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南不同玉米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试验研究

2021-09-16 10:47贾英全李积铭李立平杜娜钦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9期
关键词:种业博士稳定性

贾英全 李积铭 李立平 杜娜钦

(1.衡水市桃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衡水05300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衡水053000;3.迁安市夏官营镇政府 河北迁安064409;4.安平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安平053600)

冀中南区域属于黄淮流域,是河北省粮食作物主产区,夏播玉米面积较大。由于地处黑龙港低平原区,水资源短缺矛盾非常突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 mm,但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正是夏玉米生长季节,因此往往在生产中出现大面积的倒伏和病害,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选择优质高产抗逆的优良玉米品种是获得早熟高产稳产、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增产增收的必要前提。本试验通过对

7个玉米新品种在不同试验点的综合表现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筛选出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稳定性,且丰产性较好的品种,通过进一步试验示范,为其在冀中南区域推广种植打好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试验所用玉米品种7个,分别为金博士733(河南金博士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审定编号:国审玉20206213)、金博士736(河南金博士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审定编号:国审玉20206214)、金博士825(河南金博士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审定编号:国审玉20196004)、金博士719(河南金博士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审定编号:国审玉20196187)、乐农87(河南金博士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审定编号:国审玉20196181);科河699(巴彦淖尔市科河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审定编号:甘审玉20180020)、裕丰303(北京联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审定编号:国审玉20170030),对照品种为郑单958。这些品种分别在沧县、献县、邯郸、藁城、石家庄、衡水、保定、巨鹿8个试验点种植,试验种植时间为2020年6~10月。试验地选择中上等肥力水平地块,施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试验管理高于当地生产水平,每项田间管理措施和测定要在同一天内完成。试验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个重复,小区设置为5行区,面积20 m2,按照国家、省区试标准设置行距0.6 m、行长6.7 m,实收中间3行(面积12 m2)计产,四周设不少于4行的保护行,种植密度为5 000株/亩。

1.2 试验分析方法

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7个新品种均表现出相对郑单958不同程度的增产潜力,生育期也较郑单958有所缩短,意味着玉米下茬作物的茬口衔接更为灵活。但是在与稳产性能相关的增产点率、株高、穗位、倒折率、空秆率等指标中,乐农87、金博士7019、金博士733等表现较为突出,更符合冀中南区域的玉米生产要求。

表1 主要农艺性状

2.2 产量方差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点、品种、品种与试验点之间互作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试验点之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试验区域的土壤、气候等生产条件之间差异较大;品种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品种间存在遗传基础上的差异,不同品种适应同一环境条件的能力有较大差别;品种与试验点互作效应差异显著,说明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品种对不同区域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宜各试验点所在区域的具有优良性状的玉米新品种。

表2 产量方差分析

不同试验点的的性状表现反映出了不同的玉米品种在不同的试验点的遗传基因型表现[1]。从表3可以看出,保定、邯郸、献县3个试验点与其他试验点之间的产量均值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这3个试验点之间差异不显著;石家庄和其他试验点的产量均值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衡水、巨鹿、沧县3个试验点之间的产量均值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这3个试验点之间差异不显著;藁城与其他试验点之间的产量均值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这就说明不同试验点的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为玉米提供不同的生长环境,为进一步验证不同新品种的稳定性提供了可能[2]。

表3 各个试验点产量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

2.3 产量相比对照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及稳产性分析

结果表明(表4),试验品种金博士719、金博士736、科河699、金博士733、乐农87、金博士825均比对照增产2%以上,且差异显著,其中金博士7019、金博士736相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科河699、金博士733、乐农87、金博士825相比对照增产显著。由于试验品种×试验点互作极显著,说明品种与环境互作程度大。

各品种Shukla方差同质性检验(Bartlett测验)Prob.=0,不同质,说明各品种稳定性差异显著。按照Shukla变异系数越小,产量稳定性越好来判断,分析表4得出品种金博士7019、金博士736、科河699稳产性好,乐农87、金博士825稳产性较好。

表4 产量多重比较结果(邓肯法)及品种稳定性

3 结论与讨论

新品种的稳定性是建立在多抗的基础上的,主要表现在对病虫害的抗性及极端气候条件的良好适应性,也表现为对栽培方式如不同播种时间、种植密度[3]、管理水平等条件的适应和自身调节能力。一个优良的品种,不仅在产量及其稳定性上有突出表现,还要在抗性、品质等性状上具有优势,以1年的多点试验来验证一个品种对不同影响因子的反应,不能完全反应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表现,这就要求更多的试验来验证[4-5]。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点、品种、品种与试验点之间的互作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也验证了这一点。通过对试验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比较分析,并综合各品种田间表现,乐农87和金博士7019这2个玉米品种表现出了较为突出的丰产性和稳定性,适宜在冀中南区域继续进一步进行多点试验及示范种植。

猜你喜欢
种业博士稳定性
结构设计稳定性保障策略研究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抬升角对食蚜蝇飞行动稳定性的影响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平博士密码
博士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