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控制血糖中的效果分析

2021-09-17 13:50张许新马燕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血糖水平综合护理

张许新 马燕君

【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伴糖尿病患者共计78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临床有效率显著提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SCL-90各项症状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广泛推荐与应用。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护理;血糖水平;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7-0126-02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该疾病发病急且发展迅速,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急性上腹痛以及血胰酶增高等,患者发病后病情危重且常合并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并发症,当患者发生胰腺炎时体内的胰岛素会出现分泌异常情况使得血糖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临床实践表明,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除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也极为重要,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对78例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现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伴糖尿病患者共计78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28~58岁,平均年龄(42.1±4.7)岁;研究组患者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2.3±4.7)岁。所有患者均经过MRI及CT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经实验室指标检测为糖尿病。将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腹部采取动态检查,告知患者术前8 h需禁食,及时补充体液纠正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避免发生休克,同时采取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对患者采用泵入方式使用替硝唑进行血糖水平的控制,对其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给予纠正。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血糖指标的变化,当患者的血糖值降低到14 mmol/L以内时对其进行手术切除其坏死的胰腺组织,在患者胰床的部位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切除胰体、尾部和部分脾。每小時对患者进行一次血糖值监测,持续补充胰岛素,将血糖指标控制在6~8 mmol/L。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在正常进食之前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同时给予患者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维持机体微循环的平衡。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对患者胰腺分泌采取有效的控制,加强其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机体微循环,同时加强对患者血糖的控制,在患者禁食期间每日进行6次血糖监测,采用微量推注泵对患者输入胰岛素50IU+氯化钠50 mL(浓度0.9%)的注射液,控制好输注速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及胰岛素的使用剂量。②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胰岛素的正确用法、使用的浓度、使用剂量以及胰岛素注射液保存的时间等,胰岛素保存时间超过24 h后就应弃用。③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其普及胰腺炎以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避免患者因疾病或者手术而产生恐惧的心理。若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告知患者治疗成功的病理,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向患者讲解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④密切检测患者的临床体征,对患者采取必要的呼吸支持,维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通过补液等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持血压在正常水平,观察患者的胃液总量以及胃液的颜色变化,确保患者肠胃持续负压,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②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有效率。评价标准,效果显著:胃肠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正常,血糖水平得到控制;有所好转:胃肠功能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血糖水平有所好转;无效:上述症状均无改善且病情有所加重。③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比较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分数越低表示抑郁症状较轻,分数高则表示抑郁症状严重。④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血糖指标、SCL-90评分为计量数据,用x±s表示,用t值检验;干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数据,用[例(%)]表示,用c2值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各项血糖指标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具体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有效率 研究组的患者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临床有效率显著提升(P<0.05),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的差异,详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SCL-90评分 对比可见,研究组的患者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SCL-90评分显著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2.4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的患者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有较大差异(P<0.05),详见表4。

3 討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较为危重的一种急腹症疾病,该疾病起病较急且发展迅速,常出现腹膜炎、感染以及休克等症状[4-6]。患者发病后极易伴随多种并发症且造成各器官功能衰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重症急性胰腺炎伴糖尿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若患者的血糖升高会直接影响急性胰腺炎坏死的范围以及坏死的程度,也会导致内分泌功能障碍,因此,在治疗该疾病的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血糖极为关键[7-8]。

本次研究对78例患者进行了分组探讨,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经过对比发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急性胰腺炎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的控制了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明显比常规护理的患者少。对患者采取了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分,研究组的患者各项分数均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并发症显著降低,临床有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说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广泛推荐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蕾. 集束化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糖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8): 161-163.

[2] 黎绍芳, 张传云, 王丽娟, 等. 肠内营养联合优质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17): 2200-2203.

[3] 高婷婷. 集束化护理管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护理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56): 138.

[4] 蒋春梅. 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糖有效控制率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42): 1-2.

[5] 齐云. 重症急性胰腺炎伴高血糖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5): 179-180.

[6] 耿敏, 李锋, 崔伟东, 等. ICU患者血糖控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分析[J]. 糖尿病天地, 2018, 15(12): 166-167.

[7] 张进, 梁钢, 郭云童. 阿卡波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 2018, 45(11): 111-113.

[8] 王婷.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非急性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 全科护理, 2018, 16(1): 55-57.

作者简介:张许新(1988.08-),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大学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学;

*通信作者:马燕君(1989.10-),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大学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学。

猜你喜欢
重症急性胰腺炎血糖水平综合护理
不同方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依从率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比较低GI型肠内营养制剂和普通均衡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鼻饲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