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13 03:25屈晓怡
婚育与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镇痛剖宫产

屈晓怡

【摘 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产科收治的10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各52例,对照组与研究组产妇分别接受常规分娩技术及无痛分娩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总有效率及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剖宫产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镇痛效果显著,还可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无痛分娩技术;镇痛;剖宫产;产程时间

分娩是产妇必经的生理过程,但在自然分娩中因新生儿与母体生殖道相互作用而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使产妇感到剧烈疼痛,随着产程及疼痛时间的延长产妇常因无法承受而在分娩中产生抗拒心理,从而放弃阴道分娩而中转剖宫产分娩,甚至导致血压升高、乏力、胎儿宫内窘迫等,影响母婴结局[1]。近年来随着无痛分娩技术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产妇选择硬膜外镇痛来缓解分娩痛,保证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及母婴安全[2]。为此本研究选取104例产妇,探讨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效果。

1 资料與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产科收治的10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足月妊娠,首次分娩,自愿接受阴道试产,胎儿宫内正常,产妇精神状态良好,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排除合并妊娠并发症、胎儿宫内异常、伴有明显剖宫产指征及不愿配合本次研究者。根据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各52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岁~35岁,平均年龄(29.34±2.56)岁;孕周37周~41周;平均孕周(39.11±0.56)周,体重56kg~78kg,平均体重(65.32±3.23)kg;研究组产妇,年龄22岁~35岁,平均年龄(29.04±2.12)岁;孕周38周~42周;平均孕周(39.43±0.64)周,体重54kg~76kg,平均体重(66.41±3.42)kg。两组产妇在上述基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分娩技术,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测产妇各项生理指标、宫口扩张情况、积极暗示产妇使其保持良好心态,若出现胎儿宫内异常、难产等应及时转剖宫产分娩。

研究组产妇接受无痛分娩技术,产妇宫口扩张2cm~3cm时嘱产妇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腰椎L3~L4棘突间隙进行硬膜外腔穿刺,穿刺成功后通过穿刺针固定腰麻针,取2.5mg 浓度为0.0625%~0.15%罗哌卡因、2.5μg浓度为0.2μg/mL~0.6μg/mL舒芬太尼经腰麻针注入,在硬膜外腔置入1根细导管,另一端连接电子镇痛泵,通过电子镇痛泵以10mL/h的速度持续输注1%利多卡因,实时监测麻醉平面,使其控制在T10以下,待产妇宫口开全后停药,必要时增加药量,但需控制在2mL以内。用药期间严密监测产妇各项生理指标,保证产妇自身安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总有效率及分娩结局。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产妇分娩时无明显疼痛感;有效:产妇分娩时有疼痛感但在忍受范围内;无效:产妇分娩时疼痛明显且无法忍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镇痛总有效率

研究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见表1。

2.2 分娩结局

研究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剖宫产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产妇分娩风险明显降低,但仍有部分产妇因惧怕自然分娩痛而选择剖宫产分娩,不仅损伤子宫,影响术后恢复速度,还不利于新生儿健康[3]。疼痛是自然分娩正常的生理反应,其疼痛程度与新生儿情况、产道因素、产妇疼痛敏感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分娩中缓解疼痛有助于提高产妇的配合度,促进自然分娩。以往常规助产技术常会延长产程,且疼痛常增加产妇的痛苦,阻碍其分娩过程,甚至导致产妇放弃自然分娩。而无痛分娩技术可通过麻醉技术最大程度缓解宫缩所致的疼痛,降低产妇对分娩的恐惧感,进而缓解其心理压力,增强分娩的信心,提高分娩配合度,促进自然分娩[4]。麻醉方式常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药物起效快、安全性高、给药方便、且用量少。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剖宫产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技术符合现代医疗护理理念,镇痛效果显著,还可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婴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刘秀梅,王玲峰,芮毅.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9,39(4):369-370.

[2] 胡枭.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68-69.

[3] 王向梅.96例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54(159):39+42.

[4] 施影.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3):274-275.

猜你喜欢
镇痛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放弃不必要的剖宫产
手法对CCI模型大鼠局部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
剖宫产指征160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