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医药主题式教学设计研究

2021-09-14 08:31牛力康婧房兴旋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主题式教学对外汉语

牛力 康婧 房兴旋

摘  要:主题式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通过将真实的情景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接触与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增加学习的灵活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达到学用兼得的效果。艾草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艾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艾草文化与对外汉语中医药主题教学设计相结合,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探索。研究发现,这种教学设计不仅能将语言要素和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还能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知和体验。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对外汉语;艾草文化;中医药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1-0067-03

一、引言

主题式教学(Theme-Based Learning)是在以内容为导向的基础上,通过选取不同的主题或者话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习得语言能力和知识的教学方法,属于强式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法[1]。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主题式教学并不是以语言为教学核心,而是将所有教学内容集中在某一主题来开展。因此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灵活性——能够在教学设计中把相关教学内容嵌入若干个主题式活动中,这些主题式活动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视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情况等各方面灵活变通;可操作性——主题教学活动能够结合现实生活,难度也能接近学生的真实水平;趣味性——主题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环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实用性——所选取的主题一般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学完后能很快在生活中付诸实践,从而很好地达到主题学习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读中医药专业。很多中医治疗手段,例如艾灸、拔火罐、针灸等也逐渐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并且国外中医药的发展也呈现出向高层次发展的特征。艾草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除了具备温经散寒的药用价值,“端午插艾,驱恶辟邪”的文化价值,还有文学价值、饮食价值等等,艾灸还是一种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疗法[2]。总之,面向留学生开展以艾草文化为例的对外汉语中医药主题式教学,不仅能使留学生加强对传统中医药的学习和了解,也能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知和体验。

根据检索,在对外汉语中国文化类的主题学习中,有关于茶文化、节日文化的主题设计,但对于艾草文化却鲜有人提及。本文将以中国艾草文化为切入点,尝试设计适合中级水平学习者的主题式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将主题与言语要素和技能训练有机融合,以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艾草文化主题汉语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

艾草文化主题汉语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已经在中国生活和学习汉语两年以上、通过了HSK3级、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的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成人来华学习者。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艾草的分布特点和质地;2. 了解艾草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3. 了解古代诗歌中关于艾草的描述;4. 了解“端午插艾、驱恶辟邪”的传统习俗;5. 体验和了解中国传统艾灸疗法;6. 使学生了解走向世界的艾灸;7. 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艾草和中医药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文化概念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在端午节,很多人家会打扫庭院,并把艾草插在门楣,民间有佩戴用艾草制成的艾虎、花环的习俗,以驱瘴消疾;还会利用艾灸减轻或消除病痛,这反映了中华民族探索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并追求健康生活的优良传统。

南北朝学者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五月五,四民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旅毒气。”文中提到的“毒气”,既可理解为污浊瘴气,还可以引申为与正气相对立的“邪气”。而在《史记·河渠书》中有“诸夏艾安”的记载,这里“艾安”即太平之意。这意味着祝平安之意。在一些中国民间传说中,艾草有“保平安”“扬正驱邪”的含义。以上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阳,屏蔽阴;倡导正,鞭挞邪”的内涵,也表达了中国先人通过艾草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明道德的期待。

早在中国春秋战国之前,艾草和菖蒲就被用于祭祀活动了,人们用艾草以“禳不祥”;战国时期以后,人们会在端午节挂艾草,祭祀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他心忧家国、矢志不渝、情牵百姓、勇于探索、不畏邪恶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词汇

作为语言要素之一的词汇,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是必须涉及的,主题式教学虽然将重点放在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训练上,可能不会用大量的时间来对词汇进行操练。但在对外汉语主题式教学设计中,不应忽视词汇教学。对艾草文化主题相关的重点词语进行梳理和呈现,并在课堂活动中合理嵌入,是十分有必要的[3]。与艾草文化主题相关的汉语词汇见表1。

三、“让世界知道中国艾”主题活動案例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国家汉办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全世界的推广,在海外汉办还设立了中医孔子学院。在此以“让世界知道中国艾”为主题,设计一个对外汉语中医药主题式教学方案,以此作为医科院校来华留学生中医药汉语教学的有益尝试。有相关研究表明,主题的实用性和语言教学重点的明确性是优秀对外汉语主题教学设计应注意的两个方面[4];同时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发现式学习;在学习结束后,学生能分享和实践学习成果,从中获得自我成就感,从而使他们保持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学习热情[5]。

(一)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将学生分组,把和艾草文化主题相关的汉语词汇提前发给各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去当地药店购买艾条,购买前查询相关资料以了解艾条的种类和艾灸治疗的基本原理,在购买过程中,各组可以向销售人员咨询艾灸的操作方法;教师准备好艾草、艾绒、打火机等,并做好艾草相关的PPT、图片和视频等。

这种通过提前查询资料、实地考察并和中国人沟通交流的准备方式,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发现式教学的理念。

(二)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一首与艾草相关的歌曲进行课堂导入,再介绍本课主题相关的教学目的和流程,正式进入主题学习。教师首先通过图片讲解艾草的分布与质地、艾草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让学生对艾草有直观的认识;接着通过讲解一些与艾草相关的古诗词和中国民间传说,进一步加深留学生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了解中国人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探索精神以及扬正驱邪、不畏邪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中国朴素价值观;然后教师向大家展示艾草、艾绒,学生各小组也各自点燃艾条,现场进行艾灸操作,增强留学生对中国传统中医药的文化感知和体验;最后教师通过视频向学生讲解走向世界的艾灸,并讲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艾草和中医药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简要总结讲解时用到的汉语词汇。

(三)总结讨论

下课以后,各小组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主要回顾对艾草的认识和功效、与艾草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价值观、艾灸的操作方法以及艾草相关的汉语词汇,每个小组制作出《我与中国“艾”》的简要学习报告。教师对学习报告进行评比,对最佳学习小组给予适度奖勵。

四、结语

开展以艾草文化为主题的对外汉语中医药主题式教学,不仅可以将文化感知与语言教学有机融合,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汉语教学可以此为例,进一步开发与中华文化相关的主题式汉语教学资源,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知和体验。

参考文献:

[1] 许清远.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医汉语主题式教学模式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学,2018.

[2] 艾君. 端午挂艾习俗与艾草文化历史的探寻[J]. 工会博览,2021(17):43-46.

[3] 刘柱. 主题式教学设计在对外汉语节日教学中应用初探——以中秋节教学为例[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8):97-99.

[4] 陈鹤龄,王彦伟. 面向高级汉语水平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课程设计与实践[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1,19(03):7-15.

[5] 刘畅,孟庆国. 以茶文化为例的对外汉语主题式教学设计探索[J]. 文学教育(下),2019(04):86-87.

(荐稿人:于树宏,河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中医药文化主题式教学对外汉语
“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思考
互联网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建设与思考
互联网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思路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拨动兴趣琴弦 奏响体育乐章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方法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