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中心的班级自然角的“三次改变”

2021-09-12 21:36刘宁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涵涵大蒜植物

刘宁

新学期开始了,幼儿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植物,教师把它们摆放在教室走廊的一角。纸筒搭建屋檐,高低错落的置物架上摆放着绿萝、雏菊、大蒜头和快要发芽的小种子,玻璃瓶里养着可爱的多肉植物,有的悬挂在树枝上,有的摆放在窗台上……一个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自然角跃然眼前。但幼儿却不买账:“我想摸一摸,可是够不着芦荟。”“我带来的植物被篮子遮住了。”“我不喜欢这样的自然角。”……于是,关于我班自然角的观察、讨论和改变就开始了。

第一阶段:从“我想要”到“儿童需要”,转变“视角”

幼儿围在自然角的周围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有的想动手去摸一摸多肉植物,却被拒在木箱之外,有的尝试跨过木箱,却把地上已经摆好的植物踩坏了。

以往,自然角都是由教师摆放布置,幼儿虽有亲近植物的欲望,却只能远观不能近玩。这样的环境,更多地遵从成人的视角和立场,并没有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于是,我们决定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入手,把环境还给幼儿,让幼儿做环境的主人,邀请幼儿一起参与自然角创设。

布局大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现在的自然角吗,为什么?”幼儿有的说:“植物宝宝都被围起来了,我不能到里面看。” 有的说:“我带来的多肉植物挂在篮子里,要妈妈抱我才能看到,可是我想自己就能看到它们!”从幼儿的角度来看,自然角的周围用木箱围起来,布局较封闭,草坪铺设较宽,土培区位置远,不方便他们近距离观察、照顾、探索;自然角里投放的植物以观赏类居多、幼儿能参与种植的作物较少,装饰性的多、可操作与探索的少,自然角成为“看上去很美”的摆设。

那么,自然角到底该如何摆放?怎样才能看清楚?怎样方便照顾植物宝宝呢?面对教师的这些问题,幼儿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想把围在自然角外面的盒子全拿走,这样就不会挡到我们进去看植物了。”“我们家买了两只小乌龟,可好玩了,我想把小乌龟带来和大家一起玩!”“很多花园里都有石头小路,我也想用石头铺一条小路!”“我看到小哥哥班自然角里有很多放大镜,我也想用放大镜观察植物。”“对,我每天都要去观察小植物,还要把它们画在纸上。”得到老师的鼓励后,幼儿立即就行动了起来。

小羽把墙角的老丝瓜挂到了自然角的墙上,莉莉带来了她的花乌龟。乐乐和妈妈收集来许多白色小石头,他还和小莉一起拼出了一条弯弯的小路,给自然角增添了几分生趣。

乐乐和小宇把自然角最外圈的木箱撤了下来,这样幼儿出入自然角的通道就被打开了,他们可以随时进入自然角观察和照顾动植物。幼儿还搬来了小圆桌,在教师的帮助下,塑料货架也被请到了自然角,上面摆放了他们共同收集来的各种水壶、尺子、放大镜,旁边还有观察记录本。

自然角改造好以后,幼儿每天来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爸爸妈妈一起来看看自己的植物宝宝,给它们浇水,用尺子进行测量,期待着植物宝宝快快长高。

各种材料和工具的投放为幼儿的观察与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每天幼儿都能有惊喜的发现,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记录下动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瞬间。

第二阶段:从“参与布置”到“参与种植”,体验“探究”

我也想种大蒜

午饭后散步的时候,小袁突然问:“老师,这是什么呀?冒出了绿绿的小芽芽。”“你看!你看!这个芽芽也有!”涵涵惊奇地说。“它比它长一点。”“真可爱,它还会长高吗?”我回答:“这是大蒜宝宝。”默默说:“我见过,妈妈扒过它。”小袁好奇地问:“老师,它是一出生就是这样的吗?”默默回答:“不是,妈妈扒它衣服时没有这个绿绿的芽。”我追问:“那蒜宝宝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呢?”默默说:“没有绿绿的芽。”“那它现在为什么有芽呢?”涵涵说:“因为它在土里就发芽了。”默默接着说:“不对,因为老师每天给蒜宝宝浇水,我都看见了。”我说:“你观察得真仔细!那把蒜宝宝放在土里浇水就能发芽了吗?”小袁摇头:“我不知道……”默默一口咬定:“能!一定能!你看老师这个就发芽了。”也有孩子表示:“我也不知道……”我说:“怎样才能知道蒜宝宝能不能发芽呢?”默默说:“我回家在土里种一个。”小袁说:“我也要种一个。”其他幼儿纷纷说:“我也要,我也要。”

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设计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把儿童的需要、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参与、儿童的反应作为环境创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教师应遵从幼儿意愿,邀请幼儿一起设计环境,从种植的内容到种植的材料,充分放手,让幼儿讨论决定。因此,我们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探索让大蒜在土里发芽的方法,并讨论、寻找装饰大蒜容器的材料。

蒜宝宝不见了

刚入园不久,哭成小泪人的萱萱跑来对我说:“老师,我的蒜宝宝不见了,我怎么也找不到它了!” 小强也生气地跑过来:“刘老师,琪琪拿我的蒜宝宝!” 在照顾蒜宝宝的过程中,经常有幼儿找不到自己种植的蒜宝宝。“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蒜宝宝呢?”“蒜宝宝长得绿绿的、长长的,一模一样!”“小羽的盒子和我的都是种在酸奶杯里,所以他经常会拿错!”“大家种的都是蒜宝宝,如果装在一样的瓶子里的确容易混淆,那怎么办呢?”莉莉说:“我的杯子和乐乐一样,可是我不会弄错,因为我的底下有一个小洞洞!”小羽说:“对呀,我们可以在瓶上贴上一些小汽车、小恐龙,这样就不会弄混了!”轩轩说:“还可以在瓶上画上一些小花!”

