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对改善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

2021-09-15 10:18方玉玲肖捷张妍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健康管理

方玉玲 肖捷 张妍

摘  要: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改善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接收的48例体检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体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健康管理,所有患者的干预时间为3个月,对比两组体检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状态评分、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干预前后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和干预前后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饮食健康、作息规律、喝酒和吸烟等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体质量及干预后体质量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对改善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管理;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R1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039-02

现如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高,而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主要通过体检来实现。但是大多数人们对体检的健康知识了解不多,即使在体检后发现问题,仍然不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导致疾病久治不愈[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大部分人都存在亚健康问题,所以各体检中心也必须要加强健康管理,从而改善人们的健康状态[2]。本次研究针对健康管理对改善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接收的48例体检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体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在21~67岁,平均(44.36±1.18)岁。对照組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在22~68岁,平均(44.37±1.19)岁。两组体检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体检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且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无其他重大疾病患者。

排除标准:不愿参与且中途退出患者;具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病史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体检管理,患者按照顺序依次行常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护理人员进行秩序的维持。

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健康干预。(1)针对不同体检者的个人信息建立健康档案,对体检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并且针对体检者的情况制订个性化健康管理。(2)健康教育。在提供健康教育之前,根据体检者的生活方式、文化程度和身体状况等情况,随后针对体检者不同情况将生活方式和疾病之间的联系告知体检者,帮助其树立一个正确的生活方式。(3)运动指导。鼓励体检者积极参与户外活动,针对体检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形成一个更积极的生活方式。(4)饮食指导。根据体检者的饮食习惯以及爱好制订个性化健康饮食计划,尽量控制每日盐分和脂肪的摄入量。(5)睡眠指导。如果体检者存在睡眠质量差的情况,需要将改善睡眠的方式告知体检者,例如听轻音乐、睡前喝热牛奶、泡脚等,尽量保持早睡早起。(6)改善不良习惯。将酗酒和吸烟的危害告知体检者,并且告知体检者正确戒烟戒酒的方式,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所有患者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

1.4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体检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状态评分、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干预前后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在患者接受干预前直到干预3个月结束之间的具体情况进行评分,所有指标均是通过医院自制调查表进行统计。生活质量、不良心理状态评分、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健康知识知晓评分的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健康知识知晓越高,不良心理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干预后生活质量和干预后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饮食健康、作息规律、喝酒和吸烟等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干预前后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比较

观察组的干预前后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人们的健康状态与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相关研究表明[3],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饮酒、吸烟、缺少体力活动和不健康饮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加强对自身的健康管理。目前,健康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对自身以及群体进行身体健康的全面检测、评估和分析,并且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治疗,随后对导致健康风险的因素进行干预和控制。通过健康管理技术进行控制,运用健康教育以及行为纠正等方式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威胁[4]。其中体力活动、饮食、饮酒以及吸烟是目前生活方式管理中的重点,需要不断加强健康管理的力度,在管理过程中帮助体检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预防疾病,缓解疾病的发展,也可以改善人们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饮食健康、作息规律、喝酒及吸烟等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干预前后体重及体重指数也要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对改善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纠正体检人群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参考文献

[1]褚召玲.健康管理对改善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8):336.

[2]卢红霞.健康管理对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纠正作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3):30-31.

[3]孙小霞.健康管理对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纠正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0):168,170.

[4]陈福河,罗晓兰,唐厚梅,等.精细化协作管理对健康管理中心糖尿病患者实施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6):2389-2391.

[5]邢燕.探讨健康管理对改善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0):176,183.

猜你喜欢
健康管理
南宁市某社区教育机构学前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
“健康管理”靠自己
健康管理纳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农村家庭医生模式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