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工智能化会计核算研究

2021-09-15 10:50费行萍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核算会计核算

费行萍

(甘肃电气装备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70)

人工智能在当下社会快速发展,也成为现代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载体。尤其是国有企业,其对内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精确性有着较高的需求。而传统的人工会计核算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通过在会计核算中融入人工智能,可以及时地对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进行掌控,也能够减轻财务人员工作的压力。

1.人工智能以及会计核算的概述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也可以被简称为AI,其属于计算机的一个分支。开发的目的就是生产出和人类智能相类似的一种机器,研究的内容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语言识别、机器人、专家系统等。在人工智能出现至今,其理论和技术不断地被专家学者所研究,应用的领域也在日益扩大。人工智能所包含的学科是比较广泛的,是由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不同领域所组成的。它并不是人的智能,但是却可以模拟人的意识和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对人的智能进行超越[1]。

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对特定的主体的经济活动,采用货币的计量单位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的一系列环节。可以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开展决策时,提供会计信息。根据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在市场中的各个单位都需要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对会计凭证进行填制,对会计账簿进行登记,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编制,要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总体而言,会计核算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中,可以对各个职能有效反映。如对经济活动进行记账,就是采用某种记账的方式,在账面上反映资金的去向和来源。算账则是在一定时期内,对特定主体的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等进行计算,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在这段时期内的财务状况。报账即是采用会计报表的形式,向各方包含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现金流状况等。

2.国有企业中人工智能化会计核算的可行性以及作用

国有企业中人工智能化会计核算的可行性:在国有企业中将人工智能和会计核算进行融合,符合企业的成本效益比,具有经济以及技术的可行性。首先我国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较早,可以基于信息化系统构建智能会计平台。在该平台上,可以了解国有企业相关的经济和业务的各个数据,也可以提升数据获取时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提升整个会计数据的处理速度。其次国有企业目前都已经实现了办公自动化,这也为会计核算的智能化奠定了基础。比如有些国有企业内部已经融入了电子商务,其突破了传统的经济交易的形式,实现了纸质证书向电子证书的转变,可以达到对会计信息实时采集、管理以及处理的需求,这也为人工智能化的会计核算的融入提供了条件。

国有企业中人工智能化会计核算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提升核算的准确性。会计核算工作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多的,比如对账、决算、编制试算表、购置原始凭证、填写、审计等相关内容。随着国有企业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内部的业务也日益增多,仅凭借会计的人工处理模式,很显然不利于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还容易造成工作压力的增大,会计核算的不及时。通过融入人工智能开展会计核算,可以大大地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让混乱的数据和信息变得更加的有序,发挥出中高级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预测和决策的功能,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处理重复简单的工作,不断提升核算的准确性[2]。二是有利于实现外部的协同作用,提升业务处理的高效性。外部协同作用,主要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对相关的会计资源进行共享,在共享的过程中提升会计处理的便利性,同时让企业活动获得较大的利益。人工智能在国有企业中就可以起到一种外部协同的作用。比如国有企业想要和银行进行对账,就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对账单进行申报和纳税。在资源共享平台中,企业银行、纳税、税务机关之间可以及时地看到相关的财务信息,保证信息的通畅,提升业务处理的效率。三是有利于释放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监督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一项职能,即是要保证会计的主体具备真实性、合理性。通过将人工智能在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中融入,可以提升会计基础的规范性。减少财务人员的主观性失误,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其次人工智能还可以达到评估的作用。比如人工智能中的大数据会对平台系统中的各个数据进行评估,这样可以减少会计人员会计核算的次数,也可以避免财务舞弊现象的发生,降低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压力。

