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与体会

2021-09-15 10:06周孝乾陈洪强田智勇潘大洋周军鄢承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2期
关键词:优良率刀片股骨颈

周孝乾,陈洪强,田智勇,潘大洋,周军,鄢承元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骨创伤及关节外科,贵州 贵阳 550001)

0 引言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 IFF)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下方区域的骨折,又称转子间骨折。IFF在髋部骨折中占45%以上,其中有35%-40%属于不稳定性骨折[1]。由直接或者间接的外伤导致。研究表明,人在35岁以后身体中骨质总量逐渐减少,特别是绝经后女性及60岁以上的男性[2],加上随着我国经济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导致人口老年化,青壮年外出务工,空巢老人增多,高龄患者之间无适当的人员陪护,高龄患者户外活动减少,导致日间日照减少,加上高龄患者对钙吸收障碍及钙流失严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更严重。因此,许多高龄患者IFF在受到极低强度的外力后就会发生,文献报道,90%的IFF患者的年龄大于65岁,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三大特点,因此,建议尽早实施手术[3]。现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集的60例高龄IFF患者,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60例高龄IFF患者,均为同一主刀医师进行手术,男22例,女38例,平均(76.83±6.91)岁,其中A1型16例、A2型32例;A3型12例,男性22例,女性38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7.8个月。右侧32例,左侧28例,合并有高血压20例,糖尿病13例,贫血 22例,冠心病5例,肺部感染10例,均行PFNA治疗,均使用国产同一厂家材料。

2 手术方法

麻醉生效后,患肢固定于牵引床上,术前根据髋关节正侧位片测量股骨近端髓腔的直径,估计术中选用PFNA大小。透视下牵引纠正旋转及短缩并维持,消毒铺单。取大转子上方切开皮肤约5cm,钝性分离进入大转子顶点,透视确定进针点(正侧位)准确后,开孔扩髓,置入合适PFNA钉,注意股骨颈前倾角,透视PFNA位置合适,取出导针。安装瞄准器,保持股骨颈前倾角,打入导针,了解顶尖距,测量螺旋刀片相对长度,钻取隧道,打入相应长度的螺旋刀片,加压,远端小切口锁入远端防旋螺钉。再次透视见PFNA固定牢靠,位置合适,拆除瞄准器,安装尾帽。清点器械、敷料后缝合伤口,无菌纱布包扎,术毕。

3 疗效评定

术后测量顶尖距(TAD),根据手术前、手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1年、2年进行随访,采用Harris评分[4]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5]来考察手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生活自理、轻度功能障碍、中度功能障碍、重度功能障碍分别为100分、61-99分、41-60分、≤40分。

Harris评分总分为100 分, 优:>9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

4 统计学处理

运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1.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不符合参数检验条件,同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数据比较的秩和检验用 Kruskal-Wallis H 秩和检验,同组样本间的两两比较用扩展t检验法。检验水准α=0.05,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本组60例高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安全度过围手术器,均得到随访。随访期间,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螺旋刀片穿出失效,二期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退出随访。随访后统计PFNA治疗过程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年龄分别为(38.27±22.77)min、(118.33±65.11)mL、(76.83±6.91)岁,随访期间并统计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术后第1个月髋关节功能达到中等有 53.3%,第3个月、第6个月及术后1年髋关节优良率分别为 79.3%、 85.7%及92.9%,优良率为86.7%。生活质量本文中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进行评定,术后1周完全需人照料,不能自行完成自己的日常生活活动,第3个月有55.2%患者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6个月占 85.7%,12 个月占 92.9%,其中生活完全自理占89.6%。手术前分别与手术后1周及每次随访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访期间,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压疮、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如表1。

表1 手术前后、后Harris评分及Barthel评分比较结果(±s,分)

表1 手术前后、后Harris评分及Barthel评分比较结果(±s,分)

注:①分别与②、③、④、⑤、⑥、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组 n=例 Harris评分 Barthel评分术前 30 11.00±10.00① 5.00±5.00①术后1周 30 42.00±11.00② 20.00±5.00②术后1月 30 60.00±10.00③ 50.00±10.00③术后3月 29 75.00±16.00④ 85.00±5.00④术后6月 28 86.00±6.00⑤ 95.00±5.00⑤术后12月 19 93.00±2.00⑥ 95.00±5.00⑥术后24月 16 93.00±2.00⑦ 100.00±0.00⑦χ2 158.67 146.23 P<0.05 <0.05

