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1-09-11 07:59叶词平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问题

叶词平

摘要:近年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成为高校共同追求的教育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大学纷纷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防止学生因心理问题而阻碍自身发展。经调查,目前许多大学的心理教育实践教學课程存在问题,教育效果不理想,教学方式还需改善。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和理论,阐述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全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机遇更多,同时,需要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非常重要。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从高校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情况上看,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重视、教育模式落后等问题层出不穷。为了保证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其个人素养,学校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善教学制度,拓宽大学生心理教学途径,应当成为学校重点教育目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模式落后

教育模式是具体教育的样式,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起引导作用,同时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必备能力。从目前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来看,教学体系不完整、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够重视等多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教育模式落后。

(二)心理健康师资力量匮乏

心理健康师资力量匮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不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问题。此情况只会让心理健康教育留存表面,无法真切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且,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专业教育程度不足,知识宣讲内容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心理问题认知程度不足。再者,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无法准确提出建议、给予正确指导方向,此情况有待改善。

二、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校方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校方和教师对此重视,才能够顺利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受到教师的引导,才能积极地配合,对自身做出改变。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渠道,也是矫正学生心理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对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保障。心理素质差的人,在面对挫折后,会产生逃避心理。而往往成功者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心理抗压能力。因此,高校要强化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消除学生心理问题,保证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实施通识性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自我评估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只是引导者、舒缓者,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自我评估能力。实施通识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主要提升个人素养、培养其乐观心态、加强其心理健康重视程度。让学生正视自身情况,促使他们利用心理健康的知识,自主地审评自身心理状态,找出潜在的心理问题,并积极向教师请教以寻求解决。以此同时,要做好通识心理健康的宣讲,传达准确、有效的知识内容。同时需保证自身的教学质量,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做好准备工作。

(三)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从目前社会发展现状来看,互联网技术已应用到社会的全方面。然而目前为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旧在面对面授课的形式下开展。由于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较为复杂,此类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所有需求。所以,学校需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首先,以传统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全面展开教育工作。建立心理健康辅导网站,以微课形式将心理健康知识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条件。与此同时,为学生提供咨询问题窗口,注重保护学生隐私,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随时对问题提供相关性指导。其次,拓展教师培训业务,拓增心理教育课程教师的规模,组织定期教育培训。让每位教师都有学习对象,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同时,为保持先进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定期考核,确保教师的专业程度。最后,增加校园内与此相关的硬件设施,使校方服务更具便捷性。校方要从学生方面入手,在学校各个区域发放心理倾诉箱、课程意见箱,深入学生内心,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心理问题,对应地改善教学模式,从而能够在全面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下,完善自身的教育体系,加强学生的信任感。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学生和校方都应当加以重视。校方需改善教育模式问题,培养专业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人员。通过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发展通识性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等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教育服务。学生则需拥有自我审视心理状态的能力,主动查询问题、发现问题并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倩倩,孟令国.浅析高校师范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1).

[2]周彩萍,邓叶,周宇杰,梁梓琛,杨星丽.民办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与抑郁情绪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7(3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问题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