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

2021-09-17 16:51李文好
新农民 2021年24期
关键词:社会化农机农户

李文好

摘要:从2017年开始,我县已连续四年实施了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涉及6个乡镇,覆盖93个行政村,累计实施社会化服务面积4.612万hm2,使用中央财政资金3660万元,带动小农户64561户,承接社会化项目服务组织47个,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作业质量深受项目区群众的好评。

关键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现代农业

1  项目实施极大促进全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落实

蒙城县自2016年即开展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工作试点,探索建立起“政府行政推动、村委会组织实施、农机合作社为纽带、小农户积极参与”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中央财政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解决了小农户生产投入大、生产急需、想办又难以实现的深翻整地、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难题,并在项目实施中,试点农资托管、粮食烘干、仓储销售等社会化服务环节延伸工作,为尽快建立符合农业生产要求、带动小农户融入规模化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有益探索。

2  实施主体确定尊重业已形成的社会化服务市场秩序

项目实施主题确定根据立足当地、促进发展、逐步规范的原则,采取“先服务、后补助”的方式,按照“村选择、乡确定、县审核”程序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客观上避免了扰乱、改变业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作业服务关系,调动项目村组、当地农户、机手积极主动配合项目实施积极性。农机作业服务实现订单化,大型农业机械装备、先进配套作业机具得到应用;村组干部组织动员农户参与、配合农机作业托管,作业规模化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提高作业质量,农户、农机手满意度提升。

3  先进绿色增产农机化技术集成得到应用

旋耕施肥播种镇压复式作业技术、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秸秆还田农机化技术集成应用得到实现,农业生产发展有了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空间。特别是项目重点推进的深翻(深松联合)+旋耕整地、赤霉病防控机械化植保环节,在解决连续多年旋耕整地导致的耕层浅薄和土壤板结贫瘠问题方面、连续多年秸秆全量还田耕层容纳限度导致还田质效问题方面提供有效路径、为政府组织病虫害统防统治在建立服务机制、服务方式、管理监督等方面积累了实践经验。

4  小农户投入大生产急需而又难以实现的困难得到解决

开展深翻整地、病虫害统防统治极大解决小农户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行政村组组织、协调、动员小农户主动参与规模化生产,不再为寻找农机作业发愁,提高了生产效率。项目实施还促进完善了蒙城县自2016年开展的“政府引导推动、乡镇组织实施、村为实施主体、服务组织为纽带、带动小农户受益”的农事托管社会化服务机制实践探索。

5  项目实施作业补贴降低生产成本小农户受益明显

社会化服务项目农机作业补贴,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订单作业,落实到田间地块,直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重点支持环节提升秸秆还田质效、有效改善耕地质量、极大降低小农户生产投入;通过项目实施生产效益提升小农户受益明显。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实施有效降低农户的生产种地成本,提高耕作效率,据估算,通过项目实施增加经济效益近2亿元,亩均增效265元左右,小农户生产通过项目实施真正受益。同时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细碎化问题,统收统种统防,使农户真正得到实惠,有效促使劳动力解放从事其他生产劳动,有利于增加农户家庭经济收入。对加快项目县农业生产托管工作,健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推广绿色增效服务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效益,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

6  引领服务组织规范发展和能力提升

通过项目实施,农业生产专业服务组织在机具作业组织、作业质量管理、项目实施监督、协调组织小农户等方面得到锻炼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提别是赤霉病防控统防统治建立起“村组知道找谁干、服务组织知道怎么干、村民组长农户代表知道如何监督落实”的机械化植保服务模式,在遇到重大病虫害防治疫情统防统治时能够及时启动、适期防治、监管得力、防控到位。蒙城县是农机大县,农机社会化服務能力较强,农机装备数量多、结构优化、机具配置合理;农机合作社生产经营意识强,具备较强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管理能力;多年跨区作业服务造就有一支技术好、服务优、专业化的农机手队伍,在机具管理、组织调度、安全生产、技术应用、维修服务等方面基础条件基本完善,为社会化服务实施提供装备技术保障。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农机作业托管基本实现全覆盖。

2021年,我县在总结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的基础上,立足聚焦聚力“乡村振兴”工作大局,进一步围绕小麦、玉米、水稻粮食生产,在开展农机作业托管、秸秆综合利用的创新推进“供(农资统购统供)、耕、种、管(病虫害防治)、收、售”六位一体全程综合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推进完善我县综合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围,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全县农业生产绿色、环保、可持续、协调发展。截至目前,全县16个乡镇268个行政村与246个农机合作社进行了对接,签订了“耕种管收”农机作业托管协议268份,协议面积12.97万hm2,划分托管管理网格3451个,确保“干部包机械、机械包田块、人地机结合、收种禁一体”的“农机作业托管”模式实现了全覆盖。其中,182个行政村组织实施“供、耕、种、管、收、售”六位一体综合农事托管,协议面积8.756万hm2。

参考文献

[1] 李盼盼,尹爱飞.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难点与对策[J].湖南农机,2018,45(12):6-7.

猜你喜欢
社会化农机农户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农机维修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分析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试论建设县乡农机推广体系的有效措施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我省针对新建农机合作社出台新标准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