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1-09-16 13:35薛雅璐
医学概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脑卒中偏瘫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探究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从我科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早期康复护理,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良肢摆放,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肢体功能FMA评分、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6.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实施常规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良肢摆放,可有效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期康复;脑卒中偏瘫;良肢摆放;护理方法

脑卒中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严重患者会造成神经功能损伤,导致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良肢摆放,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帮助其改善肢体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科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48.37±3.2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49.28±3.15)岁。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良肢摆放,具体方法如下:

①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健侧在上患侧在下体位,使患者保持肩部前伸45°,以防因惯性压迫导致肢体血流不通;指导患者髋部与膝盖呈弯曲状,让患者摆动手臂、活动腕关节、手指握紧松开训练,手臂、腕关节、手指运动为一组,每组五次,每天十组。

②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健侧活动过后,使其变换体位,将患侧在上健侧在下,将枕头放置患者腰间,使下肢前曲15°,并在双腿间放置枕头使其保持距离,同样做上述动作,每组五次,每天十组。

③ 指导患者呈仰卧位,头下放置枕头保持胸椎中立,在患侧肢体下放置枕头,使患者肩胛骨前伸,手肘保持伸直,在患者手肘下及臀部放置枕头,使其骨盆呈突出状态,以防髋关节移位。另外,在患者腘窝部位放置枕头,使其足部保持中立,提高患者健侧舒适度,同时防止出现肢体外翻现象发生。

④ 指导患者坐卧体位,将肩颈部放置枕头,指导患者进行耸肩运动,与此同时帮助患者进行患侧小腿运动和脚裸旋转运动。在指导患者肢体运动时,应适当调整患者卧位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防止因一种体位时间过长发生血栓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① 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量表

采用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估,总分45分,0-15分轻型;16-30分中型;31-45分重型。

② FMA量表

采用FMA评分量表,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估,总分100分,上肢功能33项,每项2分,共66分;0分为完全不能完成,2分为可以完成规定动作,1分介于二者之间;下肢17项,每项2分,共34分;0分为完全不能完成,2分为可以完成规定动作,1分介于二者之间[2]。

③ ADL量表

采用ADL评分量表,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共20项,每项4分,共80分;1分为完全自理;2分有困难但可以自己完成;3分需要在别人帮助下完成;4分完全不能自理。

④ 满意度

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获取患者满意度评分[3],满分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软件对患者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CNS评分、FMA评分、ADL评分

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常规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良肢摆放,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损伤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常规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良肢摆放,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6.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严重威胁患者神经功能,使其出现偏瘫现象,在临床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结合良肢摆放可帮助患者提升肢体运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生过自理能力[3]。

本研究中,常规康复护理结合良肢摆放,比较患者神经损伤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表明,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结合良肢摆放护理可减少患者神经损伤,提高其肢体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

本研究中,常规康复护理结合良肢摆放,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6.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表明,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结合良肢摆放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实施常规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良肢摆放,可有效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建梅. 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中國保健营养, 2017, 27(9):201.

[2]余艳. 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J].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 94(2):39-43+47.

[3]梁爱红. 良肢位摆放及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饮食保健, 2017, 4(14):195.

薛雅璐 性别:女  出生年月日:1991.8.4  贯籍:山西 民族:汉 学历:本科  职称 :护师 研究方向: 神经内科相关护理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脑卒中偏瘫护理方法
针对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中肢体功能复健的思考与探讨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癌痛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肺挫伤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综合防治的护理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位摆放依从性中的应用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