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09-15 02:13周晓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4期
关键词:便秘临床疗效

周晓

【摘要】目的:分析補中益气汤加味对治疗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5 月我中心中医科门诊部收治的气虚型便秘患者70 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 例。治疗组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予以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两组均治疗4 周,2 周为一个疗程,共2 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周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气虚症候积分,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及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2 个疗程后,相比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周排便次数均增加,排便困难程度、气虚症候积分均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的94.12 %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8.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便秘症状,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型便秘基于中医辩证思维,补气为本,通便为标,标本兼治。本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加味能有效改善患者气虚症状,缓解便秘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加味,便秘,气虚证,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4-0022-02

便秘,中医又称之为“大便难”、“大便涩”、“便结”、“大便不通”,指的是大便排出困难,无便意,或者有便意但排出无力,排便次数减少。气虚型便秘是便秘的一种证型,患者兼见气虚症状。近年来,门诊接诊的便秘患者中气虚型便秘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身体消耗增加,气虚体质越来越常见;另一方面,多种疾病可转归为气虚,气虚型便秘可作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出现。由于患者缺乏中医辩证思维,临床上很多气虚型便秘患者常自行服用通便药物,导致气血津液耗损过度,也带来了证型的复杂化,增加临床诊治难度,也增加了病人的治疗成本和精神心理负担,所以准确辩证和寻找有效方药是治疗气虚型便秘的关键。中医治疗便秘方法多样,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无论中药、针灸治疗便秘都讲究辨证论治。总之,气虚型便秘的治疗要注意标本兼顾,扶正固本。补中益气汤能有效补气,改善患者气虚症状,补中益气汤加用润肠通便中药,既能补气又可通便,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型便秘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5 月就诊于我中心中医科门诊的70 例气虚型便秘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 例。其中,治疗组男性19 例,女性16例,年龄(49.58±11.47)岁,病程(3.22±1.35)年;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50.36±10.14)岁,病程(3.51±1.04)年。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便秘的诊断标准;符合气虚证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70 岁之间;理解并接受本研究者。

排除标准:患有肠道器质性疾病者;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病变者;近1 周服用其他药物影响疗效者;孕妇及备孕者;不能理解、不能配合研究者。

参考《中医内科学》[1]制定诊断标准如下:

便秘诊断标准:(1)排便时间延长,超过习惯性排便时间1 天以上,或者两次排便的时间相差3 天及以上;(2)便质干,大便排出困难,艰涩不畅。(3)有便意,但排不出。

气虚证诊断标准: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活动后加重,舌淡苔白,脉弱。

气虚型便秘诊断标准:便秘伴有气虚症状,便秘表现为排便困难,用力排便则感汗出气短,便后乏力。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润肠通便。

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药物组成:黄芪30 g,党参15 g,白术15 g,生地15 g,玄参10 g,炒枳壳10 g,厚朴10 g,肉苁蓉10 g,柴胡10 g,升麻8 g,当归20 g,大黄6 g。

煎服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饭后服。2周为一个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

1.2.2 对照组

予以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生产厂家:荷兰:Abbott Biologicals B.V.,国家准字H20171057)30 ml/日,2次/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周排便次数:嘱患者自行记录患者的排便日期和次数;

(2)排便困难程度:治疗期间对患者的排便困难程度进行评分,一周评分一次;

(3)气虚症候积分:应用中医证候积分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疾病气虚状况,评分范围为0~3分,得分越高提示气短、乏力、懒言、自汗症状越严重。

1.4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如下:(1)痊愈:排便次数1~2天1次,或与患病前的排便习惯相同,排便困难程度降低≥90%,气短乏力等气虚症状消失;(2)显效:患者排便次数基本恢复正常,或与患病前的排便习惯基本相同,排便困难程度降低60%~90%,气虚症状基本消失;(3)有效:虽然患者排便次数较治疗前稍增加,但排便次数仍未恢复正常,排便困难程度降低30%~60%,气虚症状稍改善;(3)无效: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病例完成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两组共有效完成67例。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1例因工作调动主动退出本研究,对照组1例因不满治疗效果退出研究,1例因排便次数记录不全而剔除。

