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接受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9-21 13:17莫国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9期
关键词:安全性有效性

莫国容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43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3例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1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内局部灌注化疗药物的治疗,针对治疗组22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能在最大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减少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出现,促进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恶性胸(腹)腔积液;体腔热灌注化疗;有效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044-02

恶性胸(腹)腔积液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后的并发症现象,主要是由于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导致的[1],是癌症晚期的表现,针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应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若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及干预将会导致患者生存期的缩短,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患者的病死现象[2]。以往临床中一般针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胸腔内化疗、注射胸膜粘连药物等等治疗,虽然能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但极易导致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实践表明,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暗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我院针对收治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43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针对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43例作为本次观察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参照组21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82岁,年龄均值为(59.96±4.26)岁,其中胸腔积液患者10例、腹腔积液患者11例;治疗组22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0~85岁,年龄均值为(59.99±4.33)岁,其中胸腔积液患者10例、腹腔积液患者12例。

对两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本次观察收治的43例患者经临床诊断、CT检查及超声检查后均确诊为恶性胸(腹)腔积液,且证实存在中度及重度的胸腹腔积液现象[3]。本次观察43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观察的结果、内容、目的和形式等展开了全面的了解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本次观察均在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下通过。本次观察均已排除合并较为严重的意识障碍、心肺肾功能不足或器质性损伤、不同意参与本次观察的患者。

1.2方法 针对参照组21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内局部灌注化疗药物的治疗,在掌握患者积液实际情况和穿刺位置的基础上实施B超定位的处理,给予60 mg顺铂(国药准字H20046375,名称注射用顺铂,由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于2015-06- 23。为注射剂(冻干粉针剂)化学药品, 规格为10 mg。)+生理盐水+10 mg地塞米松(国药准字H51020723,名称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由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于2015-12-30。为注射剂(注射液)化学药品, 规格为1 mL: 5 mg。)+0.2 g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0063986,名称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由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于2011-08-02。为注射剂化学药品, 规格为10 mL: 0.173 g(以利多卡因计)。)在短时间内沿着体腔留置引流管注入患者胸腔或腹腔内,叮嘱患者在5次或以上的这一操作中每10分钟更换一次体位,为了减少消化道反应和肾毒性应给予水化利尿的处理,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托焕司琼的处理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

针对治疗组22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在明确胸腹腔积液的位置和量之后实施B超定位处理,确定好穿刺点后给予50 mg顺铂+0.9 %的2~3 L无菌氯化钠溶液,加入三分之二的化疗药物后在配置完成药物溶解之后将其注入人体腔热灌注化疗专用治疗袋内,选择盐酸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如上),必须将袋内的空气抽尽后备用。在无菌操作的原则下实施B超定位下的中心静脉导管体腔穿刺及置管操作,在灌注之前引流胸腹腔积液,连接好相应的热灌注化疗机,将配置好的热灌注化疗专用袋内的药液进行相应的加热处理,将温度设置为45℃(最高),将抽液流量定为150~200 mL/ min,其中胸腔热灌注流量为50 mL,腹腔热灌注流量为100~150 mL之间,待药液加热完成后实施循环灌注处理,位置药液温度42摄氏度以上,一次1000 mL左右,均匀的让药液在胸腹腔内分布,并启动温控系统,指导患者在灌注完成后改变体位,方便医护人员最大程度上抽出积液,重复灌注治疗4次(步骤如上),最后将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化疗药物在一次灌注之后加上0.9 %的100 mL氯化钠溶液注入患者胸腹腔即可。

1.3观察指标 ①对参照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与治疗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②治疗优良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100.00%;其中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胸腹腔积液完全吸收,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不适显著消失,无显著肾损伤;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胸腹腔液减少一半以上,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不存在显著肾损伤;无变化:治疗后患者胸腹腔减少一半一下,且不良反应较为严重[4]。③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发生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肾损伤等等。

1.4統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对参照组与治疗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处理,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当P<0.05表示参照组与治疗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参照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发生肾损伤1例,骨髓抑制1例,消化道反应2例;治疗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发生肾损伤1例,骨髓抑制1例,消化道反应3例。数据见表1所示。

3 讨论

恶性胸(腹)腔积液属于进展期肿瘤中较为多发的严重并发症现象,最为常见的为肺癌直接对患者胸膜或胸膜种植侵犯及转移的现象,一旦发生恶性胸(腹)腔积液会对患者的肺部组织产生一定的压迫作用,使得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及胸闷等等症状[5],且多数患者还伴随着大量的血细胞和白蛋白丢失的表现,极易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的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将会导致恶液质现象的出现,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不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及预后[6]。

以往临床中一般针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传统的胸腔内化疗、注射胸膜粘连药物等等的治疗,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极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及复发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医疗水平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中出现了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的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在治疗机内将化疗药物稀释液抽吸加上穿刺技术用于自动加热处理后灌注患者体腔内的治疗手段,这一治疗能准确的对进出水量、温度等进行控制,还能在计算机监控的模式下有效的发挥循环灌注杀伤机制,维持治疗过程中的恒定温度[7]。在恶性胸(腹)腔积液治疗中给予体腔热灌注化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主要是由于顺铂在注入提枪后能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能渗入肿瘤表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能将深层的癌细胞杀死,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后全身不良反应较少,药量较少,能提高化疗治疗的安全性[8]。且热化疗液的循环灌注能在机械冲刷的作用下更好的清洗排出体外,促使受累浆膜和积液中的癌细胞发生变性凋亡反应,最大程度上消除引发恶性积液的主要原因,促进患者化疗治疗效果的提高[9]。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的治疗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实施体腔内局部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的参照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但在实施不同治疗之后,两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针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热灌注化疗的有效性较高,利于患者预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实施体腔热灌注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周娟. 热灌注化疗治疗肿瘤恶性胸腹水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21): 93-94.

[2] 姚琴, 吴稚冰, 马胜林. 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 浙江临床医学, 2017, 19(6): 1162-1163.

[3] 刘宏伟. 浅析体腔持续热灌注化疗在恶性胸腹水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9): 121.

[4] 魏春梅. 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与不良反应[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89): 101-103.

[5] 卓正平, 张厚云, 陈书凯. 用体腔热灌注化疗法联合腔内注射rmh TNF法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26(11): 171-173.

[6] 刘振婷. 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观察及评估[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0(04): 159.

[7] 田瑞瑞, 任闽山, 王晓辉. 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研究[J]. 医药前沿, 2017, 37(7): 45-47.

[8] 高勇. VCHPM下循环热灌注化疗方案对肺癌癌恶性胸腔积液的干预价值[J]. 医药前沿, 2018, 8(8): 142-143.

[9] 李超, 董春花, 薛春霞, 等.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26(42): 52-53.

猜你喜欢
安全性有效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