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后恢复室患者的疼痛问题

2021-09-19 16:13梁军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椎管阿片类硬膜外

梁军

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不仅仅局限于皮肤,肌肉、内脏器官都会受累,术后疼痛的来源,包括体神经和内脏神经的双重激动。是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刺激造成的疼痛感觉,其根本原因还是肌肉、肌腱的损伤对神经系统的刺激,造成的异常感觉。也是与个体差异有关系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麻醉后恢复室患者的疼痛问题

一、术后疼痛的原因

术后疼痛是一种主观的不舒服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大部分原因就是与手术有关系,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会引起神经、血管损伤、组织损伤就会产生疼痛。同时由于神经血管的损伤还有这种机体免疫的激活会产生一些炎症介质。会刺激敏感神经末梢加重这种疼痛反应。

另外一部分手术会造成脏器功能改变比如像胃肠道会出现胀气或者痉挛,也会引起疼痛。

术后需要在手术部位放置一些引流管或者引流条, 把手术伤口部位的液化的物质或者是在愈合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物质排出去促进伤口的愈合。也会引起术后疼痛

还有的患者对手术的期望比较高,可能会担心或者恐惧手术后能不能长好或者康复会不会顺利, 也会加重或者引起术后的不适和疼痛感。

二、麻醉后恢复室患疼痛的处理

1、肌肉注射止痛针

对于术后需要继续禁食和禁酒的患者,肌肉注射止痛针是一种常规的术后镇痛方法,其优点是疼痛能迅速缓解并持续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止痛药的一些作用会自行消失或减轻;缺点是如果手术创伤的影响较大,止痛药减少或消失后仍会感到疼痛。

2、椎管内镇痛

将镇痛药物一次或多次注入椎管时,疼痛传递的信号被阻断,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部分可以是“无痛”或“不痛”。一次给药可以维持一定的时间,而多次给药需要在椎管内留置一个特殊的导管。

3、镇痛泵

这是一种借助“机器”自动或手动减轻疼痛的方法。止痛泵采用弹性回缩式机械泵送药,通过计算机数据设定的方式操纵电子泵。疼痛缓解的方式可以完全由患者自己(PCA)控制,也可以由医生控制,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控制下同时参与(医生设置基本数据和安全模式,患者可以在安全模式下添加药物以满足其疼痛缓解需要)。镇痛泵中的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直接注射到椎管内。

4、局部麻醉

麻醉局部给药包括切口局部浸润、周围神经阻滞和椎管内给药三种方法。术后早期不能使用抗凝剂、抗血栓药物且无出血倾向,术中如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可采用硬膜外镇痛。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术后停止过度应激反应更为彻底,有助于预防心脏缺血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局麻药联合高脂溶性阿片类药物是硬膜外镇痛常用的方法。硬膜外镇痛具有脊神经镇痛平面,但很少引起枕大孔以上脑神经的不良反应。早期使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不使用椎管内镇痛。术后切口局部浸润可明显减少镇痛药的使用,但需手术配合。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单独或联合应用NSAIDS或阿片类药物是肢体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之一。

5、多模式镇痛

镇痛药物与不同的镇痛技术或机制结合,可以作用于不同的疼痛传导途径靶点,发挥镇痛的相加或协同效应,从而降低每种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这种方法称为多模式镇痛。在日常手术和创伤小的手术中,大多数患者可选择使用单一药物或方法止痛。多模式镇痛是术后镇痛的基础,尤其是对于中大型手术。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引导下的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局部麻药浸润;周围神经阻滞和/或局部麻药浸润+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或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或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及其他全身(静脉或口服)药物的联合。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曲马多和非甾体抗炎药,应联合使用。

6、全身给药

(1)口服。

适用于有意识、无胃肠道手术及术后胃肠功能患者,术后轻、中度疼痛的控制;可采用其他方法(如静脉)镇痛后继续口服镇痛;可作为多模式镇痛的一部分。口服给药无创,使用方便,可由患者自行服用。然而,由于肝和肠的“过滤效应”,以及一些药物与胃肠道受体的结合,生物利用度不同。

(2)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胸膜或腹腔注射

肌肉注射的效果比口服快,但注射疼痛、单次注射大剂量等副作用明显。反复给药容易出现镇痛盲区,不建议用于术后镇痛。

(3)经络注射

单次或间断静脉给药适用于门诊手术和短期手术,但药浆浓度峰谷比大,镇痛效果不稳定,术后需持续疼痛者应及时给予连续静脉给药:等渗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稀释后连续给药。

三、术后的常规疼痛护理

1、并发症的护理:由于术后患者短期内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除了一般护理预防压疮外,护理人员还需注意观察肢体血液循环、背动脉脉搏、皮肤温度、疼痛感、运动等,注意对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老年人还应预防跌伤性肺炎、尿路感染和应激性溃疡等。

2、辅助治疗的护理:在康复锻炼的同时,还可以活血化瘀。此外,部分患者采用红外线照射、热水浴、低频磁场、低频电刺激结合理疗、针灸、按摩等传统疗法,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红肿吸收和愈伤组织的形成。中西医结合与康复锻炼相辅相成,能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

3、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在患者入院后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说明早期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康复教学知识和技术必须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阶段性目标,实现短期目标,提高患者积极性。

猜你喜欢
椎管阿片类硬膜外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人文关爱护理与体位护理联用效果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关注中老年人的椎管狭窄
草莓椎管育苗 产出率高一倍
草莓椎管育苗:产出率高一倍
警惕阿片类药品不良反应
椎管狭窄就应该手术吗
阿片类镇痛药物
硬膜外血肿“T”管引流效果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