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设计

2021-09-11 07:59武艺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艺术美美术作品美术

武艺

一、教材分析

本课程是高中美术学科中的美术鉴赏模块,主要讲授一些美术鉴赏的方法以及美术专用语言。在本节課程中,教师主要帮助学生从三个方向了解艺术语言,即具象、意向以及抽象三种形式。同时,还主要学习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艺术美、形式美,提高其鉴赏能力,为后续的美术作品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学情

高中是学生思维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师主要采取对比鉴赏的方法,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本节课正式带入学生走进美术鉴赏领域,为学生奠定下美术鉴赏的基础,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心理调节以及知识建构指导两个角度。其目的是采用对比不同美术作品的形式,充分发挥出学生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通过查找资料来发现美术作品之中的形式美以及艺术美,进而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三、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概念、原则以及具体表现,从而帮助学生摆脱漂亮和不漂亮两种基础美术鉴赏状态,进入更高的美术鉴赏境界。

(二)利用合作学习、共同讨论、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正确体会艺术作品之中蕴含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美术作品的专业语言语言描述。

教学难点:美术作品鉴赏方法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该环节,教师利用图片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诱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两幅美术作品,《无名女郎》和《欧米艾尔》,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哪幅作品更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兴趣,并且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二)授课环节

该环节,教师依旧采用图片对比欣赏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总结出美术欣赏的标准。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材料,了解漂亮并非是美术鉴赏的标准,从而引出和艺术美的概念。

教师为学生播放梵高的作品《向日葵》,帮助学生学生认识艺术美,了解艺术美的内涵。学生结合具体的作品来了解艺术美的内涵,即艺术美是艺术家自由创造出来的,它将社会美、自然美融入其中,并且用自身的情感去磨炼它,赋予作品灵魂和血肉。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艺术美,并且根据具体的作品找到艺术美的内涵。

教师结合吴冠中的《春雪》和卢奥德的《老国王》两幅作品,帮助学生形象化地认识形式美,了解具体的美术语言元素。教师在此基础上借助三个苹果的案例,让学生具体了解变化与统一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对美术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

其中语言元素需要从点、线、面等层次结构来阐述;语言手段需要从敏感、空间、透视等形式来阐述;语言规则则是从比例、尺度、对称等审美特征来阐述。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更加专业的层面去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表现形式以及阐述方法,并引导学生去理解形式美的语言特征。

(三)教学反馈环节

教师展示作品《夜巡》,该作品是由伦勃朗创造的。教师让学生自由结组,然后让他们根据形式美的语言特征来分析作品的艺术美,进而用专业的美术用语来阐述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当学生掌握了系统性的审美手段之后,教师要给予他们可以应用理论知识的机会,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总结环节

教师为学生呈现历届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让他们讲述自己的审美感受。

设计意图:世博会建筑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利用建筑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六、课后反思

在本课程中,教师需要体现出全新的课程理念。从新课程引导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入手,强调素质教育。以启迪学生思维为目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中既定的内容。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入手,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实现双赢。

不过,仍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首先,教学观念的改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究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权利。同时,在课程安排中,还应该尽可能多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在一种自由、活跃的氛围下开展学习。

其次,教学方法的转变。虽然在本课程中利用对比和提问的对策开展教学,但是因为提问深度不够,导致学生探究的的欲望并不高,因此,在日后的课程安排中需要设计出具有深度的问题。

最后是对于学生答题的反馈。在面对学生答案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给予肯定,然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的答案更加开放性。

猜你喜欢
艺术美美术作品美术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美术篇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