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

2021-09-13 09:59邓兆露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血气指标心肺复苏

邓兆露

【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的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依然和以往实施的常规护理方法一样,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两组的PaCO2和PaO2均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的PaCO2和PaO2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能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血气指标。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血气指标;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作为急诊科救治心跳骤停者的重要方法,临床上对于危重症患者及早地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明显降低致死、致残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而且在复苏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1]。本文旨在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的6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6.89±3.01)岁;致病原因:一氧化碳中毒6例,急性心肌梗死22例,电击伤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01±3.06)岁;致病原因:一氧化碳中毒5例,急性心肌梗死23例,電击伤2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急诊护理干预:(1)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机体自身免疫抵抗力降低以及咳嗽反射停止等,而造成肺部感染,因而,需要采取肺部感染相关的预防护理,遵医嘱定时按剂量采取抗生素治疗以及进行翻身拍背处理等;(2)经过心肺复苏患者恢复心跳后,需要认真观察患者是否发生了气胸以及肺水肿等呼吸系统并发症,若其不能自主进行呼吸,需要及时遵医嘱进行机械通气护理,而且认真清除患者的分泌物、湿化患者的呼吸道等;(3)当患者处在亚低温状态时,需要适量地采取冬眠合剂,而且确保患者的体位保持平卧位,禁止对患者进行激烈的翻动,注意进行保温处理,完成亚低温治疗后需要及时进行复温处理;(4)尽管患者经过心肺复苏后可以恢复心跳,但是还没有完全恢复心脏生理功能,因此在心电图监测的过程中,需要监测其心率和血压变化;(5)遵医嘱采取营养支持、抗生素以及静脉输液等相关的护理干预,而且在护理期间认真观察患者的状态和各脏器生理功能的改变情况。

1.3 观察指标

采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两组急诊患者的预后康复质量。比较两组的PaCO2和PaO2。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GCS评分和NIHSS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PaCO2和PaO2对比

护理后,两组的PaCO2和PaO2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PaCO2和Pa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心脏骤停指的是由于急性中毒、触电、外伤等原因造成的心脏停止搏动,其会造成患者的有效循环中止,若未及时救治会引起全身的组织细胞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进而导致器官功能异常,甚至死亡[2]。心肺复苏可以有效控制心脏骤停患者的循环功能、大脑功能和呼吸功能[3]。因为心脏出现骤停的诱发原因还未确定,而且患者在心肺复苏成功后仍然有很多危险刺激,因此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手段预防或减少其他的危险情况发生[4]。急诊护理在认真观察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之上,观察和检测患者的压疮、肺部感染、呼吸道异常等指标,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亚低温治疗以及机械通气技术后的护理等急诊护理操作[5]。本研究发现,急诊护理干预能减轻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血气指标。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干预能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血气指标以及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参考文献

[1] 邱全煌,谢伟山,张新斌,等.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院前急救中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的应用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6):28-29.

[2] 曾庆战,钟寿号,申华.急诊心肺复苏时间窗与复苏成功率和心功能恢复情况的相关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4):1644-1646.

[3] 刘斌,寿松涛,李晨.平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估院内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质量和预后的临床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2):222-225.

[4] 赵鹏程,张劲松,曹克将,等.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由第一目击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优势Meta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4):350-356.

[5] 黄小红,陈祥燕,陈祥莺.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3):172-173.

猜你喜欢
血气指标心肺复苏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探讨
从社会事件的剖析中探索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方式与途径
慢阻肺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桂林市卫生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急救技术培训的探索
参附注射液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
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体会和影响因素分析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心力衰竭的血气指标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