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 效果研究

2021-09-15 03:48刘丽利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遵医行为血糖控制老年糖尿病

刘丽利

摘  要:目的  研究行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  抽选2017年11月~2019年9月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门诊接诊的糖尿病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护理,观察点评各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测定护理前后患者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中医护理能够保证患者平稳降糖、控糖,以及提高遵医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老年糖尿病;遵医行为;血糖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145-02

糖尿病属于老年人群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对患者健康、生活均可造成不良损害。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加之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转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具有病程时间长、无法治愈等特点,患者一经确诊需终身用药,因此极容易出现抵触、焦虑等负性情绪,遵医行为较差,因此就需要配合护理干预,帮助患者稳定控制血糖,提高遵医行为[1]。我国中医理论源远流长,中医护理可结合患者疾病类型、病症表现予以辨证施护,提高护理质量[2]。本文以2017年11月~2019年9月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门诊接诊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例,简述中医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7年11月~2019年9月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门诊接诊的糖尿病老年患者60例进行分析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4.10±1.60)岁。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4.20±1.50)岁。对比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3]:①确诊为2型糖尿病,符合疾病诊断要求;②年龄均超过60岁;③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疾患者;②抵触配合本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药物二甲双胍降糖治疗,药物用量用法遵医嘱。

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包括疾病宣教、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行中医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辨证护理方式:①尿量增多,多饮后仍觉口渴,常感到口舌干燥,且舌尖赤红,则判断为肺阴虚证型。针对此类患者应叮嘱其在家中使用麦冬、鲜芦根泡温水后饮用,同时加强日常运动量。②排尿频率增加,尿液浑浊且每次尿量较大,同时脉象弦细、口干舌燥等,则判断为肾阴虚证型。多饮用枸杞子、沙苑子泡水,其中枸杞子也可直接食用,同时叮嘱其保持乐观心态,尽量避免情绪的大幅度波动。③腰膝酸软、阳痿等症状,且伴有耳轮焦干,舌苔呈淡黄色,脉象弦细,则判断为阴阳两虚证型。多饮用枸杞子、益智仁泡温水,且日常生活中不可食用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生冷瓜果、蔬菜需尽量少吃,可适当增加猪肾脏、核桃的食用量,且需适当提升每日运动量,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概率。④脉象弦细,舌苔淡红或无苔,日常多食但消瘦,且具有便秘症状,则判断为胃阴虚证型。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日常可饮用大黄泡温水,缓解便秘症状,同时注意单餐饮食量的控制,少食多餐。(2)推拿护理:根据患者推拿耐受程度不同选择拇指按揉、单食指按揉、点按法等多种方式行第八胸椎按摩推拿,在患者入院检查时指导其家属掌握正确的推拿技巧,实际应用时应采取多种手法交替使用的方式,耐受度较差手法可减少推拿时间,且推拿频率应选择先慢后快、先重后轻,至少护理2次/d,持续20 min/次即可。(3)养生护理:叮嘱患者每天可开展适当的运动养生,可选择广场舞、太极拳、交际舞等,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不同的选择,实际运动时应做到劳逸结合,一旦感觉身体稍有不适便可休息,待不适感消失后方可继续进行。同时需注意每次运动时均需在进餐60 min后,以避免发生低血糖症状。(4)针灸护理:叮嘱患者定期返院进行针灸护理,以三阴交为主穴,配合足三里、地机、肝俞、肾俞等穴位辅助,选择针刺法,得气后可适当留针。如患者具有阴虚、气郁、湿结等指征则需行针灸护理,在毫针末端放置艾条并燃烧,以达到除湿散结的功效。

1.4  观察指标

两组遵医行为划分为良好、尚可、较差三个级别。良好:可以遵照医嘱控制饮食、按时用药等。尚可:基本可对饮食予以控制,定时用药。较差:饮食控制不佳,常出现漏服药物情况。遵医行为率=良好率+尚可率。检测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对比变化差异。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24.0完成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檢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遵医行为率对比

观察组15例遵医行为良好,14例患者行为可,仅1例患者遵医行为差,遵医行为率为96.67%。对照组12例患者遵医良好,11例尚可,7例患者遵医行为较差,遵医行为率为76.67%,观察组总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570,P<0.05)。

2.2  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

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西医认为当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会导致人体内产生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功能、合成量下降的情况,而此时就会出现糖尿病,即糖代谢障碍性综合征[4]。具有该病症的患者主要特征为“三多一少”,包括多食、多饮、多尿和身体消瘦,目前国际医学界还未就该病症给出可治愈的药物或方案,只能通过终身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尿糖指标,以达到缓解病症的目的。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或胰岛素作用相对明显,而人体糖摄入量存在差异,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用药后低血糖的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现代临床治疗时多推荐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以中药代替部分西药,以此减轻对血糖过度的影响,控制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糖尿病属于典型的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且发病后就需要终身进行治疗,中医将该病归于“消渴证”的范畴,认为其发病机制在于津液亏损、燥热气滞等,临床治疗时应选择滋养阴阳、祛湿降燥的方式[5-6]。同时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针对不同的证型推荐不同的护理方案,例如肺阴虚证型者需使用麦冬、鲜芦根泡温水后饮用,加强日常运动量和饮食控制,还需强化睡眠质量的控制等。并行推拿按摩、养生护理等多种方式,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身体免疫功能,尤其需注重饮食和运动养生,严格控制油腻、甜膩、辛辣等食物的摄入量,鼓励多食用绿色蔬菜,并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此调节体内血运和气机运行,促进经络通畅。还可定期开展针灸护理,以针灸刺激经络运行,配合胰岛素和降糖药物使用,可发挥更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庞虹,锁莹莹,骆曼曼.中医辩证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饮食保健,2019,6(52):169.

[2]管国香.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8):150-152.

[3]欧阳间英,雷波,王兆为,等.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7):30-31.

[4]马玲,王荔弘.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者遵医行为以及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9,37(6):72-74.

[5]刘缓.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分析[J].糖尿病天地,2019,16(10):219-220.

[6]乔炎.优质护理干预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9,34(16):2569-2571.

猜你喜欢
遵医行为血糖控制老年糖尿病
社区老年糖尿病甲真菌病感染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电话随访对COPD患者稳定期家庭氧疗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价值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探讨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护理延伸服务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评价大型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