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术后护理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结肠息肉 患者中的应用

2021-09-15 04:01于航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于航

摘  要:目的  分析强化术后护理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结肠息肉(SC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SCP患者90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采取ESD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强化术后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腹痛、狭窄及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术后护理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用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强化术后护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胃结肠息肉;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159-03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胃结肠息肉(SCP)属于消化道疾病,是胃肠黏膜增生导致的黏膜隆起样病变[1]。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针对消化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的一种标准微创治疗手段,可有效实现对胃肠道表浅病变的治愈性切除[2]。但手术治疗后发生并发症可能性极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预后。为保障患者治疗效果还需采取护理干预,本文主要分析强化术后护理在ESD治疗SCP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SCP患者90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8.20±3.12)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48.30±3.1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胃镜等检查确诊为SCP者;②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存在ESD手术相关禁忌者;②交流沟通存在严重障碍者;③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ESD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强化术后护理。

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密切注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交代其术后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温湿度适宜,控制家属探视。加强巡视病房,及时满足患者需要;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6个月应密切内镜随访。

强化术后护理:①心理方面。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其家属普及ESD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常识等;了解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并进行情感沟通,若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疏通、安慰,并为患者讲解相关成功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②饮食方面。结合患者身体状态制定合理饮食计划,术后禁食1~2 d,若未发现出血倾向,可先为患者提供少量的温开水适应,逐渐进入到流食、半流食、辅食。流食不能食用残渣性食物;半流食可食带部分残渣食物;辅食可以食用馒头、小米粥等;严格避免食用冷热过度、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避免暴饮暴食。③运动方面。护理人员嘱咐患者注意术后卧床休息2~5 d,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当身体情况逐渐好转,可少量进行一些慢走等简单活动。④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发生皮下囊肿现象,询问患者咽喉部是否发生疼痛,腹部是否出现胀痛,若有发生相关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以免造成感染等并发症。⑤出院方面。患者即将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家庭生活护理方式,生活中易造成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和相关预防知识,强化患者防护意识。交代患者复查具体时间,叮嘱其一定要按时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局部复发病变位置。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术后首次下床恢复用时。(2)对比两组患者腹痛、狭窄及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数范围为0~12分,0~6分为不满意,7~10分为一般满意,11~12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一般满意度+非常满意度。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用时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恢复用时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据查阅,SCP发病原因包括饮食性因素,患者由于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等饮食结构,SCP发生率高[3]。另外还包括胆汁代谢紊乱,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旷置术后或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大肠内胆汁酸含量增加,容易诱发结直肠黏膜产生腺瘤性息肉。还有遗传因素和基因异常。最后还包括肠道炎症性疾病,即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是导致SCP出现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也可以发生在结肠术后手术吻合口部位。临床治疗上,ESD由于其先进的内镜技术,可避免外科手术并保留器官,同时创伤小、不改变消化道结构、对病灶进行切缘阴性整块切除等优势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还不能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4]。因此,在术后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常规护理仅包括对患者进行疾病变化、注意事项叮嘱等措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临床护理需要,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据相关文献报道[5],术后强化护理可从多方面对患者展开康复干预,可有效强化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本文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腹痛、狭窄及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黄丽[5]在相关文献报道中的结果较为相似,证实强化术后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强化干预,可提升其恢复信心;饮食强化干预可减少肠胃刺激,保障疗效;活动强化护理可避免患者因剧烈活动而发生意外;并发症强化护理可有效减少和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出院强化指导干预,可提升患者在家庭生活中的自我防范意识,控制局部病灶复发现象,从而较为全面地保障和促进患者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强化术后护理可提升SCP患者术后恢复效率,减少并发症,护理服务评价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凌,米琰,李小妹.胃肠息肉摘除术后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12(2):114-116.

[2]王显岭,邱振宇,赵志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肠粗蒂性息肉的疗效分析[J].临床荟萃,2020,35(4):335-339.

[3]卢若丽,陶中原,杨晓英,等.无痛肠镜下结肠息肉ESD疗效及降低复发率的效果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9,5(10):84-86.

[4]潘培蓉.中医特色护理对经内镜胃肠息肉治疗患者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2):124-126.

[5]黄丽.强化术后护理在内镜下切除胃结肠息肉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4):27-29.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