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业财融合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设计

2021-09-13 07:46邱向英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12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服务器数据库

邱向英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0 引言

当前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预算绩效,该管理模式逐渐形成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1 世纪我国开展了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预算改革,并且在多个城市及地区建设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试点单位,并已经取得十分理想的成效[1]。由于这一管理模式的应用还没有成熟地发展,并且在高校中也并没有与之相关的管理内容实施,因此针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研究,是当前相关领域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在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中,通常是将支出的结果作为目标导向,强调管理过程中预算支出的实质效益以及管理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要求预算绩效编制、执行、监督等多个环节都应当更加关注对预算资金产出和结果的合理控制。高校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时,与其他领域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将传统投入型的管理模式彻底改变,对于高校管理层而言难度较大,因此还需要引入合理的管理技术,通过构建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方式,进一步促进该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2]。同时,高校为了适应市场发展,正逐步开展数字化转型,引入不同的信息技术、云计算等,驱动业财融合,因此结合当前高校发展需要,该文开展面向业财融合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1 硬件设计

结合当前高校业财融合发展需要,该文在对其预算绩效管理系统设计时,首先从硬件方面开展设计研究,为后续软件提供良好的运行条件[3]。根据系统运行需要,将其硬件结构划分为3 类,分别为管理设备、上位机和通信设备。图1 为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硬件结构示意图。

通过该文上述系统硬件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实现内网用户对高校预算绩效信息的管理,同时还能够实现远程管理和自动化管理。下面针对图1 中Web 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通信设备等硬件结构进行详细设计说明。

图1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硬件结构示意图

1.1 Web服务器

通过引入Web 服务器,确保该文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能够在网络环境中,从浏览器等Web 客户端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所需文档资源,同时也可将公开文件在网站中展示,以此实现公开浏览[4]。将Web 服务器与无线网络进行连接,还能够实现对高校预算绩效的远程管理,打破传统管理系统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基于上述需要,该文选择以Dell-R6525-18 型号服务器作为该文管理系统中的Web服务器。该型号服务器CPU 主频为2.6GHz,内存为RECC类型,硬盘容量为12T,硬盘接口为SAS 类型和SATA 类型,采用冗余电源类型为Web 服务器提供运行所需电力。Dell-R6525-18 型号服务器在技术设计上以“硬件重构,软件定义”为核心,因此为该文管理系统中软件云计算、大数据等提供了更高等级的承载条件,能够实现对预算绩效管理中心的全面部署,实现预算绩效的数字化和智慧化管理。为了确保该文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在后续实际应用中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需要对Web 服务器定期进行备份。通过备份,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数据丢失、病毒和入侵等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对于Web 服务器中的硬盘也应当进行备份。除此之外,还需要按照规定周期对Web 网络超级管理员密码进行更改,大部分Web 服务器在完成系统的安装后都具备一个默认的密码,若不对其进行更改,容易在网络中被非法攻击者利用。在完成对Web 服务器与系统其他硬件设备的连接后,应当安装补丁或杀毒软件,防止后续其他相关程序安装时感染木马或病毒,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安全。

1.2 数据库服务器

在对高校预算绩效进行管理时,涉及的信息类型和数据量较多,因此采用传统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服务器很难实现对各类数据信息的高效管理,同时系统长期保持爆发式的存储状态也会进一步增加该文系统的运行负担[5]。因此,针对该问题,该文在选择系统数据库服务器时,将高效率、大存储空间作为目标,考虑到系统运行需要,选用MySQL18-1620型号云数据库服务器作为该文数据库服务器,在该型号服务器中引入了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云存储,不仅可以减轻该文管理系统的运行负担,同时还能够为更多预算绩效信息数据提供存储空间[6]。同时,MySQL18-1620型号云数据库服务器内存为64G,CPU 为银牌4210R,硬盘为1.2T,具备2 个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方便高校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对产生的更多预算绩效信息进行存储。表1 为MySQL18-1620 型号云数据库服务器技能参数对照表。

表1 MySQL18-1620 型号服务器技能参数对照表

除表1 中提出的功能优势外,该型号服务器中还引入了非易失性内存技术,能够支撑系统维持长期内存运行状态,避免出现断电数据丢失的问题。同时,在该服务器中引入ECC 内存纠错,能够有效避免与之相连接的上位机出现蓝屏、死机的问题,为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效率提高提供技术条件。

2 软件设计

2.1 预算绩效管理任务设定

在进行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前,首先需要完成预算绩效计划,其实质是完成对高校预算绩效指标的设定以及相应任务的设定。在该文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中,预算绩效任务维护主要用于实现对各类任务新建、删除、修改等管理操作[7]。通过结合业财融合需要,确定该模块中的重要类别为预算绩效管理任务类,其应当有相应的任务代码、任务名称等属性。在建立一项预算绩效管理任务时,还应当设置相应的维护功能,确保该项任务管理能够顺利实施。由管理人员将预算绩效数据按照相应的格式录入该文系统数据库中,再在系统内完成对数据信息的校验,若校验正确则将该信息直接存储在数据库内,若不正确则需要重新对数据进行录入,最后获取到该任务所对应的代码序号。

