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牙周体检结果中各种牙周疾病的发生情况的研究进展

2021-09-19 02:53王卓淼任聪彭俊王进宜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7期

王卓淼 任聪 彭俊 王进宜

【摘要】牙周疾病从狭义上专指通常所说的牙周炎及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破坏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广义上则包括牙周炎和牙龈病。牙周疾病是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人类广泛流行的疾病之一,是一种发生在牙体支持组织的疾病。流行病学表明,导致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就包括牙周疾病。同时,牙周疾病还与全身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相关,如呼吸系统感染、早产低重婴儿、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分析研究牙周疾病的相关致病因素,能更好的预防牙周疾病的發生,而定期进行口腔牙周体检,有助于早发现牙周疾病,有利于尽早针对性治疗,保障人类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牙周疾病;口腔牙周体检;菌斑微生物;社会心理因素;内分泌失调

牙周疾病患病率较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在牙周膜、牙龈等牙齿支持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成年人牙周疾病患病率超过95%,而儿童、青少年患病也超过90%,对成年人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威胁。牙周疾病病因较为复杂,一方面是口腔局部因素,另一方面是全身因素,其中,前者可能与口腔环境、牙石、细菌病毒感染、菌斑微生物等有关,后者则可能与吸烟、内分泌失调、社会心理状况等有关。现以综述的形式重点分析牙周疾病的发生情况,以期对牙周疾病的预防提供帮助。

1牙周病病因

1.1 口腔局部因素

口腔环境:认为改变口腔环境,如配戴口腔矫治器或义齿等,会对口腔内环境动态平衡造成破坏,导致口腔内菌群失调。戴可摘义齿时,牙石、菌斑非常容易沉积;牙龈组织会受到托槽及带环边缘残留黏结剂悬突刺激;矫治弓丝、结扎丝又非常容易滞留食物残渣,菌斑、软垢非常容易堆积;进行口腔卫生时,设计不良的局部义齿、不良修复体会妨碍措施的顺利进行,进而诱发牙周疾病的发生,加重牙龈炎症。因此,学会牙周保健措施,提高口腔卫生保健能力,具备良好的依从性,才能维护口腔的良好环境,避免或减少佩戴义齿、正畸治疗过程中发生牙周疾病。

牙石:牙石在分类时,大体可按其性质、沉积部位不同进行区别,一般分为龈下牙石和龈上牙石。沉积于牙齿表面的已矿化菌斑就是牙石,龈下牙石一般肉眼见不到,主要位于龈袋内根面、牙周袋、牙龈缘以下部位,想要知晓牙石沉积具体部位、量是需要使用探针进行探查的。龈上牙石肉眼可见,主要位于牙龈缘以上,沉积最多部位主要有下颌前牙舌侧、上颌磨牙颊侧,其次是牙颈部。牙石的形成会为牙周疾病的发病提供前提条件,帮助菌斑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环境,更容易细菌的粘附、繁殖、滋生,对口腔卫生产生不良影响。

菌斑微生物:牙周疾病发病的始动因素一直认为是菌斑微生物,导致牙周组织病变的主要原因是牙齿表面粘附的菌斑微生物与宿主发生免疫反应。近几年,临床对菌斑微生物成分的研究越来越多,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检验技术更加成熟,发现细菌混合感染如厌氧菌等是菌斑微生物的主要成分,牙周组织、机体防御系统因多种细菌共同作用而被破坏、干扰,如慢性牙周感染的优势菌是齿垢密螺旋体,牙周急性感染测试牙龈紫质单胞菌感染,各种牙周疾病均是以某一种或两种优势菌为主。

1.2 全身因素

吸烟:吸烟会让口腔卫生持续变坏,增加牙石、牙菌斑的沉积,使牙齿的软垢堆积,极大影响牙周健康。吸烟引起牙周疾病的主要致病机理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吸烟会使机体IgG水平降低,使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与附着被抑制,机体白细胞趋化、吞噬等功能被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被抑制,更容易发生病原菌侵袭、牙周损伤,阻碍牙周组织修复,加重骨吸收,影响牙周组织修复,造成骨质疏松病等。吸烟时口腔内环境更利于厌氧菌生长、繁殖,对龈下微生物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应建立牙周健康管理模式,注意饮食与影响,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加强针对性的牙周疾病健康教育。

内分泌失调:在研究牙周疾病发病机制过程中,发现无法完全单从细菌学角度进行解释,在致病因素深入研究中,发现诱发牙周疾病的因素包括人的精神因素,因此,在探讨牙周疾病发病机制时,诸多医学者加大了对内分泌学角度的关注。其中,已有大量的证据支持,糖尿病会增加牙周疾病的发病风险及严重程度,是牙周疾病的全身易感因素。在牙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前列腺素E2、白细胞介素被1β都是疾病发展的介导因子,而过量的糖皮质激素会加重牙周病变,促使牙周组织被牙周细菌侵入。内分泌功能紊乱对牙周疾病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在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牙周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经济拮据、精神压力大、生活受挫等社会心理状况会使人类忽视自身的口腔卫生维护工作,导致牙结石堆积、局部菌斑滋生,导致牙周疾病的发生。所以,实施相应心理辅导,加大重视社会心理因素,最大限度减少诱发牙周疾病。

综上所述,牙周疾病的发生是多种致病因素所致,疾病相关致病因素多样性、互通性,当机体发生牙周疾病,自身防御功能不健全,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多种系统性疾病也会产生,而多种系统性疾病的发病又会加重牙周疾病的发展,因此,定期进行口腔牙周体检,加大重视牙周疾病致病因素,为人类建立牙周健康管理模式,降低发生牙周疾病。

【参考文献】

[1]卜令同,李忆凡,郭晓奎,等.口腔微生物群与牙周病[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031(007):844-849.

[2]李明一,柳晓琳.城镇居民牙周炎患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9,035(002):284-288.

[3]高哲丰,雷雅燕,孙宇,等.细菌在菌斑形成及致病过程中的相互作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42(7):150-156.

[4]欧明倩、邢莹、孙晓亮、凌晓靖、符式鑫.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血清GSH-Px,TNF-α,TGF-β1的变化及与牙周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16):44-48.

[5]雷冰,李婧,冯梦娇,等.系统性口腔卫生指导应用于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6):3669-3673.

[6]姚巍,张鸿军,周水华.老年人牙周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J].海南医学,2020,031(001):86-88.

[7]许梓宸,王亚春,高彤,等.牙周病与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的Meta分析[J].海南医学,2020,031(21):2821-2825.

[8]苗芳,张昀,张卫平,等.中老年特定人群口腔体检牙周疾病相关因素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19,35(03):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