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身心状态的影响分析

2021-09-13 11:12杨佳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护理

杨佳

【摘 要】目的:探究临床干预护理活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身心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才能符合实验样本选择要求,以盲选法得到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入院的实验样本100例,回顾分析患者资料,选择围术期参与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活动的患者分别进入优质组和常规组,比较患者的SAS评分、疼痛评分结果。结果:SAS评分和疼痛评分的组间比较结果为(P <0.05),优质组各项分数都低于常规组。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以弥补常规护理模式的缺陷,给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护理服务,改善围术期患者身心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都有着突出作用。

【关键词】干预护理;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护理

引言:

子宫内膜癌属于恶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发病率加高,在世界范围内该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仅低于宫颈癌,针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发病率最高,临床患者出现阴道排液、疼痛、出血、腹部包块等常见症状,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干预子宫内膜癌的主要临床手段,癌症患者对于自身疾病存在严重的恐惧、悲观心理,因此,围术期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明显,生理状态也不佳,不良的身心状态对手术效果会产生干扰,借助干预护理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围术期患者的不良身心状态。本次实验活动围绕子宫内膜癌患者做对比护理实验,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指标判定不同护理方案的实践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常规组,年龄45岁~68岁,平均年龄(58.62±3.25)岁;病理分期:Ⅰ期38例、Ⅱ期7例、Ⅲ期5例。优质组,年龄48岁~67岁,平均年龄(59.63±3.01)岁;病理分期:Ⅰ期31例、Ⅱ期12例、Ⅲ期7例。比较实验对象的病例分期和年龄,统计学差别不明显 (P>0.05),数据可比。

1.2 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服务方案。优质组应用优质干预护理方案:(1)心理干预,多数癌症患者基于对自身疾病认知不足,产生的恐惧、忧虑情绪非常明显,开展心理干预活动可以减轻患者对于手术治疗后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担忧。首先,营造优质的住院环境,室内温度(22℃)和湿度指标(50%)合理控制,结合患者偏好营造适合的光照条件和通风条件;其次,对于子宫内膜癌治疗的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和患者详细说明,结合手术治疗的成功案例,让患者建立起对抗病魔的信心[1];和患者家属在护理方案、合作关系建立方面达成一致观点,引导家属注意控制不良情绪,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2)饮食指导,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蛋白质摄入量,禁止使用刺激性食物,考虑患者饮食偏好和疾病对饮食控制的要求,制定科学的饮食指导方案。(3)生活指导,首先,指导患者合理运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及早鼓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要依据患者病情控制活动量和频次;其次,嘱咐患者合理参与性生活,由于患者对康复知识、癌症疾病知识了解不足,导致很多患者在康复期依然排斥性生活,但有关文献资料显示,和谐的性生活对癌症术后患者康复有积极影响。(4)疼痛干预,康复护理阶段强化对患者的巡视,依据患者主诉开展疼痛护理活动,轻度疼痛的患者尝试以谈话、观看娱乐节目、参与休闲活动等转移患者注意力,中度和重度疼痛的患者可以酌情实施药物镇痛护理,药物干预后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患者出现幻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对症处理[2]。(5)不良反应干预,上文提到镇痛治疗中患者可能由于药物作用产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便秘、嗜睡等不良反应,针对呼吸抑制的患者,护理人员通过观察患者面部颜色、呼吸频率可以及时发现反应症状,第一时间要抬高患者的头部,指导患者深呼吸以恢复正常通气;针对出现或者有明显倾向恶心呕吐的患者,饮食指导中添加适量的止呕食物,已经出现且比较严重的恶心呕吐患者,遵医嘱选择应用止呕药物。

2 结果

优质组患者围术期的SAS评分和疼痛评分水平都低于常规组(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都受到了极大影响,癌症患者手术治疗后对临床护理干预服务需求较大,在持续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以合理的护理干预手段支持患者,突出对患者需求的关注,在了解患者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以科学的合理模式全面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3]。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优质干预护理和常规护理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SAS 评分、疼痛评分产生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优质干预护理的优质组患者各项评分都低于常规组,且数据对比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性,实验结果提示我们优质干预护理模式对于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患者身心状态改善有着更为突出的作用,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更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综合上述内容,本研究倾向于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优质干预护理措施,体现人性化和综合性护理理念,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 钱珊珊,祁婷婷,田琳琳,等.干预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身心状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4):760-763.

[2] 梅红莲.分析预防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232- 234.

[3] 于秀丽,张赫,王浩东,等.踩球运动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血流动力學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9,34(17):37-39.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围术期护理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的护理观察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分析
腹主动脉瘤75例围术期护理思路构建
分级心理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围术期中应用观察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与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