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9-13 11:10谭清玉
婚育与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谭清玉

【摘 要】目的:评价在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应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选择100例,以抽签法分为两组(甲组,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50例;乙组,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50例),分析手术情况、术后情况。结果:乙组手术用时少于甲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P<0.05)。乙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甲组,伤口愈合时间长于甲组(P<0.05)。结论:通过乳腺区段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进行治疗可得到较好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情况。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块;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

乳腺肿块是女性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大都是良性肿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表现大都为乳房内肿块、乳房胀痛以及其他症状等,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1]。临床主要经病灶切除法对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术不保留残腔,属于易出现血肿、感染、积液等情况。为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人们对传统手术进行改良,而弥补传统切除术存在的缺陷。本文应用改良后的手术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进行治疗,内容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选择100例,以抽签法分为两组(甲组,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50例;乙组,传统乳腺区切除术治疗,50例)。10例患者是乳腺纤维腺瘤、11例患者是乳腺脂肪瘤、9例患者是乳腺脓肿、6例患者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4例患者是乳腺囊性增生症。年龄24岁~50岁,平均年龄(40.35±3.62)岁。两组资料P>0.05。

1.2 方法

给予甲组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1%的利多卡因做皮下浸润麻醉,切开腺体组织,乳腺肿块暴露,对肿块进行游离。如果肿块同周围组织粘连或者包膜不清晰,先沿乳腺表面对皮瓣进行分离,之后再切除,残腔保留,生理盐水对切口进行清洗,残腔表面经电凝刀进行烧灼,止血,留引流管,缝合,不加压包扎。给予乙组传统乳腺区切除术治疗:同甲组区别残腔不保留,之前操作同甲组。之后是生理盐水对切口进行清洗,底部做贯穿缝合,逐层缝合,不留置引流管,加压包扎(弹力绷带)。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病灶残留、感染以及血肿等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对比

乙组手术用时少于甲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P<0.05)。

2.2 术后情况对比

乙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甲组,伤口愈合时间长于甲组(P<0.05)。

3 讨论

如果未及时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有效的治疗,随病程延长肿块可能恶化,影响健康的同时,危及生命安全[2]。对于乳腺肿块来说,大都因女性的生活压力大、存在过多的负性情绪、内分泌失调等引发的。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外观的美观度越来越重视,对乳腺肿块治疗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传统乳腺区切除术中,是不保留残腔,肿块切除后完全封闭残腔,避免术后发生血肿、感染以及淋巴漏等,但是会导致患者的乳房变形,出现局部表面硬结、乳头偏斜等,女性患者的接受度低,对患者产生极大困扰,出现负面情绪[3]。改良乳腺区切除术对残腔进行保留,经电凝进行止血,关注淋巴漏出与否,可规避术后感染、血肿、病灶残留、积液等,同时可避免术后患者的乳房变形,得到患者的认可[4]。本文结果是:乙组手术用时少于甲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P<0.05)。乙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甲组,伤口愈合时间长于甲组(P<0.05)。

总之,通过乳腺区段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进行治疗可得到较好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情况。

参考文献

[1] AL-ISMAEELAHMED HUSSEIN,NUGUDAHMED,NUGUDASSMAA,et al. Ultrasonography-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 Diagnostic Value in Breast Lump Assessment: An Experience From the Middle East[J]. Journal of Diagnostic Medical Sonography,2021,37(1):5-11.

[2] 萬舰,刘祎婷,于海静.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对切口愈合的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6):86-88.

[3] 杨挺,张玮.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探究[J].养生保健指南,2020,25(4):48.

[4] 李洪亮.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147.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