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您了解吗?

2021-09-19 17:43杨君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进行性上皮感光

杨君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遗传性眼病,色素上皮功能、进行性感光细胞退行性病变。多以光感受器功能不良、夜盲、色素性视网膜病变、进行性视野缩小为特征表现。此病有较高致盲率,属于难治性眼疾。本文通过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概述,了解到本病基本情况。分析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对其有更深认知。研究临床症状表现,能够较早察觉,并且及时就医。讲述检查以及治疗方法,使其提升依从性。通过了解此病,愿为科研人员以及大众提供一份参考。

1、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什么?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又称之为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一种毯层-视网膜变性,致盲性眼病。该病丧失色素上皮和进行性感光细胞功能,表现为视网膜电图异常或无波、眼底色素沉着、进行性视野损害、夜盲等。许多变性为单发性眼病,常有患者伴存其他综合征。原发性到青春期时,会病情加重,逐渐视野范围变得狭窄,直至中老年时期,中心视力减退,很可能造成失明。

2、病因以及发病机制是什么?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遗传方式为染色体隐性,隐性遗传最多、显性遗传次之、性连锁遗传最少。此外,家族史阴性的散发性也有一定分量。连锁分析之后,多条染色体上,存在致病基因位点有50个之多。

在基因角度来看,遗传缺陷能够使处于感光细胞外节,正常功能以及结构发生异常,造成色素上皮细胞以及感光细胞,代谢功能未正常运转。色素上皮细胞与感光细胞之间,无法保持相互作用状态,光电转化途径停滞,造成相邻细胞所诱导凋亡。这种高度遗传病变性,多数以感光细胞凋亡而结束。

3、临床表现是什么?

典型症状均有夜盲,当处于室内暗光中,或者黄昏户外活动,均会受到行动限制。发病早期仅有暗适应能力减退、缓慢、时间延长,这与进行性视野损害程度有关。大部分患眼中心视力正常,直至晚期视野会变得狭窄。另外,夜盲症状与遗传方式、病变发展等有一定关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发病较晚,可在成人时期。常染色体隐性以及X连锁隐性遗传,患者发病较早,并且病情较重。

眼部表现:(1)眼底。视网膜色素上皮脱色素,小动脉缩窄和视网膜内色素沉着。病变早期,膜内细小尘状色素沉着,呈现椒盐状或虫蚀状。病情发展后期,病变从赤道部扩散到周边部、后极部,常表现为血管旁聚集。因为上皮不断脱色素以及萎縮,加之脉络膜毛细血管也不断萎缩,使得脉络膜较大血管暴露,视网膜血管呈现出白线状血管狭窄现象。到晚期时候,则变得极细,但无白鞘包绕,动脉比静脉狭窄更为明显。早期眼底视盘正常,后期呈典型蜡黄色。蜡黄是由于神经胶质增生,随后形成视盘表面膜而引起。(2)晶状体:大部分患者有后囊下白内障,后极部皮质呈多孔状,或者是面包屑样混浊,并且伴有黄色结晶状。后发展为整个晶状体混浊,类似并发性白内障表现。吞噬细胞可能被变性产物激活,从而释放活化氧分子,使晶状体代谢异常。变性过程中,过度氧化膜脂质,产生脂基因产物、携带毒性醛,继而损伤晶状体。(3)玻璃体: 患者玻璃体出现浮游细胞、浓缩和后脱离。无论变性在哪个时期,玻璃体内均存在细小颗粒均匀分布,属于游离黑色素颗粒、视网膜色素上皮、类巨噬、星状细胞、色素膜黑色素细胞。玻璃体病变,分为遍布细小尘状颗粒、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浓缩,伴有不透明雪球状漂浮物。(4)其他眼部表现:伴有近视及散光,青光眼发生率比正常群体较高,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主。另外,也可能伴有渗出性视网膜血管病变。

4、检查方法是什么?

应用荧光血管造影,可以发现微小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病变,图像显示出上皮层脱色素或功能丧失,完全透见脉络膜荧光。由于色素增生、沉着,使得荧光被遮蔽。部分患者有黄斑,而且内部中心凹处有完整上皮层,提示尚有良好视力。进展期可见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荧光素渗漏。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可以显示出位于视网膜中心凹周边,丢失感光细胞情况。诊断标准:(1)双眼受累;(2)边视觉丧失;(3)色素上皮功能障碍;(4)进行性感光细胞功能丧失。

5、治疗方法是什么?

1.电流刺激和干细胞疗法

刺激视神经,应用弱电流方式,不仅能激活视神经细胞,还可以增强视神经生物电兴奋性。由于强烈刺激到眼内末梢血管束,较大程度改善眼底组织供氧、血液循环能力,使得视神经纤维获取到充分血氧供应能力。在眼部注入干细胞,修复受损视网膜细胞、视神经。

2.佩戴辅助设备

戴用遮光眼镜、太阳镜,可以阻止强光、紫外线加速变性。镜片颜色,最好选用红紫色,室内或阴天选择0-1号,强光或晴天选择2-3号。

佩戴助视器,对于视力较弱者,佩戴之后可以使视野变得清晰。

3.药物治疗

中药选用明目汤,配料有柴胡10g、菟丝子20g、女贞子15g、白术12g、黄芪20g、枸杞子20g、茯苓12g、当归12g、川芎10g党参15g、丹参15g、鸡血藤15g、生熟地各12 g、薄荷8g、覆盆子15g、何首乌(制)15g。分早晚2次温服,水煎300mL,每日1剂。

针刺:主穴为眼三针,取球后、承泣、下睛明。配穴为光明、太冲、太阳、三阴交。患者取平卧位,对穴位消毒之后,选用直径0.38mm毫针,沿眶缘斜刺半寸插入球后、承泣、下睛明,使三针尖相对,以眼周有放射状酸胀为度,切勿提插捻转。余穴位均行提插捻转,以得气为度,行平补平泻手法。太阳和球后分别接电针仪,频率20Hz,连续波,强度以能耐受为主。每日1次,每次40min。

应用RPE65基因治疗药物Voretigene Neparvovec-rzy,可以改善由于RPE65基因突变,而导致遗传性视网膜变性。

服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A可以延缓视锥细胞视网膜电图振幅下降速度。需要注意的是,应遵照医嘱服用,尤其是18岁以下、孕妇等特殊人群,不可高剂量服用。

4.手术治疗

实施人工植入视觉假体,达到修复作用。依照不同刺激位置,分为视网膜假体、视神经假体、视皮层假体。应用抗氧化剂、钙通道阻滞剂,也能起到一定作用。针对病因,导入正常基因。

结 语

目前,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预后情况不太乐观,许多眼科工作者们对本病不断研究,希望以此减缓患者视力进一步恶化,探研出新治疗方法。本文旨在为大众普及相关疾病知识,能够对其有更深一层了解。对于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来讲,助其尽早康复贡献一份力量,也为相关研究者们提供一份依据。

猜你喜欢
进行性上皮感光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探析
中国感光学会2019年活动计划表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报告
孩子不明原因血尿,一定要重视
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吗?
感光器件尺寸:同样重要
触感光油为PE膜包装带来丝滑手感
感光食物晚上吃
镶牙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