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模式在宫外孕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

2021-09-15 03:48张超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宫外孕预见性护理抑郁

张超

摘  要:目的  分析宫外孕手术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中,抽取80例入组,采用摸球实验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和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为宫外孕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同时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术后宫内妊娠率,价值较大。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宫外孕;并发症;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166-03

正常情况下,受精卵会在子宫体腔部位着床,进而逐渐发育成胚胎,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如果受精卵在其他任何部位着床,则被称为异位妊娠,即通常所说的宫外孕。异位妊娠最常见的部位是输卵管,受精卵逐渐发育会导致输卵管破裂,进而出现腹腔出血、感染等情况,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等严重情况,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一旦被诊断为宫外孕,临床必须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以解除对身体的危害性。手术过程中,护理措施配合质量会直接影响预后效果。预见性护理具有较强的预知性,即提前做好充分的护理准备,以降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以分析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中,抽取80例入组,按摸球实验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0)和观察组(n=40)。常规组年龄22~38岁,平均(28.47±1.14)岁;发病至手术时间30 min~4 h,平均(2.01±0.58)h。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29.78±1.32)岁;发病至手术时间30 min~5 h,平均(2.32±0.69)h。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符合异位妊娠诊断标准[2];②患者均伴有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等症状;③自愿加入研究;④所有患者均有生育需求。

排除标准:①伴有凝血功能障碍;②存在认知障碍;③合并恶性肿瘤。

1.3  方法

常规组按照流程实施饮食护理等常规手术护理配合,按照相关流程和标准开展各项护理工作。

观察组给予预见性心理护理。①心理护理:宫外孕病情发展较快,患者会过度担心后果,进而产生系列不良情绪,无法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系统宣教,告知其目前病情、手术方法以及预后效果等,消除其不必要的担心和焦虑。安慰、鼓励患者,提升其治疗信心。②手术用物准备:准备好相关的药品、器械,确保手术用物的数量和性能,检查手术器械消毒是否合格,以防止发生感染。③人员准备:在护士数量有限以及手术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接诊宫外孕患者后,要合理配备护理人员,确保手术顺利开展。④麻醉护理:护士必须全面掌握有关麻醉的注意事项和护理配合,麻醉过程中,对患者的尿量、血量、呼吸、血压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出血严重,则做好输血准备。⑤手术护理:患者平卧,护士将其下肢抬高15 °~30 °,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下肢水肿。手术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現畏寒症状,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做好保暖措施,保障患者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同时严格把控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5 ℃~28 ℃。术前预热保温毯,为患者创造舒适温暖的手术环境。如果术中患者体温较低,则应用输液加温器、暖风机等进行干预。行腹腔冲洗操作时应用温盐水,避免发生低体温现象。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完成各项操作,了解掌握具体手术步骤,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手术时间,以减少对机体的损害。

1.4  评价指标

(1)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切口渗血、皮下气肿。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2)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定。SAS评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评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SAS 、SDS的分数越低,证明心理状态越好[3]。(3)随访情况:对宫外孕手术患者随访1年,统计宫内妊娠、不孕以及宫外孕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情绪状态对比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  两组随访结果对比

观察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常规组,不孕率以及宫外孕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临床中常见的急腹症,其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危急等特点,如果出血量较多,则会引发失血性休克等严重不良情况,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显示,行宫外孕手术过程中,护理配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优质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对机体的损伤,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恢复效果[4]。常规的护理模式具有很大程度的随意性 、盲目性,无法适应宫外孕手术较高的手术需求,因此研究护理模式在宫外孕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预见性护理最大的优势是预见性,提前预测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确定重点护理问题和护理目标,以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和计划,将被动的抢救模式变为主动,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5]。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预见性护理模式具有提高手术安全性的作用,术中与主治医师紧密的配合,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控制手术室温度并给患者提供保温措施,应用温盐水进行冲洗操作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均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术后恢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态优于常规组,预见性心理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其不必要的担心和焦虑,帮助患者树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对手术患者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宫内妊娠率较高,不孕率以及宫外孕率较低,证明预见性护理的远期干预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为宫外孕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同时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术后宫内妊娠率,价值较大。

参考文献

[1]任香华.人性化护理在宫外孕手术护理配合中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107.

[2]龙梅,凌晟荣,付英,等.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4):102-105.

[3]王麗华.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常规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18,3(21):157-159.

[4]林梅兰.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宫外孕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6,35(36):130-132.

[5]杜妍.基于护理指标构建的护理方法应用于宫外孕手术患者的效能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0):95-96.

猜你喜欢
宫外孕预见性护理抑郁
宫外孕有哪些症状
关于宫外孕你了解多少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早孕试纸难以发现宫外孕
认识宫外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