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到尿毒症,这些指标“会说话”

2021-09-19 16:13徐伟钧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尿素氮尿常规肌酐

徐伟钧

肾脏如同一个大型垃圾处理工厂,每天都要处理体内多余水分、代谢废物等。原本工厂共有100名员工,每天50名员工负责工作,满足机体各种需求,另50名负责后备储存。由于各种因素,肾脏在岗工人和负责后备储存工人逐渐流失,导致剩余工人每日工作量无形增大,甚至于此前工作量的2~3倍或更多,最终造成肾脏难以负荷。该情况使肾脏未处理毒素日渐蓄积,从而诱发机体出现水潴留、贫血等各种症状,且越靠近尿毒症期,肾脏功能的下降速度就越快。这些都决定了尿毒症基本无法逆转。此外,尿毒症是终末期肾脏病的通俗称呼,也是晚期肾脏疾病所共有的临床综合征。假如肾脏员工会求救,它可能会通过指标来说话。因此,下面通过临床常见指标,来帮助你判断肾脏是否受损或评估肾脏损伤程度。

血肌酐

部分患者会在检查报告中看见自己肌酐较高。一般来说,血肌酐的正常值为:男54~106μmoI/L,女44~97μmol/L。若检查报告中血肌酐>90 μmol/L,则需引起重视。原因在于,血肌酐虽未超出正常值,但可能提示肾脏出现一定损伤,最好就医检查、明确;若血肌酐>110 μmol/L,则建议前往专业医院就诊,查明血肌酐升高的具体原因,以对症治疗。血液中的肌酐主要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肌酐指肉类食品在体内的代谢,内源性肌酐则指自身肌肉的代谢。通常来讲,肌肉代谢较为稳定,而外源性肌酐则需依靠每日肉类摄入的种类和总量来达到肌酐的基本稳定。由于肌酐属小分子物质,可经血进入肾脏,于肾小球滤过,但肾小管吸收明显少,故机体每日生产肌酐基本随尿液排出。因此,血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有效指标之一。

尿素氮

尿素氮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一般1g蛋白质可代谢0.3g尿素氮。尿素氮的正常值为2.86~7.14 mmol/L。尿素氮通过肾脏、肠道及皮肤进行排泄,但9成以上经肾脏排泄,因此肾脏为尿素氮的首要排泄方式。尿素氮经肾小球滤过,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因而尿素氮的排泄受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影响。若肾脏病变,尿素氮的排泄则会受到破坏,从而造成尿素氮显著升高。值得一提的是,尿素氮含量不甚稳定,易受每日饮水量、蛋白质摄入量及患者是否存在肠道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素干扰,因而尿素氮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没有血肌酐高。

尿常规

由于不少疾病均能引发尿液的改变,故尿常规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由于肾脏早期病变可在尿沉渣、蛋白尿中检出有形成分,故尿常规相关指标可提示肾脏或尿路疾病的一些征兆。尿常规检查具体包括尿液颜色,酸碱度,尿糖,红、白细胞,蛋白质等。如果把肾脏比喻成筛子,那么它能把血液内有价值的成分保留,剔除机体代谢废物,并将其随尿液排出。然而,肾脏病变易使肾脏丧失辨别能力,难以有效筛除机体生产废物,导致尿常规异常,因此不少人将尿中出现泡沫、尿黄、尿臭当成肾病发生的标志。

蛋白尿

肾脏早期患者典型症状之一为蛋白尿。蛋白尿作为评估肾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可根据蛋白尿含量评估患者肾脏损伤程度。若蛋白尿维持在1 g左右,提示病情较轻,预后基本不会太差,无需过于忧虑肾脏进展至肾衰竭。若蛋白尿处于1g~3.5g之间,且存在一定潜血问题,则提示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较为严重,病情进展至肾衰竭可能性较大,建议及时观察肾功能变化。若蛋白尿>3.5g,且免疫球蛋白A肾病>3期,即病情发展至肾衰竭可能性极大。总而言之,及时关注机体蛋白尿的变化,利于医师结合病情等因素给出控制蛋白尿的建议,以期患者最大限度将蛋白尿维持正常范畴,维持肾脏健康。

血压

诸多患者不了解肾脏与血压的关系,这里可以明确指出高血压与肾病可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很多患者因高血压引发肾病,且较高血压易损伤肾脏周边血管,导致肾病。另外,因肾病引发血压升高的患者也较为常见。因此,血壓水平与肾脏好坏成明显正相关关系,建议肾病患者将自身血压控制在<130/80mmHg。老年肾病人群,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而处于尿毒症期的肾病患者,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

如何有效预防尿毒症

(1)定期体检。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及经济条件的提升,不少家庭都有了定期体检意识。早期筛查利于早期发现疾病或及早治疗,避免出现后期检出疾病为时已晚的情况,以及患者身心受累,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尤其是慢性肾病,早期基本无任何症状或症状难以发现,只能通过定期检查来检出。而肾病属慢性疾病范畴,早期干预利于临床治愈,建议通过血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明确肾功能情况。

(2)多饮水。多饮水不仅利于增加排尿次数,还能保障肾脏血液灌注。在尿量允许情况下,多饮水可帮助肾脏排出机体代谢产物。此外,肾病患者可通过多饮水达到延缓肾脏功能恶化的目的。

(3)勿信谣。少吃偏方或补药,遵从医生建议,合理、按时吃药。

(4)合理饮食。建议低盐饮食,炒菜时减少酱油、盐等摄入;必要时限制钠的摄入,遇到含钠较高蔬菜,建议采用浸泡、水煮、去汤等方式,可达到较好除钠效果;肾病综合征时存在高脂血症等情况,且疾病即使进入恢复期,高脂血钠情况也会存在。因此,建议肾病患者多食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来确保脂肪的摄入。减少或忌肥肉、松子、花生等食物的食用,同时减少爆炒、油煎炸的烹饪方式,多选择煲、蒸、炖的方式进行烹饪。此外,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肾病患者,建议限制膳食蛋白质的摄入,但每日总量需>50 g,且总量中优质蛋白含量不得<50%,优质蛋白主要有大豆、鸡蛋、牛奶等。

猜你喜欢
尿素氮尿常规肌酐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C反应蛋白相比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小儿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肌酐的优缺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