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集中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调查

2021-09-19 03:03周雅娜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

周雅娜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集中隔离人员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为预防和调控集中隔离人员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分别对260名集中隔离人员在入住隔离酒店时、入住隔离酒店第5天、入住隔离酒店第13天施测广泛性焦虑量表、抑郁症状群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运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 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85份,其中密切接触者38人,非密切接触者147人,集中隔离人员精神状况较差,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评分在入住隔离酒店第5天显著提高,密切接触者更加显著。结论:新冠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尤其是入住隔离酒店5天后,睡眠质量、抑郁和焦虑情绪均受到较大影响,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新冠肺炎;集中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调查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之后在确诊患者体内分离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常见症状为干咳、发热、腹泻、呼吸困难等,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0年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国内疫情逐渐稳定后,国外疫情却越来越严重,防控重点也转变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目前还没有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隔离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上海市自3月26日18时起,对入境来沪的全部人员一律实施14天的隔离健康观察。随着国内外疫情的变化,隔离政策几经更改,目前实施的隔离政策为:自2020年9月12日零时起,对目的地为苏浙皖三省的入境人员实行“3+11”隔离转运措施,对目的地为上海且符合居家隔离健康观察条件的入境人员实行“7+7”隔离措施,对目的地为沪苏浙皖外其他省区市的入境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我中心自3月25日组建隔离酒店对入境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和健康医学观察以来,截止到2020年11月30日累计观察人数2244人次,累计解除人数2142人次。本次研究对9月20日至11月30日入住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管理的入境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疫情期间入境集中隔离人员的睡眠状况、焦虑、抑郁情况,为预防和调控集中隔离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日至11月31日入住我中心管理的隔离酒店入境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 18 岁 ;(2)疫情期间归国隔离人员,隔离时限为14天;(3)本人知情并自愿加入;(4)无心理疾病。排除标准:(1)隔离时限为3天或7天;(2)近期服用过抗抑郁药物或助眠类药物。

1.2 调查方法

集中隔离人员入住隔离酒店时会被告知相关隔离政策,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单间居住,进入房间后不能擅自离开,每日进行医学观察2次,不能点外卖和收发快递等。集中隔离2-3天后如有机场确诊病例,奉贤区疾控中心会通知各个隔离酒店密切接触者名单,由隔离酒店负责人通知密切接触者本人。第二次核酸检测在集中隔离第12天进行采样,采样结果于次日告知入住隔离人员。解除隔离通知单和第二次核酸检测报告会在解除隔离当日发给集中隔离人员。隔离酒店护士分别在入境人员入住时、入住隔离酒店第5天、入住隔离酒店第13天发放和回收问卷,所有调查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调查工具

1.3.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国籍、出发地、健康状况等。

1.3.2 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 该量表是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推荐的量化评估标准,是鉴别广泛性焦虑症可能病例的有效工具。按照评分标准,GAD-7评分分为4组:0-5、6-9、10-14、15-21,分别对应无、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本研究中量表的 Cronbach's系数为0.89。

1.3.3 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 基于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关于抑郁的9个标准,对抑郁症状的变化非常敏感。按照评分标准,PHQ-9 评分分为5组:0-4、5-9、10-14、15-19、20-27,分别对应无、轻度、中度、中重度和重度抑郁。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9。

1.3.4 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由 Buysse 編制,刘贤臣等修订,用于测量个体睡眠质量状况。共18个条目 , 分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和日间功能等7个维度。每个维度根据评分标准转换为0~3分,累计各维度分为量表总分,得分越高,睡眠情况越差。既往信效度研究显示,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994,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5,效标效度0.842,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用于个体睡眠质量的综合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描述,计量资料以均数±平方差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汇总  2020年9月20日至11月31日入住我中心管理的隔离酒店入境人员共769人,其中隔离14天的有260人,隔离3天的有509人。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有效问卷为185份,有效率为92.50%。其中男127人,女58人,平均年龄为40.91±14.12岁;密切接触者38人,非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和未接触)147人;中国籍共172人(中国大陆128人,中国台湾39人,中国香港5人),法国籍2人,菲律宾籍2人,新加坡籍2人,印度籍2人,日本籍2人,西班牙籍1人,马来西亚籍1人,美国籍1人;出发地为中国台湾44人,美国43人,刚果33人,英国21人,中国香港15人,法国7人,新加坡6人,埃及 5人,日本4人,印度2人,摩洛哥2人,克罗地亚2人,奥地利1人。

2.2 集中隔离人员三次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的比较 见表1。

2.3 密切接触者和非密切接触者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的比较 见表2.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集中隔离后,入境人员在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化。本次研究对象主要是国外入境人员,因为“闭环”政策的原因,他们刚下飞机就被随机分配至各个区管辖的隔离酒店中进行集中隔离,大多数入境人员,尤其是中老年人对国内的隔离政策、国内的疫情现状等均不是很了解,部分入境人员有抵触心理,对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有焦虑情绪以及国内对疫情的严控状态和其在入境前的状态前后对比等因素,都影响着入境人员的心理状况,加剧个体的不适感。

三次调查问卷的结果比较中,得分最高均为入住隔离酒店第5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最容易出现孤独感的时期是被隔离初期,约一周左右。问题点主要集中在感觉紧张,焦虑或急切,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担忧过多;感到疲乏或没有活力,对事情专注有困难。进入集中隔离酒店后,生活习惯和方式被迫改变,无法忍受的不确定性正是引发焦虑和抑郁的主要原因。而睡眠状况,则集中体现在主观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入睡时间延长,卧床时间显著大于实际睡眠时间,主要是因为集中隔离人员活动范围受限,每天都局限在隔离酒店房间内不得外出。睡眠状况不佳也严重影响着集中隔离人员的心理状况。

集中隔离第3天后,集中隔离人员即知晓自己是否为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高于非密切接触者。得知自己乘坐的飞机上出现了确诊病例,很多隔离人员表现出无所适从。对于隔离酒店医务人员对其再次收集个人信息非常紧张,适时的宣教和安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综上所述,集中隔离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尤其是入住隔离酒店,第5天后不论是否是密切接触者,睡眠质量和精神状况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应该在入住隔离酒店后即进行心理干预,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对其精神健康和机体免疫力起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洁,贾浩源,王珂. 基于SEIR模型对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趋势预测[J].山东医药,2020,60(6):1-4.

[2]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EB/OL].(2020-01-20)[2020-02-21].http://www.nhc.gov.cn/jkj/s7916/202001/44a3b8245e8049d2837a4f27529cd386.shtml.

[3]王剛,张婷,王奉涛,等.山东省首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6):1-4.

[4]昌敬惠,袁愈新,王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J South Med Univ,2020,40(2):171-176.

[5]马楷轩,张燚德,侯田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医学,2020,27(1):36-40.

[6]周小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卫生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 32(2):5-7.

[7]魏华,董越娟,何敏,等.住院手术患者的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及其与应激、焦虑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4):270-272.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
外行领导内行?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下疫情防控档案的收集与利用
情报体系在应急事件中的作用与价值
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情报机制及体系
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发布特征分析
公共危机中谣言真实度计算及其与正面信息的交锋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急信息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政府大数据能力建构的智库应急情报服务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