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突扩张术联合引导骨再生术用于牙齿发育异常行种植牙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21-09-15 10:19李加济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1期

李加济

摘  要:目的  评估牙齿发育异常行种植牙治疗中应用牙槽突扩张术联合引导骨再生术(GBR)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云南省德宏州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牙齿发育异常行种植牙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牙槽骨劈开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平均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近中吸收值、骨远中吸收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在牙齿发育异常行种植牙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改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使用。

关键词:牙槽突扩张术;GBR植骨术;牙齿发育异常;种植牙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078-02

牙齿是人体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果牙齿生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如牙齿不齐、牙齿漏长、牙齿形态异常、牙齿萌出)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饮食,而且会影响美观[1-2]。牙齿发育异常与遗传因素和病毒感染相关,现阶段牙齿发育异常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如传统牙槽骨劈开术、牙槽突扩张术联合引导骨再生术(GBR)。为评估牙齿发育异常行种植牙治疗中应用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的价值,此次研究选择云南省德宏州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患者开展具体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入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云南省德宏州中医医院收治的牙齿发育异常行种植牙治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接受传统牙槽骨劈开术治疗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治疗的小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女性20例、男性18例;年龄44~67岁,平均年龄(55.69±6.51)岁。观察组,女性18例、男性20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5.79±6.14)岁。此研究已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认可与批准。两组牙齿发育异常行种植牙治疗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牙齿发育异常;②患者依从性良好,自行配合手术治疗;③患者自愿入组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颌骨疾病患者;②手术禁忌证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合并牙周病、牙龈炎等炎性疾病的患者;⑤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對照组,接受传统牙槽骨劈开术治疗,体位选择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为患者实施局部骨膜下浸润麻醉,在种植区牙槽嵴经的位置作一个横向的切口,在邻牙颊侧近种植区域的转角处作一个纵向的切口,翻开黏骨膜瓣,手术视野暴露,将牙槽嵴顶打磨,直至骨壁,控制厚度>3 mm。应用锯片沿着牙槽嵴顶的中间锯开,直至骨松质。结合种植区的实际情况,将牙槽嵴劈开,确定具体的种植方向与种植窝的长度,将种植窝扩大后把种植体植入其中。

观察组,接受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治疗,体位选择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为患者进行局部骨膜下浸润麻醉,在偏腭侧作一切口,将黏骨膜瓣切开,祛除肉芽组织后,将黏膜骨层暴露,应用大球钻将骨面修整,在骨板的位置作一个马蹄形的切口。凿骨后插入骨板,控制骨板在8~10 mm。将骨凿缓慢移动,将骨板向外移动,将种植体植入后,使用骨粉进行填充,将股缝隙与唇颊侧填充完毕后,将生物胶原膜进行覆盖,检查封闭螺丝的稳定性,术毕缝合。手术后,为患者提供抗感染治疗,术后7 d插线,二期牙周成形术在6个月后施行,并且更换基台,取模后固定修复体。

两组患者均实施7个月的随访,观察牙体恢复情况。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骨愈合时间。②观察两组患者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近中吸收值、种植体周围牙槽骨远中吸收值。③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螺丝松动、修复体粘结脱落、义齿杆卡断裂、基台松动、义齿基托断裂。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性应用t检验。应用[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性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平均骨愈合时间

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愈合时间(3.25±1.05)个月,短于对照组(6.59±2.25)个月。两组患者平均骨愈合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8.292,P =0.000)。

2.2  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值

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近中吸收值、种植体周围牙槽骨远中吸收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牙齿发育不良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种植牙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技术通过基桩上的固定装置固定上义齿,起到了良好的固位和稳定效果。然而,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传统的牙槽骨截骨术结合种植治疗容易导致边缘骨吸收,引起牙龈萎缩,增加种植体固位力的影响,如螺钉松动、假体脱落、基牙松动、义齿基托骨折等并发症[3]。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的稳定性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缩短平均骨愈合时间,有利于改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值[4]。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还可以提升种植体周围牙槽嵴内炎症细胞的祛除率,促进骨愈合。其中GBR能够在人体的软组织和骨缺损之间形成屏障,以此降低组织之间的压力,降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吸收[5]。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可以机械性分开患者的唇侧骨板,有利于预防骨板骨折,保证植体的稳定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近中吸收值、种植体周围牙槽骨远中吸收值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用于牙齿发育异常行种植牙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尚彤.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用于牙齿发育异常行种植牙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20,26(24):16-18.

[2]董奎,左德崴.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治疗牙齿发育异常的临床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7):164.

[3]王涛.联用牙槽突扩张术和GBR植骨术对牙齿发育异常患者进行种植牙治疗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3):182-183.

[4]罗晓军,杨顺彪,冷芳芳,等.牙槽突扩张联合GBR植骨术同期种植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7,7(27):21-22.

[5]余勇.牙槽突扩张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和植骨术同期植入ITI种植体的远期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9):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