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中国美术鉴赏课程脉络和文化价值

2021-09-11 07:59汪杰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文化价值中职

汪杰

摘要:中国美术源远流长,拥有鲜明的个性,包含了文化生活、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的特征和丰富内涵。美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中职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国美术欣赏能够厚植民族情感,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是中职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中职;中国美术赏析;文化价值

一、中国美术脉络

中国美术内容庞杂,诸如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领域博大精深,宗教画、文人画各种概念层出不穷,通过一两个视角很难描述出中国美术的特点,表达不出中国美术的准确特征。学习中国美术,就需要对它进行梳理,找到其中发展规律,研究发展内在逻辑。

(一)按历史发展划分

按时间顺序,可将中国美术史大致划分为五个时期。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石器、建筑、制陶以及青铜工艺,还有早期的壁画。从东西两汉到晋代,毛笔成为主要表现工具,让书法和绘画这兩个中国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得到确立。从南北朝到唐代,宫廷画成为创作主流,人物画内容丰富,山水画作为独立题材开始出现,佛教石窟艺术也达到一个高峰。五代、两宋和元代,由于出现了新的技法“皴”,中国山水画达到了技法的成熟和完善,宋代文人画派在山水画中加入了格物的哲学思想,让中国画达到了艺术的高峰,陶瓷艺术在这一时期也至臻至善。明清及近代,明清的以文人主导的山水画中,人物成为了重点,对生活场景的描绘非常丰富,这一时期的陶瓷艺术也达到了顶峰。民国时期,由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而使中国美术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按艺术种类分类

按艺术表现手段来分类,中国美术可分为绘画、书法、工艺美术及建筑四个大类。

中国绘画题材主要有社会生活画、宗教画和山水画。记录生活是中国绘画艺术最早的表现形式,山水画作为文人画的最佳载体,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阶层对艺术、思想的追求。

书法是中国文化中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不同的字体和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都能体现出某段时期的社会特征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中国工艺美术包罗万象,最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包括雕塑、陶瓷、纺织、漆器等。工艺美术品一般具备实用性和艺术性,汇聚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和文化素养,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

中国古代文明创造出大量的建筑杰作,恢弘的宫殿、陵墓、庙宇以及精美的园林、民宅层出不穷。又由于不同的气候、地质和人文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样式。

二、理解中国美术鉴赏的文化价值

中国美术鉴赏在培养中职学生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的能力外,还有对中国文化理解的重要任务。通过美术作品鉴赏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从作品中发掘历史文化价值,理解和借鉴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增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传承有序的历史轨迹

从古至今,中国文化不曾断代,无论是文字的演变、图像和绘画的发展还是建筑的工艺变化,都呈现出清晰的传承关系。美术课程就是从早期图像之中深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文化根基,帮助学生从艺术中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以及多元文化下国家形成的历史轨迹。

(二)艺术背后的爱国情怀

中国古代艺术大多担负着文化传播和教化人伦的功能,特别是绘画、雕塑中不乏抒发爱国情怀,歌颂浩然正气的优秀作品,例如西汉霍去病墓石雕《马踏匈奴》,南宋李唐的《采薇图》,当代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中国美术赏析课程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背景,联系作品的创作意图,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情感因为爱国主义导入而产生共鸣,在审美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民族艺术的交流融合

在主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中,没有将各民族艺术单独梳理,是因为中国虽然民族众多,但民族迁移、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却从未停歇。“文姬归汉”便是文化融合的典型案例,金代绘画《文姬归汉图》将胡人武士、汉地官员的融洽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体现了民族团结民族交流的和谐场景,也寓意民族交流、艺术融合的趋势。

(四)中华民族的磅礴气质

从殷商时期的司母戊大方鼎到秦朝的万里长城,从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到近代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无不体现中国人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发自内心的磅礴气质。中国美术赏析课程通过不同视角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壮美风景、艺术家的激情豪迈,体会到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的美学精神和文化自信。

(五)本地区域的文化挖掘

美术以文化为载体,文化伴随人类发展,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大量从古至今的美术作品。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三星堆文化遗址、西南地区最大最完整的孔庙、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村、三国遗址庞统祠墓碑林等众多历史文化素材。这些资源反映了本地区厚重的文化积淀,能够培养学生的区域归属和认同感。

中国美术鉴赏对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需要不断挖掘、与时俱进,达成以美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松.浅谈怎样提高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033):47,108.

[2]李永强.中国古代主题性绘画的叙事表达[J].美术,2019,623(011):111-114.

猜你喜欢
文化价值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中国传统义利观下的市场经济主体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