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培慢育,点亮“星星之火”

2021-09-11 07:59丘洁勤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组织文化实践育人红色基因

丘洁勤

摘要:为让广大的一年级适龄儿童更好、更深入地认识少先队组织,营造少先队组织良好、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切实增强新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学校少工委应采取循序渐进、形式多样的措施,以润物细无声的细培慢育,开展一年级适龄儿童的队前教育活动。

关键词:红色基因;组织文化;实践育人

《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要从一年级学生入学时开始,有计划地、持续地开展队前教育。为更好地推进少先队分批入队工作,使一年级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明确入队的意义,激发他们加入少先队组织的强烈愿望,提高他们争取入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少工委要积极探索在少先队分批入队工作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入队前教育系列活动。

一、培植红色基因,为党养育“红孩子”

中国少年先锋队和新中国一起走过了70多年的风雨历程,少先队是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中由伟大的党所创立的,“听党话,跟党走”一直是广大少先队队员们坚守的信念。为了在一年级小学生中讲好“儿童化的政治”,在他们心里种下“红色基因”的种子,让他们能够简单易懂、清楚明白地接受队前教育,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以生动的动画、影片为教育助手。《致敬红领巾》影片以时间为轴,通过不同时期的事件的再现、图文结合等方式讲述了少先队组织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影片所选取的故事真实,画面生动,内容的讲述语言简练清晰,可以吸引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

(二)打卡全国少工委网上主题队课“红领巾爱学习”。每周一节主题队课,让一年级的学生也能在学习中认识党、团、队的丰富知识,积累更多的见识,同时结合“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为积极并坚持参与学习的学生颁发“红星章”。

二、探索组织文化,我是小小追梦人

少先队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先后经历了多次的名称更换,而各个历史进程中的儿童团团员、少先队员,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英勇无畏、敢于迎难而上的表现,树立了每个时期鲜明的少年儿童形象,也让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为国家、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于此可开展以下丰富多彩的争领“火炬章”队前争章活动:

(一)学习《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面向全体一年级学生开展学习2020年7月24日由第八次全国少代会通过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由队委干部进行辅导学习,带领一年级全体学生认真研读、分析每一项内容。

(二)学习《中国少年先锋队标志礼仪基本规范》。由队委干部分批到一年级各班进行少先队标志礼仪规范的示范、讲解,让一年级学生在现场的学习、体验中深入掌握知识。

(三)进行入队基础知识考核。新队员入队基本标准概括为“六知”“六会”“一做”,一共13项内容,含括了要求一年级学生能够说得准、做得准、愿意做的三个方面,作为能够通过入队前考核的标准内容之一,应以课件学习、实践操作形式来对一年级学生开展教育活动。

(四)参观少先队阵地。少先队队室、逐梦广场、红领巾广播站都是一年级学生进行少先队组织文化体验的“好课堂”,可以让他们在各个阵地里看到、学习到不同主题的组织文化内容,得到不同的少先队组织文化熏陶。

三、实践里出真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少先队教育独特的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以实践育人,它也是我们用来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和落实少先队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可从以下方面来面向一年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一)落实好每周1课时的少先队(队前教育)活动课。以队活动课为抓手,以活泼、生动的队活动课形式,充分调动一年级学生体验少先队组织生活。并以高年級中队和一年级班级结对的形式,进行“一对一”结对,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了解少先队组织,认识更多少先队礼仪规范。以老队员带动“新队员”学习,更能让一年级学生对少先队组织产生亲切感,减少距离感。

(二)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在开学第一课、建队日、入队仪式等重大节庆日,开展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教育活动,让一年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了解历史,在活动参与中体验少先队组织文化、礼仪,在活动参与中留下深刻的少先队组织良好的印象。

(三)开设志愿服务岗位激励。少先队大队在各班、各中队设置“红领巾志愿者”志愿服务岗,担任“红领巾志愿者”的队员们在课间、午休期间协助值日巡查老师开展文明、礼仪、纪律、安全、卫生的监督工作。一年级的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参与“红领巾志愿者”体验活动,每天每班由学生自主报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小主人翁精神,为营造文明有礼的校园环境做出一份贡献。

猜你喜欢
组织文化实践育人红色基因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高校管理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财会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管理建议研究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