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血液肿瘤的临床现状分析

2021-09-17 20:31杜瑞婵谢灵灵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

杜瑞婵 谢灵灵

【摘要】目的:评估血液肿瘤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现状。方法:收集81例接受HDMTX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估其HDTMX治疗规范性。结果:患者化疗期间均接受碱化、水化处理,碱化覆盖率为93.83%;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21%。结论:血液肿瘤患者HDMTX治疗的规范性尚可。碱化覆盖率、不良反应防控工作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关键词】HDMTX;血液肿瘤;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7-005-02

Analysis of clinical status of high-dose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hematological tumors

DU Rui-chan, XIE Ling-l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tatus of high dose methotrexate (HDMTX)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lood tumors. Methods: The data of 81 patients with blood tumor receiving HDMTX treatment were collected to evaluate their HDTMX treatment standar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lkalization and hydration during chemotherapy, the coverage rate was 93.83%,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43.21%. Conclusions: The standard of HDMTX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blood tumor is good. Alkali coverage, adverse rea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still has some room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 HDMTX; blood tumor; adverse reaction

由于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rexate, HDMTX)治疗,尤其是HDMTX联合化疗的用药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加之药物毒副反应的干扰,血液肿瘤患者极易出现不良反应[1]。上述状况对血液肿瘤患者HDMTX治疗管理工作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确定血液肿瘤患者HDMTX治疗的规范性,本研究针对81例患者进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收治的81例接受HDMTX的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37例;平均年龄(50.9±13.2)岁;平均病程(1.6±0.5)年。入选标准:①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血液肿瘤;②接受单纯HDMTX治疗或HDMTX联合治疗。排除标准:①伴其他恶性肿瘤者;②伴其他血液疾病者。

1.2方法 收集血液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包含化療方案、用药前评估状况、化疗期间碱化状况以及水化状况等,以上述信息为评估血液肿瘤患者HDMTX治疗现状的依据。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软件统计。当P<0.05时,判定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化疗方案 81例血液肿瘤患者中,仅12例患者接受单纯HDMTX治疗,占比为14.81%;另外接受联合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中,以HDMTX+利妥昔单抗+阿糖胞苷化疗方案较为多见,占比为30.86%(25例)。详见表1。

2.2HDMTX治疗前评估 实施HDMTX治疗前,本组共74例患者接受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多态性及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转运蛋白基因(ABCB1)检测。检测结果显示:13例患者检出ABCB13435 CC型,其在所有接受基因检测的血液肿瘤患者患者中的占比为17.57%;39例血液肿瘤患者患者检出MTHFR 1298野生型,占比为52.70%;另有4例患者检出MTHFR 677野生型,占比为5.41%。

2.3碱化状况 ①化疗期间碱化处理率:本组81例实施HDMTX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均接受碱化处理,碱化处理率达到100.00%。②碱化开始时间:81例患者中,共54例患者于实施HDMTX前1 d实施碱化处理,占比为66.67%;共68例患者于HDMTX当日,以碳酸氢钠(用药方式:静脉给药)开始实施碱化处理,占比为83.95%,其中,仅29例患者接受单次碱化,占比35.80%。③碱化持续时间:81例实施碱化处理的血液肿瘤患者中,76例患者整个HDMTX化疗周期内均接受碱化处理(MTX全部消除后停止),碱化覆盖率水平为93.83%。④碱化合格率:接受HDMTX治疗肿瘤患者的碱化合格标准为:尿液pH值达到≥7.0(化疗当日及化疗期间)。本组81例患者中,共24例患者于实施HDMTX治疗当日开展尿常规检查,检验结果表明,17例患者达到碱化合格标准,碱化合格率为70.83%。而在化疗期间,仅4例患者出现尿液pH异常下降状况,占比为4.94%。

2.4水化状况 ①水化率:本组81例肿瘤患者HDMTX治疗期间均进行水化处理。其中,26例患者均记录1次出入量,占比为32.10%;②水化覆盖率:55例血液肿瘤患者分别于HDMTX化疗前、化疗期间,遵医嘱记录出入量水平,占比为67.90%;③水化合格率:HDMTX治疗期间,血液肿瘤患者水化合格的标准为:自实施HDMTX治疗当日至MTX完全清除这一时段内,血液肿瘤患者日出入量水平需达到≥2.5 L/m2标准。其中,3例患者仅于HDMTX治疗当日达标,HDMTX治疗当日水化合格率为3.70%。另有35例患者完全符合水化合格标准,其水化合格率为43.21%。

