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2021-09-15 10:19牟清霞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出血量

牟清霞

摘  要:目的  探讨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临床治疗成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龙口市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确诊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清宫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方案。横向评估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以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患者,二者差异比较(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β-hCG恢复时间以及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P<0.05)。结论  临床中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其提供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子宫恢复速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宫腔镜手术;清宫术;出血量;月经来潮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085-02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属于异位妊娠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并且属于剖宫产手术最为多见的术后并发症,临床中需要提高对该并发症的重视程度。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临床对于该类疾病的认知程度不高,导致被误诊成为宫颈妊娠或子宫肌层细胞疾病,该并发症十分容易引发孕妇子宫破裂出血,这会对女性的生育造成影响,严重者还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需要做到及早发现、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1]。本文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龙口市人民医院60例确诊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于患者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龙口市人民医院接诊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6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41岁,平均年龄(30.07±4.47)岁;此次妊娠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6个月~4年,平均(2.71±0.18)年;停经时间40~60 d,平均(51.14±4.47)d。研究组患者年龄26~43岁,平均(30.03±4.48)岁;此次妊娠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6个月~5年,平均(2.75±0.13)年;停经时间40~60 d,平均(51.11±4.49)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所有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納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存在剖宫产手术史;②存在停经史;③通过B超检查表明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存在妊娠囊或是混合型包块处于子宫前壁峡部水平部位。

排除标准:①患宫腔镜手术治疗禁忌证;②临床资料缺失;③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本次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清宫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在B超下接受清宫术,依照患者的具体停经时间和病灶四周血流量判断是否接受甲氨蝶呤(生产企业: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674,规格:2.5 mg×100 s,口服5~10 mg/次,1次/d)或是米非司酮(生产企业: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83780,规格:10 mg×30 s,口服10 mg/次,1次/d)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停经时间短于60 d,同时B超检查表明孕囊和子宫切口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病灶四周血流量不大,无需采取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停经时间超出60 d,通过B超检查表明孕囊和子宫切口不存在显著界限,病灶四周血流丰富,那么需要给予患者甲氨蝶呤或是米非司酮药物治疗。

研究组患者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对其外阴部和阴道进行常规消毒,通过超声仪观察子宫位置、子宫大小、子宫前壁峡部厚度以及妊娠病灶位置,之后通过宫腔镜探针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子宫部位、子宫方向和子宫深度,选择仪器辅助慢慢扩张子宫口径,直视下慢慢推入宫腔镜镜头到患者的宫颈内口,之后慢慢顺着宫腔方向推进探针,将视线中能够看到子宫情况作为标准,了解患者的宫腔形态,此时需要注意在后退镜体时需要保持缓慢匀速,将宫腔出血、肿胀、移动镜体与宫腔内注射膨宫液作为参照标准,采取超声探头观察横切面和纵切面,依照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病灶位置选择合适的电切环型号,结合病灶实际情况明确是否需要开展全切除术,为了防止出现穿孔,通常选择不完全切除,在切除期间尽可能确保子宫壁厚度,依照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手术期间的出血量选择电凝止血法或是压迫创面法进行止血操作,手术之后对于患者血液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含量改变情况进行监测,依照β-hCG水平判断手术之后是否需要继续采取甲氨蝶呤或是米非司酮药物治疗。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治疗措施之后的术中出血量;(2)检测两组患者β-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月经复潮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行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

在出血量方面,研究组患者为(51.48±6.67)mL少于对照组的(127.63±11.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291,P<0.05)。

2.2  两组β-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月经复潮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月经复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一种异位妊娠,仅限于12周以内的早孕期[2]。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如果没有获得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易产生子宫破裂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这对于女性的生命安全会构成严重威胁[3]。目前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在疾病认知水平上还存在较大的盲区,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与剖宫产手术之后患者子宫切口愈合效果不佳,再次妊娠期间蜕膜发育不良,孕囊着床之后植入肌层概率升高密切相关[4]。目前临床上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常见方法包含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其中传统手术指的是在保守治疗采用甲氨蝶呤的前提下消除妊娠,降低子宫切口破裂出血风险,但是传统手术无法准确定位病变部位,对于患者宫腔进行盲刮极大可能会损伤到子宫内膜,同时传统手术无法有效去除剩余绒毛组织,对于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5]。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资料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治疗后的手术期间出血量、β-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近年来,微创技术在临床很多疾病治疗中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宫腔镜属于一类微创辅助技术,能在视觉上观察病变位置,通过直视与放大功能了解女性宫内情况以及病变情况,利用电切法彻底去除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组织以及残余绒毛组织[6],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给予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婉珊,陆燕运,王淑瑜,等.宫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產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吉林医学,2020,41(7):1634-1636.

[2]陈玉洁,邓小灵,郭建萍.高强度超声聚焦联合宫腔镜在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中的治疗效果[J].黑龙江医药,2020,33(3):699-701.

[3]刘宝,池余刚,胡丽娜,等.宫腔镜治疗部分Ⅱ型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0,29(2):141-143.

[4]李剑.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外生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0):60-62,66.

[5]罗海华,陈丽平,吴伟瑛,等.药物预处理后宫腔镜手术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2):2041-2042.

[6]李琼,王晓萍,刘伟杰,等.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有效性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6):89-91.

猜你喜欢
宫腔镜手术出血量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配合球囊压迫止血治疗的临床研究
浅析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改良护理术中配合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影响
护理干预应用于宫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可行性研究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宫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米索前列醇联合阿托品、双氯芬酸钠栓在门诊未产妇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