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学科与高品质课堂的完美搭接

2021-09-17 02:45蔡丽旭
启迪·中 2021年5期
关键词:导入小学美术

蔡丽旭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在现阶段的美术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讲解基础美术知识,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设定教学的活动,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美术课程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品质课堂;导入

在传统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师讲生听”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美术的世界,显然,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學生始终处于课堂上的被动位置,很难对美术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和分析,以至于学生建构美术知识的兴趣不高,学习质量也不佳。所以,为了真正地提高美术课程的教育实效,使得学生感受到美术学科的魅力,教师应当在充分考虑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优质美术课程教学体系,从而推动高品质美术课堂的生成。

一、注重课堂导入,调动教育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对于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开展学习活动时,应当以一定的兴趣作为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消耗自身的精力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建构。而导入环节是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新课的第一个环节,能够影响学生对新课的印象。所以,在为学生讲解美术知识时,教师也应当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出发,为学生进行导入环节的有效设计,促使学生从导入之初就对美术知识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积极地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为学生介绍《皮影》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皮影戏进行导入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将目光从课下转移到课上。在实际组织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中,教师先利用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皮影戏,促使学生被趣味横生、声情并茂的皮影戏抓住目光,主动地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之中。随后,伴随皮影戏的表演,教师为学生提出“你知道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什么吗?你对它有了解吗?”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回答出“皮影”的答案,并对皮影进行自主交流后,教师再为学生简单地介绍皮影,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走进皮影的学习之中。

显而易见,教师利用媒体技术展现皮影戏,能够在刺激学生视觉、听觉的过程中,带给学生趣味性的体验,促使学生主动的消耗自身的精力进行美术知识的探究,为高品质美术课堂的生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展开动作操作,促进能力发展

在传统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常常认为小学生的能力有限,不能完成美术实践操作活动,因此教师极少为学生设定实践操作的任务,以至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探究和体验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建构美术知识的质量,制约着学生美术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所以,为了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价值,促使学生在得到创作成果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教师也应当为学生创建动手操作的任务,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搭建框架》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动手实践操作的方式对美术知识进行感知。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搭建一个“架子博览会”,引导学生对架子进行欣赏,使得学生萌生自主搭建架子的想法。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索搭建架子的材料,以及衔接的方法等,为学生搭建架子奠定基础。紧接着,教师提供筷子、胶水、布条等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对架子进行搭建,以便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搭建出一个完整的作品。在学生搭建完毕后,教师也要为学生创建展示的平台,组织学生讲解自己搭建架子的过程,以便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坚定实践操作的信心。

可见,教师结合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从别样的视角出发感受到美术课程的魅力。

三、引导合作学习,强化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中倡导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期望学生在与他人相互辅助的过程中,对美术知识进行深度剖析,从而完成对美术知识的有效学习。然而,在实际讲解美术知识中应用合作活动时,存在部分教师应用合作活动却没有发挥有效价值的现象,使得美术课程的教育品质不如预期。所以,为了真正地提高合作活动的应用实效,美术教师应当对合作活动的细节进行调整,从而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中,真正地提升美术课程的教育质量。

例如,在《小小园艺师》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结合以往的美术课程教学经验,对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分析,指出哪些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较高,哪些学生的美术素养较为一般。紧接着,教师以优势互补作为分组的原则,安排各个小组中的成员,使得小组中的每个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随后,教师为学生设定“欣赏盆景,并收集能够制作盆景的材料,完成盆景制作”的任务,促使学生在小组中围绕这一任务进行自由交流,以便学生在各自发表自己意见,聆听他人见解的过程中,迸发出更多新的想法,创造性地设计盆景。

总而言之,要想切实地打造高品质的美术课堂,教师一方面要立足课程改革的标准,不断创新美术课程的教学形式,另一方面要参照学生的实况进行教育结构的调整,以便让学生在主动配合中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逐步促进高品质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1]贾利利.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7(01):270.

[2]罗宗奎.小学美术课堂模式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2):92.

猜你喜欢
导入小学美术
关于中学语文“导入”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