2.2 治疗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排便次数均增多,排便困难程度与气虚症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补中益气汤加味对于改善气虚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更好,不仅有效增加排便次数,缓解排便困难,还能改善患者气虚症状。见表1。

2.3 临床疗效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19,P=0.003)。见表2。

3 讨论

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其他常见疾病的并发症。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还会导致结肠癌、脱肛、痔疮等其他疾病的产生,因此,尽早治疗十分重要。

中医认为便秘的机制在于大肠传导功能失调,病位在大肠,同时还与脾胃、肾的功能失常有关。中医把便秘分为虚实两类,虚秘者皆由于气血之不足,包括气虚秘、血虚秘、阳虚秘,阴虚秘。气虚秘主要表现为大便量少、大便干硬、排便困难等,还兼有面色光白、倦怠少气、临厕乏力、汗出短气[3]。气虚秘的发病机制为气虚推动无力,浊气不能下移,在治疗上要辨证给药,对于气虚秘患者应以益气健脾为主,同时润肠通便等方法进行治疗,总之气虚秘的治疗原则为补气润肠通便,切不可单纯攻下。从治疗上来看,西医治疗本病以通便为主,短期可见疗效,但是存在易复发的缺点[4-5]。中医治病讲究“治本”与“辩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即治病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6]。便秘的发病主要与肝脏、脾胃、肾脏以及肺部均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以大肠传导失常为机制。因此,在进行中医治疗时,通大肠脏腑之气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根据便秘病因病机的不同,在治疗时还要兼顾其他。气虚型便秘是由于气虚所引起的排便困难,氣虚以肺气虚和脾气虚为主,病机为大肠传导无力。治疗气虚型便秘以扶正为大法,益气与通便结合,实现标本兼顾,将益气与通大肠脏腑之气结合[7]。

补中益气汤源于李东坦的《脾胃论》,是补益中气的代表方。方中黄芪为君药,能升阳补气;当归为佐药,具有调气血的作用;党参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升麻升阳举陷;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补中益气汤能有效改善胃黏膜血流量,促进胃泌素分泌和胃肠运动、能量代谢,还具有提升免疫力的作用[8]。本研究治疗气虚型便秘方选补中益气汤进行加味,方中以黄芪、白术、党参益气培土,调补脾胃,实为固本培元。柴胡、升麻升清降浊;生地、玄参、当归、火麻仁四药起到补血润肠的作用;肉苁蓉温阳通便;大黄攻下,枳壳、厚朴理气。总之,本方诸药相配,补气与理气兼顾,补益与攻下兼顾,标本兼治,故而具有很好的疗效。现代中医药研究证明,补中益气汤对肠蠕动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不仅能有效提高人体抵抗力,还能起到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排便困难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排便次数均增多,排便困难程度与气虚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补中益气汤加味对于改善气虚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更好,不仅有效增加排便次数,缓解排便困难,还能改善患者气虚症状。再者,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8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气虚型便秘,效果确切,无副作用,直中病机,标本兼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249-256.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78-379.

[3] 林云奇.近10年功能性便秘西医分型中医辨证论治文献研究初探[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4] 万顺梅,刘福侠,万芙蓉,等.乳果糖氢呼气试验评估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8,6(7):55.

[5] 王志强,鹿猛.补中益气汤联合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45例[J].湖南中医杂志,2020,5(28):59-61

[6] 汤瑞珠,梁婉桂,傅晓芸,等.基于补脾益气法探讨便秘的防治[J].辽宁中医杂志,2020,6(9):7.

[7] 陈晓红,胡珂.气虚便秘与阳虚便秘之辨[ J ] .江西中医药,2020,4(15):22-24.

[8] 吕田尧.分析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4(15):99,101.

猜你喜欢
便秘临床疗效
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治疗糖尿病性便秘48例临床体会
生大黄脐疗对COPD稳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