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护理学专业课程的分析与探索

2021-09-11 07:59王秋燕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思想政治教育

王秋燕

摘要:專业课课堂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技术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精神。在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课堂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护理学专业课程为例,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是护理学专业课程的应然选择,并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护理学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护理学专业 问题对策

高校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育人的重中之重,立德树人首先要求思想政治站位要正确,育人过程要系统全面,要把育人与教学深入融合,积极贯彻“三全育人”。专业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应然选择。因此,提高高校管理部门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积极探索完善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方案,加强对任课教师的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持续培训,教师有效挖掘并深化专业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效果,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同心并行。

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护理学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A校护理学专业已有68年历史。专业坚持以培养“人文学科突出、创新应用能力突出”的本科人才为核心,加强护理学科专业建设。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高尚人文道德和救死扶伤精神的培养和传承。因此,护理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是医学院校的重要工作,也是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大势所趋。

(一)培养目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护理学专业具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中明确阐明了护理学专业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培育学生优良职业素养和救死扶伤的大无畏精神。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等高尚品质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进入学校到毕业,高尚的职业精神缓慢地浸入每一门专业课程中。因此,加强护理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渗入

A校护理学专业主要课程有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内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所针对的服务对象或者伦理观念都需要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这也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需求不断增强所必然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进行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上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内核指导来建立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脱离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无方向性、无精神灵魂的,是不符合社会及人民大众的需求的。

(三)教学评价需要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护理学专业的教学不仅要根据学生的理论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综合素质的教学评价方式需要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理解透彻并且出台细化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使师生有抓手地进行课堂教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护理学专业课程的策略

近年来,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的主要问题是理论知识不足,从根本上无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护理学专业课程的需要;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素材内涵挖掘不深入,教学方式僵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和护理学专业课程出现“两张皮”现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和被动也是思政教育难以在课堂上融入的重要因素;学校缺乏对专任教师的有效思想政治培训和学习,使教师的学习缺乏系统性、方向性和目标性。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以下策略。

(一)加强对护理学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和管理

据已有研究表明,护理学专业课教师普遍反映自身思政理论知识的缺乏是课堂思政教育难以有效进行的主要原因。另外,护理学专业教学课时的繁重,也是任课教师课堂专业课教学时间不够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不仅需要对任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也需要在课程时间安排以及课程评价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时比例及效果。

(二)增强护理学专业师生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专业课老师的引导角色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专业课老师科学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讨论。因此,这就要求专业课老师自身需要增强对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同时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素材资源巧妙地于无形之中感染学生。同时,学生改变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积极自觉地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进而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意识。

(三)学校管理给予足够的条件支持

学校要落实对思政教育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将思政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同时体现在鼓励先进、激励落后的奖惩政策和措施上。在绩效管理、项目申报、奖励申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奖励和宣传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方面做得好的典型教师,全面激活教师的活力和潜力,不断提高创新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凌希.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77-78.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思想政治教育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测量船质量管理QC小组探索与实践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