6 讨论

IFF对患者有极大的创伤,对家庭、社会造成了较重的经济负担[6]。特别是高龄患者,骨质疏松严重,占髋部骨折一半[7],其发病与股骨颈骨折相比晚5岁,预后较差,死亡率高。Lin[8]等报道IFF采用保守治疗引起的髋内翻发生率达 40%-50%,死亡率可达35% ,从该文实施的效果表明,术后60患者均得到随访,两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螺旋刀片穿出失效,二期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退出随访外,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因此,IFF的治疗手段仍以手术为主。通过坚强内固定可更快恢复行走能力,可有效降低一系列的卧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以往行内固定的方法多种多样,代表有DHS、钢板、Gamma钉及PFNA 等。DHS一般用于稳定型骨折,通过螺钉在钢板套筒内的轻微滑动对骨折断端产生持续的加压,可减少骨折断端的间隙、增强骨折的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愈合。但当DHS用于粉碎性IFF及反IFF时候,股骨颈内的拉力螺钉固定强度差,滑动加压时还会导致骨折分离,无法达到可靠固定。PFNA和DHS相比,DHS内固定术的切口较大,术中出血多,时间长。本组术后统计PFNA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为(118.33±65.11)mL、(38.27±22.77)min,可 见 PFNA 治疗IFF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田力升[9]的研究数据证实,试验组(PFNA)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DHS)(P<0.05),且手术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PFNA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因为中心性固定,髓腔内的主钉能够分散髋部承受的应力,相比DHS的偏心固定而言,降低了螺钉的力臂,对不稳定骨折具有更好的固定强度。因此,PFNA 系统具有微创、稳定性强、手术中容易置入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骨折内固定装置[10-11]。

近年来,许多学者主张高龄IFF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特别是骨质疏松性严重的高龄患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关节置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工关节假体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可出现双下肢长短不一、假体松动、脱位[12]等并发症,并且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医院的硬件及软件设备及手术者的经验,需权衡其利弊。在顶尖距未引起重视之前,螺旋刀片的切割、穿出、退钉等PFNA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现大部分医师认为:螺旋刀片是否固定牢靠,顶尖距是其最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认为把螺旋刀片的顶尖距位置控制在25mm内时[13],同样可早期负重、活动,并发症减少;当顶尖距值过大,则会显著增加螺旋刀片断裂、退出及穿出股骨头风险。当顶尖距在25mm以内时,螺旋刀片在软骨下骨,螺旋刀片可充分发挥较好生物力学性能,防止从股骨头穿出。PFNA虽然只有一枚螺旋刀片,但是其螺旋刀片自身设计结构为螺旋形,电钻钻取螺旋刀片隧道呈锥形改变,骨量得以保留,它不减少骨量的丢失,对股骨颈周围骨质产生加压,增加了把持力及抗旋转力,足以应对抗旋和抗压的应力。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以及反粗隆间骨折。该研究数据中,患者随访期间,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螺旋刀片穿出失效,失败率仅占3%,二期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退出随访。随访期间根据Harris 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统计患者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等相关指标,术后 1个月髋关节功能达到中等有53.3%,第3个月、第6个月及术后1年髋关节优良率分别为79.3%、85.7%及92.9%,优良率达86.7%。生活质量术后第1周仍大部分需人完全照顾,但 3个月后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占55.2%,6个月占85.7%,12个月占92.9%,其中生活完全自理占89.6%。手术前分别与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文的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报道的采用PFNA治疗IFF的效果具有相似性。例如曹红科[14]观察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处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等一般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HS)P<0.05。经过为期 1 年的随访,发现观察组髋关节优良率为95.45%,患者在随访期间,骨折处愈合时间在13周左右,而且愈合率达到100.00%、对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提示,发现优良率为100.00%,其中判定为优的患者占比达到 87.88%。

综上所述,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IFF的效果显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恢复,髋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降低术后卧床并发症的发生率,且缩短了患者术后的康复时间。

猜你喜欢
优良率刀片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以铅酸电池为动力的骑乘式割草机刀片制动时间检测方法探析
基于APKT150412-MM型号废旧刀片的研究实验及二次利用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剪羊毛机的使用技术
离奇的“故意自伤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