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2021-09-17 09:17陈建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霉素

陈建辉

【摘要】目的:探究将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探究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录入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我院门诊数据库内的150例接受小儿肺炎支气管肺炎登记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就诊日期序号将其进行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选择阿奇霉素作为治疗药物,实验组患儿则在阿奇霉素的用药基础上,增加红霉素作为治疗药物,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结果:两组儿童在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病症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儿童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实验组儿童的有效率达到92.00%,相较于对照组的81.33%来说,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并且实验组儿童在治疗后的病情消失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短,实验组儿童康复质量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中,能够有助于改善儿童的临床症状,对于儿童的病情恢复以及治疗工作的开展来说有积极意义,除此之外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连用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儿童的肺炎状况,使儿童的机体功能快速恢复,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关键词】阿奇霉素;红霉素;联用治疗;儿科疾病;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7-0034-02

小兒肺炎支原体肺炎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种病症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这种病症以5~15岁的儿童较为常见,婴幼儿患病则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发病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儿童的发热无定型或呈现体温正常,虽然儿童的咳嗽较重,但其中以刺激性干咳为主,部分儿童还可能出现咽痛以及头痛的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进展,如果不及时治疗儿童还有可能出现多器官损害,甚至有部分儿童出现心血管系统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的情况,这种病症的病程较长,并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选择常规的对症治疗,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病症进行缓解,但这种治疗方案并不适合长期用药。由于儿童的抵抗力较差,并且十分容易遭到病菌的侵袭,所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儿科中较为常见[1]。临床研究发现,头孢类药物在对儿童进行治疗时产生的药效,虽然能够起到有效的抗炎效果,但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尤其是儿童在应用抗生素的药物时及用药剂量与成人不同,很容易出现用药剂量差错的情况[2]。所以在进行实际治疗时,应当选择一种安全有效且能够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药物联合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小儿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探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方案的具体疗效并汇总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录入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我院门诊数据库内的150例接受小儿肺炎支气管肺炎登记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就诊日期序号将其进行两组均分,记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实验组中患儿的男女性别比为(39: 36),年龄2~6岁,平均年龄(3.8±1.1)岁。对照组中患儿的男女性别比为(41: 34),年龄37岁,平均年龄(3.5±1.4)岁。

纳入标准:儿童在入院时呈现持续性的剧烈咳嗽,经X线片检查可见儿童的病症表现极为明显;儿童经血常规检查确认白细胞技术有明显增多或正常;患者入组前三个月病情基本控制在理想水平;患者对治疗操作有良好依从性,能够接受本次实验。

排除标准:排除缺乏正常认知功能或器质性病情严重的患者;排除合并高血压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排除具有过敏史或用药禁忌症的患者。

实验数据录入Excel表格,由我院中相关数据分析人员进行患者基本资料统计学分析确认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良好可比性,可开展本次实验(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儿童在入院后进行止咳、化痰和退热等综合治疗方案,如果儿童存在缺氧状况,可对儿童进行鼻导管吸氧治疗。

对照组儿童在接受治疗时,单纯应用阿奇霉素作为治疗药物,患者用药剂量为10 mg/kg,患者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用药,1次/d,患者连续治疗5 d后停用4 d,随后将用药方式转变为口服用药,用药剂量不变,每日依旧按照一次进行用药,患者连续用药3 d后停止治疗4 d,再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循环治疗,三个周期后观察疗效。

实验组儿童在接受治疗时选择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首先给予儿童红霉素进行静脉滴注用药,用药剂量为20 mg/kg,将每日的用药总剂量分为两次进行静脉滴注用药,儿童连续治疗1~3 d后,等待儿童退热后,将用药转变为10 mg/kg的阿奇霉素,1次/d,连续治疗3 d后停用4 d,随后再转变为口服阿奇霉素用药用药剂量不变,每日依旧进行一次用药,儿童连续治疗3 d。

1.3评价标准 对所有儿童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病灶消失时间进行记录后对比。显效:治疗完成后,儿童的发热和咳嗽症状完全消失,儿童的肺炎症状经检验已经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完成后,儿童的发热状况有明显改善,偶发咳嗽,但在对儿童的肺部进行炎症检查时有效控制;无效:儿童治疗完成后发热以及咳嗽病情未见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的临床表现。

1.4统计学方法 记录本次实验中产生的各项临床数据,其中计量资料选择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选择c2进行检验,选择SPSS2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确认结果与P值关系,若P<0.05,则说明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完成后儿童的疗效对比 两组儿童在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病症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儿童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实验组儿童的有效率达到92.00%,相较于对照组的81.33%来说,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并且实验组儿童在治疗后的病情消失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短,实验组儿童康复质量更优,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在目前临床上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这种病症会对儿童的呼吸功能和肺部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并且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这种病情的发生,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着凉或者淋雨,均有可能导致肺炎症状的出现[3]。所以在临床研究中,医务人员需要对儿童的肺炎症状引起高度重视,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保证儿童的肺部功能。

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儿童进行治疗的一种主要方式,除了对儿童进行退热、雾化以及镇静等一般治疗,还需要根据儿童的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对症用药,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都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抗生素药物,红霉素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链球菌引发的扁桃体炎、新红热以及淋病等患者的治疗中下呼吸道感染,也可将这种药物作为治疗方案,这种药物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于革兰阳性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将其应用于小儿肺炎以及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4]。但值得注意的是,紅霉素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潜在肝毒性,如果长期并且大剂量的应用红霉素,可能会导致儿童的胆功能受损引发儿童出现胆汁淤积以及肝酶升高的情况,会导致儿童发生一定的消化道反应和心血管事件,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用药限制。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这种药物渗透性良好,并且组织浓度较高,这种药物有助于集中对患者的致病菌进行杀灭[5-6]。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阿奇霉素虽然药代动力学较为稳定,但长期应用也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全身性疲劳以及过敏反应,故而在进行用药方案的选择时,需要尽可能做好相应的用药方案调整,这样才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病情,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时,选择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进行治疗,患儿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儿童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具有较高的临床可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文娟. 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 2020, 26(25): 169-170.

[2] 孙海英, 邵晓丽.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辅助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 2020, 25(4): 798-799.

[3] 王琳.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抗体阳性显现时间的意义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16): 54-56.

[4] 闯新鑫.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及红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16): 152-154.

[5] 曹美琴. 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评价[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16): 2743-2745.

[6] 牛春梅. 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16): 2767-2769.

猜你喜欢
红霉素阿奇霉素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医生提醒:红霉素软膏绝对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两种膏的区别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及疗程
浅析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