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型学徒制的优点

2021-09-11 19:24徐巍袁凤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

徐巍 袁凤

摘要:现代企业学徒制是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院校参与服务的新型学徒制形式。这样的新型学徒制有很多的优点:可以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可以为学校和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发挥技能人才的优势,更好地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

关键词:现代企业学徒制;职业学校;技术人才

近年来,政府发布文件号召广大企业和技工院校开展新型学徒制。以政府引导,企业作为主体,院校参与的原则,在广大企业中,尤其是各种制造业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最终能够实现促进企业积极培养高技能人才,以达到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促进新型学徒制,企业积极组织参与,工人提高意识报名参加的一种职业技能培训新格局。它的特点是校企合作,学工集合。企业的员工虽然身份是企业的职工,但是同时也要到学校里去学习,也就具备了學生身份。当下,现代企业学徒制正按计划进行着,很多的企业和学校积极参与其中,因为新型企业学徒制确实给企业和学校带来了很多的“利”。

一、提高企业技工的技能水平

这一点是开展新型企业学徒制的最重要目标,更是最根本目的。现代企业,尤其是大型的现代制造业企业中有大量的技术工人,他们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利用所掌握技能为企业生产服务。但是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生产活动对技术工人的技能要求也相应提高,这就要求工人们的技术水平要得到提升。企业中还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要从优秀的技术工人中培养。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企业不是学校,没有教师,也不一定有场地和设备去进行技术工人的技能培训,不具备对技术工人的培训条件。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而企业又不能够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矛盾就出现了。随着企业和学校进行的新型学徒制的开展,就解决了企业的这一难题。学校有专业的教师、场地和设备对企业的技术工人进行训练。按照企业的需求,经过训练后达到一个标准,或者通过等级认定的考试。这样就完成了以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培训过程,给企业培养了技能人才,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

学校与企业加强沟通联系,通过新型学徒制的培养,弥补企业自身对技能人才培训的欠缺,最终目标是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企业作为主体,要确定具体培养目标,相关技能人才达到什么样的技能标准,需要什么样的设备,教师的选择,课程中制定哪些课题等都需要由企业与培训机构沟通确定,新型学徒制的开展,企业和学校增进了联系,加深了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把人才的需求告诉学校,请老师去教授学生。这样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就更加有的放矢,有标准和目标。学校和企业通过这种联系再增进互信和合作,共同合作开办冠名班,提前对技能人才进行培养和训练,把去企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和掌握,到了企业中就可以很快适应岗位需要。企业和学校的联系也会是一个有益的促进,这种关系再次加强和深入,符合双方的利益。

三、学校师资和设备得以充分利用

在学校培训阶段则主要采取与企业工作极其相似的一体化授课,即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动手操作实践。培训期到后,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或职业技能坚定部门统一举行的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或达到在培训之前与企业制定的标准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和企业进行新型学徒制的合作,学校的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对企业所需知识和技能进行备课并教授给企业技术工人们,也提高了教师的技能水平和授课水平。学校有大量的场地和设备,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检验,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政府对于参加新型学徒制的企业是给予补贴和优惠政策的。面对这样的补贴,很多企业非常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既为企业培养了技能人才,解决大量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还有政府的补贴,降低了技术培养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佚名.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摘要)[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8.

[2] 逄焕学,孙栋,杨硕.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术型员工管理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v.26;No.645(19):205+216.

[3] 孙晓燕.试论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意义[J].职教论坛,2008(02):23-25.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
浅谈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职业学校班级柔性化管理模式初探
建立中职课堂规则,提高学习投入效率
职业学校液压与气动教学探索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档案管理在职业学校评估中的作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