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呼吸系统课程整合的改革实践

2021-09-19 03:47杨篷谢栓栓李譞隆玄梅爱红王昌惠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杨篷 谢栓栓 李譞 隆玄 梅爱红 王昌惠

摘要:目的 对呼吸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整合方式效果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教学改革的成效。方法 在本院所有临床本科生中,选取90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然后随机进行分组,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一致情况下,对照组学生利用既往所开展的教学模式进行呼吸系统课程教学,观察组学生则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相关课程的整合、教学改革实践,对两组学生经过不同学习干预之后的期末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和学习兴趣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学生结果对照可以发现,观察组期末成绩更高(P<0.05),而且相比之下,学生对于教学满意度更高(P<0.05),对教学活动开展的学习兴趣更可观(P<0.05)。结论 在目前开展呼吸系统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以“执业能力”为基础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可以取得更加满意的教育效果,带来影响更加积极。

关键词:“三导向”人才培养;呼吸系统;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2019-2020同济大学医学院教学研究与建设项目:1500104500-15

项目名称:呼吸系统整合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与实践

引言: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着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医学专业素质和学生自身身心素质,分别强化“职业精神”导向性、“执业能力”导向性和“社会适应”导向性,通过课程方面的整合、创新,进行教学实践,以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能力、素质和素养的全方位提高,产生更加积极的医学教育作用,促进医学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全方位提高。开展教育的过程中,现阶段还需要注重课程方面的调整、整合,应用信息化的方法和措施,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带来更加积极应,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促进课程整合, 进行教学水准的优化。基于此,本次研究利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对传统教学模式和这一类教学方法应用之后,是否呈显出教学效果方面的差异之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都是本院2019.2-2020.8期间相关学生群体中选取,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学生均为本科二表录取临床医学本科生,年龄分布在22-23岁之间,平均(21.78±0.39)岁,均进行呼吸系统课程方面的学习,其中包含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学、诊断学等相关知识,仅有教学方法的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彼此之间高度相似(P>0.05),两组学生基线资料并无明显不同,故而满足了对照实验的原则和标准要求。

1.2方法

所有学生都由相同教师开展教学,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照组学生采取常规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主要以理论为主,并提出问题,设定课程作业,根据学生现有学习基础,进行各项基础知识的教学安排。观察组学生采取呼吸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具体包括:①基础理论教学。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病例分析、启发式诱导的方法,引导学生站在临床的角度去学习相关知识,可以采取PPT等方法展示病历资料,围绕着解剖、生理和药理等多方面知识进行学习。比如在讲解缺氧的形成机制时,则主要从临床肺动脉高压形成的科研进展要点入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究性。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留有10min时间给予学生梳理思路、复习和总结课程学习情况,并进行简单的讨论,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在呼吸衰竭讲解过程中,可以提出与病历资料相关的问题,肺泡通气血液比例失调引起低氧血症的作用机制与患者现有状态的什么因素相关?患者屬于哪一类型的呼吸衰竭?以哪项临床检查结果作为主要依据做出诊断?围绕着一个PPT或者相关资料,展开分组探讨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提出诊断建议和思路,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教师则根据学生表达的逻辑性等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总结。②信息化教学。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除了常规的PPT等方法之外,也可以让信息技术与PBL教学结合在一起,采取相同的案例,分三次课程进行讨论,提出问题。教学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线上线下结合开展,课前课后以线上的拓展性教育、延伸性教学为主,课中以线下课堂为主。课前教师先布置课堂要开展教学的任务,对上次教学简单进行总结,然后让学生有所准备的开展课中学习。课中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前期任务和学生的最终结果,再给予评价,提出相应问题,鼓励学生在线下利用信息技术找寻相关资料,并在课后交流时提出相应的意见、看法,独立进行总结,加深对于知识的实际性理解,围绕着一个学习项目积极自主进行学习。根据课中、课后的讨论及补充结果之后,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进行纠正,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条理、有逻辑的进行知识的总结。③教学评价。每节课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打分,记入平时成绩,然后为学生后续的教学评价提供参考。

1.3观察指标

对学生进行学习之后的期末成绩、教学满意度评分、学习兴趣评分情况进行对比,所有评分都是百分制,而期末总评成绩中则以50分期末理论考试成绩、20分PBL成绩20分见习表现成绩和10分考勤成绩组成。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教学后相关情况收集可见,观察组学生期末成绩、教学满意度评分和学习兴趣评分都要更高一些(P<0.05),取得的教学效果相对更加满意。两组学生开展教学后的相关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医学专业本身就具备着一定的特殊性,其自身的每一个学科都和彼此之间存在着高度关联性,学科并不是独立的,因此整合课程的教学应用就具备着一定的价值性,让知识的学习符合临床实践,真正意义上实现课程实际化、综合化。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其自身的教学应用具备着较强的关键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执业能力和现有的知识素养等情况,并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知识联系性、逻辑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具体应用之后也可以发现了一个明显差异,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之后,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对于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学习兴趣有所提高。通过这样的整合课程,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起到积极作用,推测与其课程综合性、注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呈现着明显关联,因此还需要在后续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这样的教学特征,发挥教学活动开展和落实的作用。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方法应用之后,可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带来影响更加积极,可以提升教学的综合质量和成效,为学生后续学习、走向临床夯实理论基础。

如上所述,“三导向”人才模式下,通过呼吸系统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之后可以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活动取得的效果更加满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专业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吴艳敏、王慧、官杰、罗晓庆、王琪、钱丽丽.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贯通医学知识与整合课程融合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 No.286(10):26-27.

[2]张英艳, 张海丽, 李强,等.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国际化护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与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 000(006):73-74.

[3]汤银娟, 王岐本, 颜建辉,等. 以"临床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湘南学院为例[J].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 v.22;No.80(01):67-69.

[4]张小华, 操庆国, 黄小忠,等. "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微生物基础与检验技术》的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教育论坛, 2020, 3(10):110-111.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