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肿瘤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2021-09-13 03:18王光伟
婚育与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合理应用安全性

王光伟

【摘 要】目的:探析本院抗肿瘤药物使用不合理事件,并提出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的1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规范用药管理前)。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的1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规范用药管理后)。统计分析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应用事件具体情况及发生率;对比实施规范用药管理前后用药满意度及不合理医嘱事件发生率。结果:我院抗肿瘤药物应用不合理事件发生率为28.82%(49/170),发生率最高的为溶剂用量不适宜,其次为溶剂选择不合理、医嘱提交错误、药物配伍。其中溶剂用量不合理主要为紫杉醇注射液用量不合理,溶剂选择不合理主要为注射用洛铂选择不合理。药物配伍事件主要为注射用紫杉醇与胰岛素配伍错误;医嘱提交错误主要为录入途径不对、医嘱重复输入。观察组不合理医嘱事件发生率(1.76%)明显低于对照组(28.82%),而用药满意度(93.53%明显高于对照组(88.82%(P<0.05)。结论:定期分析肿瘤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针对性干预医院内部不合理医嘱及用药情况,使得抗肿瘤药物合理规范应用,保证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肿瘤药物;合理应用;安全性

抗肿瘤药物应用涉及多个临床学科,不合理用药对肿瘤患者影响较大,因此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ADR)以及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关键所在。因此我国相关医疗部门对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做出明确界定,明确药物使用合理性主要分为两个两个标准,抗肿瘤药物应用指征、药物品种及给药方案的合理性[1]。通过分析肿瘤药物使用不合理事件,加强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可以促进药物临床规范、有效、安全、经济应用,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基于此,本研究将对我院肿瘤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抗肿瘤药物应用合理性管理进行指导,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的1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规范用药管理前)。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的1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规范用药管理后)。对照组,男82例,女88例,年龄21岁~78岁,平均年龄(49.52±17.31)岁;肿瘤类型:肺癌23例、胃癌25例、食道癌21例、肝癌27例、乳腺癌32例、宫颈癌21例、鼻咽癌11例、肠癌10例。观察组,男81例,女89例,年龄22岁~77岁,平均年龄(49.48±17.36)岁;肿瘤类型:肺癌24例、胃癌26例、食道癌20例、肝癌26例、乳腺癌31例、宫颈癌22例、鼻咽癌12例、肠癌11例。两组各项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分析用药合理性 参照《中国药典》、按《新编药物学》肿瘤药物篇、《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等指南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进行审核,评估分析本院肿瘤药物使用合理性。

1.2.2 管理方案 对照组沿用常规用药管理,按照常规遵医嘱配置。观察组实施规范用药管理,具体操作如下:(1)组建临床规范抗肿瘤用药管理小组:由药师、临床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构成,通过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抗肿瘤药物应用不合理事件及发生因素,明确抗肿瘤药物合理用药整改内容,并进行头脑风暴,制定规范用药管理计划。(2)落实管理方案:①规范临床用药流程:首先需要严格遵循适应证(药品说明书)进行用药;其次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需要重视药物治疗价值,选择药物经济学评价和效价比高的药品;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报告;②设立专科管理小组,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做好督导检查工作,定期向上级卫生健康部门上报或备案;③实施分级管理:制定合理用药标准,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临床用药人员技能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避免出现过度用药或使用不足。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本院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抗肿瘤药物类别为:紫杉醇、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培美曲塞二钠、洛铂,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为不合理医嘱、溶剂用量、选择不合理。

对比实施规范用药管理前后用药满意度及不合理医嘱事件发生率: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分数设置为0-100分,滿意等级为80分及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抗肿瘤药物应用不合理事件

我院抗肿瘤药物应用不合理事件发生率为28.82%(49/170),发生率最高的为溶剂用量不适宜,其次为溶剂选择不合理、医嘱提交错误、药物配伍。其中溶剂用量不合理主要为紫杉醇注射液用量不合理,其次为盐酸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紫杉醇(蛋白结合型);溶剂选择不合理主要为注射用洛铂选择不合理,其次为紫杉醇(蛋白结合型)、奥沙利铂、培美曲塞二钠。药物配伍事件主要为注射用紫杉醇与胰岛素配伍错误;医嘱提交错误主要为录入途径不对、医嘱重复输入,见表1。

2.2 对比两组用药满意度及不合理医嘱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不合理医嘱事件发生率(1.76%)明显低于对照组(28.82%),而用药满意度(93.53%明显高于对照组(88.82%(P<0.05)。见表2:

猜你喜欢
合理应用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高专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