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2021-09-19 02:53聂晓进刘海平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聂晓进 刘海平

摘要: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实行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1例,仅给予对照组PC化疗方案,研究组基于对照组联合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缓解率为95.12%,明显比对照组78.04%低(P<0.05);组间毒副反应症状未出现差异(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实行PC化疗与甲磺酸奥希替尼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安全治疗,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甲磺酸奥希替尼;PC化疗;毒副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处于相对缓慢的生长分裂速度,未表现出明显的早期症状,常伴有气促、咳嗽症状,很难获得患者的关注,从而增加误诊率,在发现病情时已不适用手术治疗。晚期NSCLC常使用化疗治疗,可延长生存期,但晚期细胞生长情况很难抑制住。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特征包括高选择和不可逆性,适用于完全肺癌治疗。基于此,本文探索性地给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甲磺酸奥希替尼联合PC化疗方案治疗,分析联合治疗与单项治疗的多方面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女比22、19,年龄48-82岁,平均(65.84±3.16) 岁,疾病分期:Ⅲ期 、Ⅳ期 各15、26例;研究组中,男、女比23、18,年龄49-83岁,平均(66.21±3.37) 岁,Ⅲ期 、Ⅳ期 各16、25例,患者一般资料比对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病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同意进行此次研究;(2)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3)对本次化疗耐受;(4)患者经检查均与2020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相符。排除标准:(1)发展至恶心肿瘤者;(2)开始实行放疗者;(3)对本次治疗药物过敏者;(4)因不同因素退出本研究者。

1.2方法

①仅给予对照组PC化疗方案,第1d行500 mg /m2培美曲塞二钠静脉滴注治疗,于半小时内完成滴注;1-3d行750 mg /m2顺铂静脉滴注治疗,于200min内完成滴注,1个疗程为21d,共行4个疗程治疗。②研究组基于对照组联合甲磺酸奥希替尼治疗,每次口服80mg,1天1次,依据患者耐受性,为其调整合适剂量,1个周期为21d,共行4个周期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

完全缓解:消失病灶;基本缓解:减少肿瘤长泾在50%以上;未缓解:仍存在病灶,缓解率与临床效果呈正比。

1.3.2毒副反应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相关指标包括恶心呕吐、肝脏受损及骨髓抑制。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3.0分析,以 s表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计数资料,行X2检验,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临床疗效

研究组的临床缓解率为95.12%,明显比对照组78.04%低(P<0.05),见表1。

2.2毒副反应

组间毒副反应症状未出现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现阶段,临床主要以化疗进行晚期NSCLC治疗,已经成为多年公认的常用治疗方法,在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减少肿瘤细胞方面均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由于NSCLC的主要发病群体为中老年患者,会明显减弱器官功能,且常伴有基础疾病,降低骨髓造血能力,呈较差的化疗耐受性,很难仅以化疗治疗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PC化疗常用药物包括顺铂和培美曲塞,顺铂是常用的抗肿瘤化疗药物,与双功能烷化剂的作用功效类似,可阻断复制肿瘤细胞,抑制合成肿瘤细胞蛋白质 RNA,增敏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可辅助患者维持稳定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抗代谢药物,可抑制过度表达嘧啶合成酶,于S期止住细胞分裂,从而控制增长肿瘤细胞。甲磺酸奥希替尼是一种苯胺基嘧啶化合物,可经机体合理选择,在耐药突变的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形式中发挥显著作用,并保留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该药物的化学结构独特,有着较强的突变效力。不仅如此,甲磺酸奥希替尼片还可抑制三代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滞持续传导下游信号,从而抑制侵犯和增殖肿瘤细胞。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研究组临床缓解率更低,研究组的临床缓解率为95.12%,明显比对照组78.04%低(P<0.05);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段治疗,未表现出差异性的毒副反应症状(P<0.05)。可見,联合应用两种治疗手段,可保证安全治疗,在用药期间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总而言之,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实行PC化疗与甲磺酸奥希替尼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不良症状,预防不良反应,保证干预效果,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赵健, 杨达夫, 戴朝霞. 奥西替尼治疗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1(6):511-516.

[2]李新莉. 甲磺酸奥希替尼片联合PC化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 215(12):73-74.

[3]霍庚崴, 宋莹. 奥西替尼对比化疗治疗EGFR T790M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荟萃分析[J]. 饮食保健, 2020, 7(4):33-34.

猜你喜欢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埃克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获益患者的临床分析
替吉奥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与预后因素分析
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分析与研究
替吉奥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一线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晚期NSCLC患者βⅢ—tubulin和Tau表达与紫杉醇敏感性的关系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