对于不同预算绩效管理任务其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因此针对不同任务还应当对其分值进行设定,将最重要的任务以及需要优先完成的任务设置为1,其与任务按照其不同程度依次递减。由于在系统中需要进行预算绩效考核任务的对象和关联的部门联系需要进行存储,因此还需要独立设置一个针对考核部门分支关联存储的区域,并通过分值大小对其进行有规律地存储[8]。针对每项预算绩效考核任务都应当将其任务代码、任务名称、任务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相关参数信息进行汇总,并由考核部门针对不同任务给定不同分值。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分值情况,从大到小对各类预算绩效管理任务进行处理,以此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同时,在对预算绩效管理任务进行分配时,还应当明确被分配对象的代码、名称、评判标准、数据来源等信息,确保能够按照不同分配标准,将预算绩效管理任务准确地分配到不同部门中,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序性。

2.2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预算绩效数据查询

该文系统除上述功能之外,还应当具备对高校预算管理数据的查询,该功能主要实现在系统数据的查询模块中,其主要对象是预算绩效数据对象,并且预算绩效数据应当能够实现下钻查询的功能。预算绩效数据主要包括数据序号、任务代码、指标代码、初始分值、责任人代码、责任科室代码等。当系统用户对查询条件进行输入后,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到所有预算绩效数据汇总信息。再由用户选择某一条数据的下钻项,进而得到该数据内更多明细数据信息。由于高校预算绩效数据种类较多,并且数据量较大,因此仅采用上述方式会造成该文系统的运行压力增加。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基于基于多特征融合技术,对其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在对各类预算绩效数据进行存储的过程中,将其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抽取、清洗、转换等处理,再生成以逗号作为分隔的文件。假设需要进行查询的数据具备特征X,则在众多数据中获取与该特征相同的有效值,其操作流程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公式(1)中,M为某一特征数据的有效值;X为某一数据的具体表现特征;n为多个具有不同特征的源数据。按照上述操作将全部获取到的数据特征构成一个集合,并在系统软件平台中对新的数据连接进行构建。在连接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是经过清洗、融合的数据,并且已经按照不同用户的需要进行分类。对于后期在使用该文系统时还需要添加的数据,依然需要按照上述操作,根据用户提供的自定义需求,找出相应的特征数据,并将该特征类型下的所有数据进行统一,添加有关该数据的相关视图和表格,构成1 个多特征融合表。

根据上述公式及流程,计算得出具体某一特征的有效值,并将该数值带入该文系统的查询模块中,提取查询数据特征,通过该方式降低系统在查询过程中的计算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系统的运行负担。

3 对比实验

3.1 实验要求

为确保该文设计的面向业财融合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能够应用于实际,并且在应用中不会出现错误,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帮助,该文将该管理系统与传统管理系统同时应用到某高校中,并针对该高校实际预算绩效情况,对其进行管理。为方便对2 种管理系统进行验证,该文选择将完成下述各项要求的处理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同时,为了确保最终得出的结果满足可对比性、客观性和公平性,要求两种管理系统的运行环境除该文上述论述内容存在差异以外,均选择相同技术参数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

3.2 实验过程

传统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采用基于大数据的管理系统,分别利用该文管理系统和传统管理系统,完成高校预算绩效中的绩效计划、绩效过程、绩效考核、指标计算等流程。按照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需要,系统用户可以在完成用户登录后,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存储、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由2 种系统自动完成对各项任务的分配、启动、分值设置、维护等操作。按照上述实验要求,对比两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完成各项管理任务的处理时间,为了确保得出的实验结果具有广泛性特点,每项任务均由100名用户依次发出相应的指令,在系统进行100 次运行的工程中,由实验人员对2 种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并将完成各项处理任务的耗时记录。分别将2 种管理系统100 次运行处理时间相加,并除以100,得到管理系统的平均处理时间。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实验准备内容,完成实验,为了更加清晰地对比2 种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将2 种管理系统的平均处理时间结果数据记录如表2 所示。

表2 2 种管理系统实验结果对比表

从表2 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文系统对6 组实验用例进行处理时,所有预算绩效数据处理能够在1h 以内完成,而传统系统针对每项预算绩效数据处理的时间都超过了1h,严重不符合高校预算绩效高效管理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传统管理系统无论是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都存在限制系统高效运行的问题,同时针对预算绩效管理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评判依据,只是按照管理人员个人经验,导致管理结果不具备客观性。因此,通过对比实验证明,该文提出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并为高校信息数据化建设提供技术条件。

4 结语

该文从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针对当前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业财融合需要,通过对现有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调查,结合其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通过将该文系统应用于实际,能够有效解决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质问题,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减轻了高校绩效管理部门的负担和风险。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服务器数据库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中国服务器市场份额出炉
得形忘意的服务器标准
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入侵与防御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