受损。宜春市文物局经调查,立即对李某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

李某在接到宜春市文物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咨询律师。李某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但认为宜春市文物局没有处罚权,无权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处罚。最后双方为此诉至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经袁州区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李某胜诉,并作出撤消宜春市文物局对李某行政处罚决定的判决。

问题思考:(师)同学们,从以上三个案例中,我们来分析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案例中反映什么诉讼程序;二是这三种诉讼程序分别是何种诉讼程序;三是两个案例中诉讼程序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采用一案到底的形式,减少学生对文字的重复阅读,提高课堂阅读和教学效率。

环节二:收获分享,总结提高。

难点突破:学生结合案例,对照三大诉讼程序图表,分组讨论,交流分享以下两个问题的学习体会。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清楚诉讼需要遵循法定程序,那么到底有那些法定程序呢?那么这些法定程序是不是会影响司法公正呢?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案例三,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一案到底,充分发挥案例的教学使用价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设置收获分享环节,并通过参与讨论训练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司法程序公正的理解并给予有针对性的难点突破。

环节四:扩展延伸,升华认知。

知识延伸:(师):案例3中李某的“行为明显违法,但是人民法院却判决他胜诉?人民法院的判决是不是合法?”这体现了什么?

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再次分析案例3、交流研讨,进一步理解程序公正、司法公正的深刻内涵。

总结升华:(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本课堂互动在线栏目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法律规范既规范公民的行为,同时也规范执法机构的行为和司法过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司法公正要靠司法程序正义保障,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而要做到司法程序正义,就需要每个公民具备程序正义观念和法律思维。

设计意图:以生活化问题为导向,小组合作探究,收获分享教学模式为设计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逐步深入解决教學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建构起立体的、饱满的、更具张力的认知。达到“突出教学主题,培养学生程序正义观念。”的教学目标。

(六)课后作业

发布作业:(教师通过学习通发布作业)同学们在网络上寻找一条未成年人犯罪案例,依据本堂课所学的司法程序正义知识,以“假如我是所学案件中的主人公,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为题,写一篇心得体会(不少于200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巩固知识,提高对司法程序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赵虹.基于SYB模式创业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的思考[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 18(002):58-60.

[2]王蕊娟.中职教育德育课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微探[J].科学时代, 2015(006):230-230,231.

[3]朱静嫣.信息化环境下中职德育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

备注: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基于SYB培训理念下的中职德育课《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研究(SZZYJZH2019-1089)成果。

作者简介:周维(1979-),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诊改办,讲师,硕士研究生,江西省新余市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设计
浅析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