2.5用药监测状况 HDMTX治疗期间,81例患者均接受药物监测(监测化疗药物血药浓度)。其中,共49例患者接受MTX24 h峰浓度监测,占比为60.49%;34例患者接受MTX峰浓度监测,监测率为41.98%。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显示,血液肿瘤患者用药(MTX)后48 h血药浓度平均值为(0.93±0.15)μmol/L,其中,共45例监测结果低于1μmol/L,占比为55.56%;用药24后,24 h输注峰浓度监测结果则为(22.59±8.13)μmol/L。

2.6口腔黏膜炎预防状况 81例患者实施HDMTX治疗期间,共78例患者以漱口水实施口腔黏膜炎预防,占比为96.30%。其中,76例患者的漱口水中含适量亚叶酸钙,占比为93.83%;4例患者的漱口水中含少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占比为4.94%。所有化疗期间出现口腔黏膜炎患者的血液肿瘤患者均采用漱口水治疗这一不良反应。

2.7亚叶酸钙解救状况 ①亚叶酸钙解救率:81例血液肿瘤患者均于实施HDMTX治疗后,实施亚叶酸钙解救。②给药时间分布:81例患者中,74例患者于实施HDMTX治疗前,经静脉途径进行预防性亚叶酸钙解救,占比为91.36%;共53例患者于使用MTX后36 h内实施亚叶酸钙解救处理,占比为65.43%。③亚叶酸钙解救覆盖率:72例患者于HDMTX治疗期间,实施亚叶酸钙动态解救处理,直至MTX清除完毕后不再用药,解救覆盖率水平为88.89%。④解救达标率:81例患者中,共50例血液肿瘤患者亚叶酸钙解救达标,达标率为61.73%。

2.8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81例患者中,共35例患者出现化疗不良反应,占比为43.21%。从HDMTX治疗不良反应类型来看,共33例次出现骨髓抑制,占比为40.74%;19例次发生口腔黏膜炎,占比23.46%;24例次发生恶心、呕吐,占比29.63%。另有1例血液肿瘤患者出现严重肝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81例实施HDMTX治疗血液肿瘤患者治疗流程的分析发现:①基因检测率较高:研究表明, MTHFR基因多态性与接受HDMTX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存在密切关联[2]。基于基因多態性因素的影响作用,HDMTX治疗方案要求于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前进行基因检测[3]。本组81例患者的基因检测率水平达到了91.36%,提示血液肿瘤HDMTX化疗的用药评估工作规范性良好。②碱化与水化状况:本组血液肿瘤患者的碱化处理率、碱化合格率分别为100.00%、70.83%(HDMTX治疗当日数据)。由此可认为,HDMTX化疗期间,护理人员对碱化处理医嘱的执行状况良好。但应注意做好血液肿瘤患者碱化合格率的调整。而从水化状况方面来看,81例患者的水化率、水化覆盖率及水化合格率分别为100.00%、67.90%、43.21%。上述数据表明血液肿瘤患者的水化覆盖状况欠佳。③用药监测状况。血液肿瘤患者的个体差异及HDMTX化疗方案的风险性特征,对用药监测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组81例肿瘤患者的用药监测率达到了100.00%,但部分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次数不足。④化疗安全性:本组血液肿瘤患者的MTX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21%。表明血液肿瘤患者的HDMTX治疗面临较高的不良反应形成风险。

参考文献

[1] 吴同敏, 李慧, 方后顺, 等. 甲氨蝶呤可逆转PRPS1基因突变引起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6-巯基嘌呤的耐药性[J]. 肿瘤, 2016, 36(2): 117-126.

[2] 宋再伟, 黄振城, 张恩瑶, 等. 血液肿瘤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输注24 h时血药浓度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的meta分析[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9, 21(3): 183-189.

[3] 邹羽真, 梅丹, 付强, 等. 含大剂量甲氨蝶呤方案治疗血液肿瘤主要不良事件影响因素的分析[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9, 21(3): 166-175.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对比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