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分析

2021-09-17 15:16张宜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新生儿疗效

张宜娟

【摘要】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行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5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其中对比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互比临床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各项血气指数差异微小(P>0.05),但是观察组患儿住院用时远远短于对比组(P>0.05)。结论:PPHN患儿行NO吸入可显著改善各项血气指标,为其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为提升治疗疗效打下夯实的基础,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一氧化氮吸入;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护理措施;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7-0219-02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 PPHN )为胎儿型循环在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的过程中出现障碍引发心肺并发症,PPHN的发病率为2 ‰,早产儿偶发,足月儿最为常见。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為血管舒张因子,能够选择性扩张肺动脉血管,从而达到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目的,不会对去体循环产生影响[1]。临床中主要通过NO吸入、器械通气等治疗PPHN,但是PPHN具有病情重、治疗难度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同时诱发该病的因素较多,如:呼吸窘迫、肺发育不良、胎粪吸入、宫内缺氧、围产期窒息、败血症、肺炎、心脏收缩功能异常等[2],为此给予PPHN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鉴于此本次将深入研究PPHN接受NO吸入治疗的疗效,同时分析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详细材料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行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5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比组男患儿和女患儿构成比为14: 12,平均日龄为(1.12±0.27) d。观察组男患儿和女患儿构成比为15: 11,平均日龄为(1.11±0.26)d。两组患儿临床基本资料互比差异微小(P>0.05),可比。本次研究得到两组患儿家长支持,同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所有患儿家长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选入标准:两组患儿在我院经过影像学检查(心脏彩超、胸部X线等)、实验室检查(高氧试验等)符合《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疗常规(草案)》[3]中PPHN诊断标准,如:①患儿胎龄>30 周;②体质量>1000 g;③平均肺动脉压>40 mmHg;④具有肺动脉高压等各类高危因素;

排除标准:气胸;膈疝;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严重贫血;放弃治疗患儿;中途退出患儿或者家长不支持患儿。

1.2一氧化氮吸入 仪器:高频振荡通气仪,由德国斯蒂芬公司提供,型号:INOSYSSLE3600型。具体方法:采用NO气体,将浓度调整至(1000±50)×10-6 ppm,NO2浓度<10 ppm,由专用流量控制其将调节后NO流量接入呼吸机供气管道内,并接入患儿气道Y型接口应用一氧化氮仪器监测气道内的NO2浓度以及NO浓度。

1.3方法 对比组行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待患儿出生后,对其呼吸道进行及时的清理。对存在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儿行经口气管插管,利用导管将其气管内胎粪污染的羊水吸出。对患儿的气管采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并行加氧治疗;时刻监测患儿NO浓度,预防浓度过高引发肺部损伤。给予患儿体位、用药、病情监测等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加以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由于患儿吸入的NO和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后会产生未斜氧能力的高铁血红蛋白,如此时高铁红蛋白含量较多,会影响血红蛋白氧气运输,引发缺氧,为应严格控制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以此来预防缺氧。此外吸入的NO和O2结合后,产生的二氧化氮,如二氧化氮浓度过高,会损伤肺部细胞,引发急性肺水肿,不仅加重病情,且危及生命,为此在行NO吸入应在末端输入NO,尽量缩短O2和NO接触用时,预防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另外应给予患儿低流量吸氧,以此来控制O2的浓度,预防大量的NO2,为此预防急性肺水肿。因为患儿在治疗中会产生疼痛,引起哭闹不安,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和护理工作,为此可以通过腹部按摩、抚触、轻音乐等方式来转移其注意力,以此来缓解哭闹,提升舒适度。此外,应与患儿家长进行交流,并宣教治疗方法,并发放相关健康知识,必要时可定时播放相关知识视频,以此来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

1.4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pH(氢离子浓度)、OI(氧合指数)、PaO2(动脉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aDO2(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住院用时。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展开详细分析,数据采用x±s表现,并应用t互比检验,如P值<0.05,则表示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互比两组患儿住院用时以及血气各项指标 两组患儿的各项血气指标得到明显的恢复,且OI、A-aDO2、pH、PaO2、PaCO2指数互比差异微小(P>0.05),但是观察组患儿住院用时远远短于对比组(P>0.05),详见表1。

2.2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儿在整个治疗期间,血常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亦未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等情况,故安全性高。

3 讨论

一氧化氮为活血管物质,具有扩张肺血管、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单核细胞黏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其生化机制在治疗PPHN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健康的新生儿,L-瓜氨酸和内源性一氧化氮的生成,通过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肺血管内皮细胞内的氧和L-精氨酸结合而成,可激活可溶性鸟苷环化酶,使其增加cGMP产物,并激活依赖性蛋白激酶细胞,促进新生儿血管平滑肌细胞舒张,倘若新生儿存在低氧、窒息、炎症等风险因素,诱发PPHN,导致内源性一氧化氮无法合成,内源性一氧化氮不能合成,而外源性一氧化氮及时弥补进入肺血管平滑肌,使其舒张。故PPHN采用吸入NO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各项血气指标得到明显的恢复,且两组互比差异微小(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为此可以充分证明NO吸入的有效性、可靠性及安全性。为PPHN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为其提供全面、连续的优质护理措施,不仅提升了家长治疗依从性,同时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尽最大程度上预防各种风险的发生,如:肺水肿、高铁Hb血症等。亦是观察组患儿的住院用时显著短于对比组的重要措施。

总之,PPHN患儿行NO吸入可显著改善各项血气指标,为其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为提升治疗疗效打下夯实的基础,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蕾, 王兆, 段淼, 等. 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0, 36(4): 387-389.

[2] 宛洋, 张舒晴, 左敬叶, 等. 应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9, 22(12): 1288-1291.

[3] 朱良梅, 孔少云, 李晓春.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新医学, 2021, 52(2): 137-140.

[4] 王会影, 范雪爱, 田艳茹, 等. 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分析[J]. 中国病案, 2021, 22(1): 96-100.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新生儿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