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系统护理管理在重度牙周炎治疗中的实施策略与应用效果分析

2021-09-13 02:25金讴
婚育与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治疗实施策略应用效果

金讴

【摘 要】目的:探究全程系统护理管理在重度牙周炎治疗中的实施策略与应用效果。方法:将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本次研究人数共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全程系统护理管理,并将两组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口腔牙周相关指数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趋势高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系统护理管理在重度牙周炎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牙周指标,并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依从性,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全程系统护理管理;重度牙周炎;治疗;实施策略;应用效果

牙周炎主要是由于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破坏性疾病,作为口腔科常见病,该疾病易导致患者进食困难,也是导致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对于重度牙周炎,其对于人体的影响和危害更大[1]。目前临床对于重度牙周炎一般以手术方式治疗为主,其目的在于将结石和菌斑清除,利于牙周组织的再生,并与药物配合,达到去除病因、恢复牙周生态平衡的目的。而在治疗期间,给予其全程系统护理管理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能够改善患者牙齿功能[2,3]。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全程系统护理管理在重度牙周炎治疗中的实施策略与应用效果,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试验对象为重度牙周炎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方式分组,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研究均在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完成。纳入标准:①患者和家属在研究前均签署书面同意书;②符合牙周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存在抗生素过敏史;②合并精神异常;③血糖控制不佳者;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⑤长期大量吸烟者。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1岁~60岁,平均年龄(45.52±8.54)岁。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2岁~60岁,平均年龄(45.88±8.74)岁。二者在上述基线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加强患者口腔健康的宣教,告知其如何有效控制菌斑,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观察组采用全程系统护理管理:(1)术前干预:遵医嘱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并加强患者心理疏导,由于牙周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术前需重视患者心理状态,并加强心理状态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计划;此外,与患者积极耐心的沟通,特别对于老年人,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而使患者获得亲切感和信任感;同时需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对患者口腔疾病治疗史、服药史、吸烟史、系统病史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在术前讲解有关治疗的相关知识,采用手势、宣传图册、语言等多种形式讲解手术内容、手术目的和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4,5],通過将有利信息进行传达,同时需告知其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和应对措施,使其能够保持正常心态;而对于过于紧张者,给予手握减压球减压,可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加强心理疏导,如指导其全身放松、播放轻柔和舒缓的音乐、引导式教育疗法等,从而有效调节患者情绪,保持最佳心态。(2)术中干预:术中需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并能够平稳的为手术医师传递物品和器械,并在患者口角处放置吸引器,将负压设置合理,保证其能够将口腔内血液和唾液及时吸净;做好医师的辅助工作,注意保护患者牙齿周围软组织;在各项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呼吸频率、脉搏、血压、张口情况、神情等,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术中加强患者抚慰和关心,尽量使患者维持舒适体位,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有无药物过敏情况进行观察,并叮嘱患者用药后半小时切勿饮水、漱口和饮食[6]。(3)术后干预:①术后结合每位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其使用抗生素和镇痛药物,并按照医嘱用药;针对于术后须服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叮嘱病人术后服药期间及停药后7到10天不能喝酒及摄入含酒精食物。②术后3-5天术区相邻组织易出现肿胀情况,故此需在24小时内术区相应面部间断放置冰袋,从而使组织水肿得以减轻;③术后1-2天,患者唾液存在淡红色血丝,告知患者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叮嘱患者避免反复吸吮伤口,避免使内负压增加,引发出血[7];④术后当日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饮食或温凉软食,避免食用过硬、过热的食物,避免增加出血风险;⑤1周内避免刷手术区域的牙齿,进食后漱口,保证口腔清洁,并给予其0.2%氯己定漱口水进行含漱,每日2次,直至恢复正常刷牙;⑥牙龈部位的白色固状物体作为塞治剂,其目的在于预防出血和保护手术创面,若术后出现塞治剂脱落情况,但创面未出血时,则不做特殊处理;若术后塞治剂脱落,且创面存在活动性出血,则需立即回院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口腔牙周相关指数、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口腔牙周相关指数的对比

两组干预前各项口腔牙周相关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GI、SBI、PD、PLI、AL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猜你喜欢
治疗实施策略应用效果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