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中国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策略

2021-09-11 07:59汪杰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中职教学策略

汪杰

摘要:中国美术鉴赏课程是中职美术教育的重要部分,不仅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还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教学实施应当从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入手,进而探讨中国美术赏析和实践的教学实施。

关键词:中国美术赏析;中职;课程标准;教学策略

一、课程标准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其中基础模块为美术鉴赏与实践;拓展模块可选设计、中国书画、中国传统工艺及其他。中国美术赏析属于必学的基础模块,是中职生认识中国文化、培养家国情怀、提高审美意识、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整个美术课程最重要的部分。

新课标界定的艺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即通过中国美术赏析与实践,让中职学生掌握中国传统美术必备的知识和表现技法,感受艺术作品的情感表现,识别不同艺术的特征风格,体会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艺术风采;结合中国美术情境,依据所学知识对艺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够根据一个题材或任务,使用特定的表现方法进行艺术创作;了解中国文化的浩瀚和传承,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赏析中国美术作品,增进中国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新课标重视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课程结合鉴赏内容开展美术实践,参与游学、美术社团等活动。因此,需要为课程设置合理的中国画、书法、雕塑教学实践,并配合学校美术社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美术学习的时空。

二、教学策略分析

(一)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根据新课标要求及国家颁布的最新教学大纲制定,还要同本地区的教学环境、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不同专业的特征相结合。

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国绘画、书法、雕塑和建筑的必备基本知识和表现技法,识别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美术作品的风格。能力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作品进行描述、分析和判断并能够运用国画、书法进行艺术表现、美化自己的生活,提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素养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中华文化的角度理解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热爱中国优秀文化,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二)甄选合理的课程内容

要完成中职生关于中国美术部分的学习任务,在博大精深的中国美术中合理选择部分內容进行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建设价值和意义。将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纳入教学,要根据让学生最直观认识中国美术知识、最真切感受中国文化精髓、最深刻体验中国美术对生活的润泽原则而选择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

(三)构思精巧的教学设计

按照“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的逻辑,设置感知、理解、研习、展示等教学环节,借助引导问题,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互助合作过程中,强化审美体验,形成核心素养。要保证基本知识习得的同时拓展教学内容,并加强学习活动综合性和探究性。充分挖掘讲授内容的多样性和娱乐性,灵活选择和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考虑不同阶段和不同专业中职学生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构建生动的教学过程

丰富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微课使用的普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海量图像、影视素材有效补充了教材的不足;数字教学平台为课堂提供了更加流畅的交互式师生互动体验,不仅能够快速获得课堂反馈,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辅助App是又一片可以深挖的宝藏。

拓展教学空间。环境育人,美术课堂作为基础的教学环境,除了明亮整洁以外,还应该有可以感染学生的艺术氛围。学习的空间不应局限在教室里,比如到学校美术工作室进行,到有专业特色的实训室进行,让学生走出教室,到自然中,到美术馆或博物馆里,去感受、体验、联想、评价,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增加教学的感染力,潜移默化中学到了知识,也提升了中职生的审美能力。

(五)设计合理的评价方法

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中国美术赏析课程的评价应该注重评价与目标的协调统一,要重视形成性评价,体现过程、结果和师生双方的状态。

丰富评价内容和手段。从评价内容上看,应包含人文道德素质、专业学习素质和身心发展素质。从评价手段上看,评价语言要适当,良好的口语评价、书面评价、体态评价最能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评价的方式要多元,除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测试成绩外,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结合起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捷优势,形成开放的评价环境。

在中职学校的中国美术赏析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深刻了解中国传统美术的知识内涵,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还要综合把握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在总结、归纳和反思中优化教学内容,在新技术支撑下打造学生喜欢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敬.结合社会实际 运用网络手段 拓展课外活动 建立评价机制 提高教师素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2).

[2]金熠文.从学科核心素养看现代美术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7(0z1):252-253.

[3]崔志钰.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中国家教育意志的嬗变[J].当代职业教育,2019(004):55-60.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中职教学策略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