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中的应用

2021-09-15 03:25马玉猛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不良反应

马玉猛

摘  要: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泸西县中醫医院ICU病房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镇静镇痛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两组ICU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过程中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广大医护人员进行使用和研究。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ICU机械通气;镇静镇痛;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115-02

ICU即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为重症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的场所。ICU病房拥有医院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并配备了医院中拥有高超医疗技术的主治医师,因此ICU病房的医疗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1]。而且ICU病房需要对重症患者实施特殊护理,优质的护理水平可以更好地为重症患者服务[2]。本文选取泸西县中医医院ICU病房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探究集束化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泸西县中医医院ICU病房于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57~65岁,平均年龄为(61.21±2.47)岁;插管时间为24~72 h,平均插管时间为(36.27±2.68)h。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56~65岁,平均年龄为(61.35±2.12)岁;插管时间为24~72 h,平均插管时间为(36.34±2.26)h。对比两组ICU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以及插管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开展,并且在ICU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和同意下进行本次研究。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需进行ICU机械通气治疗。

排除标准:①患有全身感染性疾病;②意识不清,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其他干扰性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ICU患者在镇静镇痛过程中均实施常规护理,即每日按照规定对ICU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及时更换所需药物,并保持ICU病房干净卫生无噪声。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选取ICU主治医师两名以及护理人员6名组成集束化护理小组,方案实施前对小组成员进行镇静镇痛护理专业化培训,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保证患者全程由护理人员进行监控;②唤醒、交流护理:每日清晨和傍晚,小组成员减少患者镇静药物的注射,轻声唤醒患者,告知患者时间和地点,对患者提出简单的问题,包括患者姓名、毕业院校、职位等基本情况,确保患者神志清醒,在唤醒交流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全程监测,患者出现躁动情况时,应该立即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安抚患者情绪;③镇痛药物护理情况: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地调整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确保患者治疗的舒适度;④活动护理:护理小组成员每日按时对患者的身体进行适当的按摩,协助患者进行翻身运动、伸展四肢,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感染、出血、谵妄症)和护理满意度,具体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一般满意(65~89分)和不满意(65分以下)。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通过对ICU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术后仅出现1例感染ICU患者,低于对照组ICU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ICU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后,对照组患者不满意者为7例,而观察组患者中不满意者仅为1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7.78%和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机械通气是指患者自然通气和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所运用器械即呼吸机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提高患者通气情况,恢复患者有效通气效率,改善患者的氧合能力[3]。机械通气对于危重患者特别是处于ICU病房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有效时间,将气体泵入或排出肺部,提高患者的治愈率[4]。在对ICU患者实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时,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躁动不安,引发患者疼痛感,因此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同时应对患者实行镇静镇痛治疗。相关研究表明,对机械通气患者实行镇静镇痛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各类并发症,直接影响机械通气治疗的疗效,因此提高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力度对于提升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探究了集束化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过程中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同郭珊珊等[5]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其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集束化护理对于ICU患者的镇静镇痛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过程中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广大医护人员进行使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亮.目标化镇静镇痛对ICU机械通气患者不良反应的预防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9):21-22.

[2]刘莉.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中的集束化护理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率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5):113-114.

[3]蔡哲清,陆磊,余丽萍.集束化镇静镇痛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15):1871-1874.

[4]樊艳萍,曹桂荣.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患者谵妄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293,295.

[5]郭姗姗,张丹,叶奇,等.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策略对脑创伤后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J].武警医学,2019,30(7):615-618.

猜你喜欢
集束化护理不良反应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便秘的影响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