3.国有企业人工智能化会计核算的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构建国有企业会计管控体系:首先在国有企业内部可以构建五三一的财务管控体系,即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国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以及单位的互联,达到会计信息的共享。所谓的五三一财务管控系统中的五指的是五项管理,包含预算、资金、投融资、成本以及风险的管理。三指的是业务、管控、决策层的预算管理。一指的是横向协同以及纵向管控两者相统一。其次,细分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明确远期和近期战略发展目标,将目标和具体的财务核算工作相连接。最后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监督、风险控制、财务考评体系,为智能化会计核算的融入提供保障。当然还需要深层次的整合业务以及财务数据,对资源合理配置,将智能化的技术融入其中,构建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战略系统[3]。

构建智能化的财务核算信息系统:在国有企业中将人工智能和会计核算进行结合,需要基于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融入网络技术,建立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的财务信息管理的系统。第一要确保所建立的智能化的财务信息系统具备建模能力。第二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国有企业的产品、客户部门等相关数据进行组织、存储并计算。第三要保证所建立的系统具备大数据的储存以及分析的功能。在国有企业内部所涉及的数据是非常庞大的,其不仅包括各个部门的人工工时,作业量等数据,还包括企业内部各个收入、成本费用的数据,必须要建立一个巨大的数据平台,才能够为智能化的财务核算信息系统提供保障,具体的智能化财务核算系统如图1 所示:

图1 智能化财务核算系统

人工智能和事前核算活动的结合:财务核算在国有企业中,不仅是对经济活动的事后反映,其还应该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核算。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主要是对相关活动进行预测,对计划进行参与。国有企业每一次项目的财务活动均会产生很多的信息和资料,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其中,可以直接对项目中所产生的财务数据进行识别、整合、分析。例如在识别和采集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图像识别、语音录入以及互联网的技术,识别一些印刷体字符,对资料随时随地进行收集,降低了人工处理的时间,提升了信息收集的效率[4]。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技术对信息进行检索、过滤分类,这样可以保证后期所提供的预测报告,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在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从专家的角度,采用专业的判断,为国有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提供决策。总之人工智能和财务预测活动的结合,可以提升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人工智能和事中核算活动的结合:事中核算的目的就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需要财务人员能够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以资源最优化的配置为目标,分析企业在筹集资金、投放以及运行等方面的可行性。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一些共性,如管理模式较为滞后,缺乏合理的资产配置,资产的存量也比较大。核算人员在进行事中核算时,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通过在事中核算中,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其中,可以较好地对国有企业的资产、成本以及现金流进行管理。通过为会计机器人设置各种规则,理论以及数据的模型,就可以从横向以及纵向的角度分析数据,展示在国有企业所设置的不同方案下的现金流以及经营的成果,继而达到对资源合理化配置以及提升国有企业运营效益的目的。

人工智能和事后核算的结合:事后核算即是指记账、报账以及算账的一个过程。比如对各个款项以及有价证券的收付、收发增减并使用财务、发生和结算债权和债务、计算收入、费用以及成本等。国有企业业务比较多,在进行事后核算时就需要大批的财务人员对数据进行核算统计,在此过程中如若出现统计失误,就会造成前后数据不一致,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基于信息技术建立人工智能化的平台将各个部门融入其中,实现各项资源的实时共享。为系统赋予自动计算的功能,直接录入便可以进行计算,大大节省会计人员核算的时间,也提升了事后核算的准确性。

加大国有企业会计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国有企业内部将财务核算和人工智能进行结合,需要财务工作人员具备较为系统的财务核算的知识,同时还要能够了解人工智能并正确地进行应用。但是就当下很多的国有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财务人员并不属于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国有企业提升人才招聘的标准,招聘一些和企业需求相一致的人才。其次对于已经招聘的财务会计人员,国有企业还需要加大培训的力度,主要培训的内容在会计核算以及人工智能这两个领域,让会计人员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更好地将人工智能和会计核算结合,具体的培训图如图2 所示:

图2 复合型人才培训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有企业内部将人工智能和会计核算进行融入,符合了国有企业本质的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具体融入的过程中,需要国有企业能够基于人工智能构建会计的管控体系,建立智能化的财务核算的信息系统。将人工智能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核算紧密结合,不断地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水平,才能够发挥出人工智能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核算会计核算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素养提升策略思考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