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在普通外科优质护理服务构建中的 价值分析

2021-09-15 03:26田晓庆王紧紧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1期

田晓庆 王紧紧

摘  要:目的  研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普通外科优质护理服务构建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于郑州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治疗手术的96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的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后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SD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适合应用于普通外科优质护理服务构建。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护理;普通外科;优质护理服务构建

中图分类号:R71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101-03

普通外科中的很多患者都惧怕手术,手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且手术方式对患者的身体有损伤。因此,在手术前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显得至关重要[1]。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中,医护双方通过合理分工、信息交换、密切联系、相互协作等共同参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研究表明[2-3],运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加速患者术后伤口康复的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思想,并能够提高科室整体的护理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普通外科中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优质护理服务构建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于郑州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治疗手术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34~72岁,平均年龄(53.18±2.26)岁,颈部手术14例、阑尾切除术13例、进行肝脏手术的8例、胃十二指肠手术4例、胰腺手术5例、结直肠手术4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3.20±2.24)岁,颈部手术12例、阑尾切除术12例、肝脏手术10例、胰腺手术4例、胃十二指肠手术5例、结直肠手术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注:①符合普外科手术适应证者;②良好依从性且自愿加入本研究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不配合临床工作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内容包含:对患者的体征数据进行监测,简单干预患者的饮食习惯,并处以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等。

观察组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包含:(1)组建医护护理小组,成员主要包括临床医生,护士长和普通护理人员。各成员有扎实的医疗知识、优秀的护理能力,由护士长和医生制定详细的护理内容与步骤,普通护理人员执行具体方案内容。(2)共同确定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保证患者能够清楚了解疾病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3)共同参与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内容,增加医患间的沟通次数和提高沟通质量,拉近医患间的距离。(4)保证医护双方的信息同步,护理人员参与到医生的日常问诊,查房以及病例书写中,增加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程度,与主治医师共同研究护理内容,参与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护理效果。(5)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护理方式,确定康复训练方式和内容,定制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按方案严格执行,对于有疼痛症状的患者,要在咨询医生后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止痛。(6)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共同参与调整患者饮食,注意饮食清淡,补充营养和膳食纤维。

1.4  观察指标

1.4.1  术后并发症与住院时间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包含血液系统并发症、切口感染等。

1.4.2  心理健康评价

使用抑郁自评表[4](SDS)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分,以此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表中对患者在20个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估,每个方面内被赋予分数为4分,评估的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越差。

1.4.3  护理满意度

使用问卷的方式测评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满意度情况,问卷包含指标共计20项,每个项目赋分为5分,根据得分情况将患者依从程度分为三个情况,①不满意:60分以下;②较为满意:60~80分;③十分满意:80分以上。患者满意度=(十分满意+较为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14.31±3.41)d明显短于对照组(17.34±2.4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8.683,P<0.05)。

2.3  两组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D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DS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普外科患者一般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因此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合理的护理才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疼痛[5]。传统的护理模式,术后护理工作往往只有护理人员,但护理人员的临床专业能力有限,不能给予患者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医护一体化护理是要求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到患者的护理服务中,要求医护人员做到及时的信息交流和分工配合,根据患者病情,高效调动医疗资源,提升整体护理水平,减轻患者术后痛苦[6]。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科室的发展,追求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是医务工作者追求的目标[7]。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普通外科中运用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方式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宇红.医护治一体化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S1):66-68.

[2]王晓蕾,黄小勇,杨霖,等.医护一体化诊疗模式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3):66-68.

[3]杨越,宋娟,张弘.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大肠癌术后日间化疗病房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7,46(24):3450-3451.

[4]冯丽娟,雷颖,刘俊雅,等.普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9,34(5):69-71.

[5]袁春艳,杨华,罗莉,等.协同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后护理效果及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2):213+215.

[6]黄建美,奚敏.优质护理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30(2):160.

[7]袁小莲,章卫根.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717-719.

[8]魏现娟,王燕,郝磊,等.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觀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2):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