于是,幼儿决定装饰自己的器皿。乐乐把自己最爱的小猪佩奇套在了花盆上,小羽在花盆上画上了恐龙。一个个可爱的小猪盆、小鸟盆、恐龙盆里住着发芽的蒜宝宝们。各种容器被制作成各种不同的“家”,吸引了幼儿驻足观察、交流和欣赏。自然角成为幼儿一有空就会来的地方,他们在制作中体验到了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

弯腰的蒜宝宝

自从蒜宝宝种下去后,幼儿每天都会去看一看它们,期待它们赶快发芽。第二周,幼儿发现大部分蒜宝宝都发芽了。一天早上,幼儿聚集在蒜宝宝前,辰辰问:“这个蒜宝宝怎么‘弯腰了?”禹禹说:“我的蒜宝宝直直的、高高的。”涵涵说:“我的也是,是蒜宝宝站久了太累了吗?”禹禹说:“不是,不是,你的蒜宝宝喝太多水了!”辰辰、涵涵着急地向我求救:“老师,我的蒜宝宝不直了!怎么办?”“哦,你可以问问禹禹,他的蒜宝宝长得直直的,他是怎么照顾的?”涵涵和辰辰问禹禹:“你是怎么照顾蒜宝宝的?”禹禹说:“我一天只浇一次水。”辰辰恍然大悟:“啊!我(一天)吃三次饭,给蒜宝宝浇了三次水。”禹禹说:“我妈妈告訴我蒜宝宝不能喝太多水,它和我们不一样。”辰辰也点头:“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听完禹禹说的话,涵涵和辰辰把蒜宝宝里多余的水倒出了一点。

在开放探究的环境中,幼儿积极与同伴分享交流,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的探究成果,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第三阶段:发现“探究的力量”,关注“支持”

蒜宝宝的屁股也会长胡子吗?

有一天小轩突然指着水培洋葱大声喊道:“快来看呀,洋葱‘屁股下面有好多小胡子,真好笑。” 禹禹也看到了:“你看洋葱‘屁股长‘胡子了,还是白色的‘胡子!”文文突发奇想:“我的蒜宝宝长得这么高,蒜宝宝的‘屁股在泥土里会长什么样呢?”若若回应:“我知道,也有绿绿的芽。”文文说:“不对,芽是长在上面的。”“那它的下面会长什么样?”他们来问我:“老师,蒜宝宝‘屁股会不会也长‘胡子呢?”幼儿发现洋葱‘屁股上长‘胡子了,于是对植物的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一边笑一边指着洋葱:“你们看这些白白的、细细长长的东西,好像胡须一样,但它们都是洋葱的根,蒜宝宝会不会也长出白色的根呢?你们猜猜。”“我们能把蒜宝宝放在水里吗?”文文提出了疑惑。“可以试一试呀。”“啊,蒜宝宝能长在水里吗?”“不行吧!”“应该可以,我家里 的蒜宝宝是种在水里的。”“蒜宝宝还能种在哪儿呢?石头里?沙子里?”带着这些疑惑,幼儿查阅图书,从网上搜集图片,自主探索植物不同的生长环境。

为了支持幼儿继续观察、了解大蒜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形态和生长过程,我们发动家长和孩子共同开展水培大蒜、土培大蒜、沙培大蒜对比实验。幼儿在同一时间、不同种植环境下(水、泥土、沙子)小心翼翼地种下一颗颗蒜宝宝,探索相对的种植方法,并对土培、沙培、水培的蒜宝宝进行观察和记录,开始更深入地探索蒜宝宝的种植与生长。

在观察的过程中,幼儿发现:大蒜从一颗小蒜头,慢慢长出绿色的小芽和白白的根,绿色的小芽不断地长呀长,变成了扁扁的叶子,慢慢地又生长出两片或者更多的叶子来。幼儿把他们的发现画了下来,按照大蒜的生长顺序梳理出大蒜生长图。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利用墙面直观地呈现大蒜生长脉络图。这一脉络图不仅支持幼儿的自主观察和记录,也給幼儿的进一步探究提供了支持。许多幼儿把自己观察的结果与脉络图进行对比,不断去探究新的问题。

活动反思

这是一段幼儿的故事,一段探索的行程。如果不是和幼儿共同经历,很难想象小小的自然角竟然引发出幼儿那么多的思考与探索。在此过程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升。一学期的探索,调整自然角、种植大蒜、探索大蒜生长的条件、记录大蒜的成长,为大蒜宝宝找朋友……全部都是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我们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提示、支持与引导。正如《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说,教师要“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一学期以来,幼儿作为自然角调整的发起者,积极参与自然角管理,对班级自然角环境进行多次改造。他们自发与植物亲密互动,在不断探索、尝试中,去发现、讨论,去猜测、验证,在用心呵护蒜宝宝的成长中,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孩子们的探索过程让教师感受到了惊喜,让教师相信“儿童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也让教师真切地认识到只有从儿童出发,为了儿童,回到儿童,才是环境创设的立足点。“自然角改变”的过程中,成长的不仅仅是幼儿,还有我们教师自己。

猜你喜欢
涵涵大蒜植物
阳光与花朵
小小管理员
汉族
大蒜生长日记
可汗
An Affair to Remember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奶奶的生活小窍门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