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工作中影响护理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1-09-21 16:55王凤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外科护理护理质量控制措施

王凤赟

【摘要】目的:总结外科护理服务中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方法:在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基于外科诊治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期间随机入选100例外科患者。基于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实验组采取基于常见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以及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问题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外科护理服务期间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临床中需要基于各种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值得普及。

【关键词】外科护理;护理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099-02

伴随着社会的持续性发展以及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人的健康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间接提高了临床中医护服务的质量要求[1-2]。外科属于临床中诊治人数非常多的科室,涉及到的疾病种类也相当丰富,其中也不乏存在许多难治性疾病[3]。因为外科疾病类型较多再加上病因复杂、病情危重,所以在临床医护工作中存在较高的诊疗风险,属于护理工作高风险科室[4-5]。近些年有许多统计数据中也发现,外科护理工作发生护理问题与矛盾問题的概率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明显较高。对此,为了规避护理问题,本文探讨基于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控制措施及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基于外科诊治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期间随机入选100例外科患者。基于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划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男女患者28/22例,年龄(53.15±3.51)岁;常规组50例,男女患者28/22例,年龄(53.15±3.5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外科住院治疗患者;年龄18~70岁;对研究认可且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肿瘤疾病;凝血障碍;恶心肿瘤。

1.2 方法

常规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服务模式,主要是为患者提供病情观测、体位调整等护理。

实验组采取基于常见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1.2.1 护理质量影响因素

(1)队伍年轻化。随着近些年临床医学的持续性发展,外科临床工作压力以及工作量不断增加,对于护理人员的数量以及依赖性也在随之提升。近些年外科的一线补充护理人员大多数都是刚毕业的护士,这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许多的缺陷与不足,尤其是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相对较差,在护理工作过于繁忙时手忙脚乱可能会出现差错性护理行为,在特殊护理事件方面的应对能力较弱。护理队伍的年轻化发展必然会衍生许多的隐患问题。

(2)责任心较弱。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外科任务繁多,其中涉及到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意识状态的改变、管道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在护理工作中如果责任心不强,便会导致病情观察不细致、病情记录不详细,异常状态无法及时发现,导致症状无法被及时控制,从而形成护患矛盾纠纷风险。

(3)技术不熟练。临床中外科护理期间护理人员的技术不熟练、临床经验不足会直接导致患者安全遭受影响,外科工作本身的专业性相对较强,技术要求也比较高,特别是在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临床中技术不熟练时会直接导致患者安全遭受影响。

(4)缺乏沟通。在临床护理期间部分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能力相对较差,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一些简单问题懒得回答或者是以生硬的方式回答,此时便会导致反感情绪的形成。对于患者而言,在临床中接受一些检查或治疗,例如接受纤支镜、胃镜检查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多种情绪,此时如果不及时做好沟通交流,会导致患者对医护工作形成严重的抵触、反感情绪,此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便会显著提高。

1.2.2 控制措施

(1)强化细节教育。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患者心理护理主要是借助看电视、看报、下棋等多种途径实现注意力转移,而家属的心理护理主要是让家属了解患者真实情况,并保持治疗积极性,降低排斥心态,规避不必要的矛盾。在临床护理期间需要提高对护理人员的针对性管理。对于外科护理工作而言,需要做好责任心的培训,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实现对护理差错事件的防范以及安全护理的落实。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可以借助头脑风暴的方式了解临床护理中的各种风险问题,并及时从管理的角度上做好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促使护理人员可以及时意识到临床护理中的各种风险,并在护理工作中保持细致态度与意识。因为外科本身属于高风险科室,所以在护理中需要保持“警钟长鸣”的护理意识,从细节层面上强化对护理风险的控制,护理人员需要仔细阅读并记住规范护理方式,从思想、意识等层面上规避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

(2)强化技术培训。在外科护理期间,需要有意识地培训护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借助专业教育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并按照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提供专科知识的教育、急救技术的培训以及急救仪器设备的规范操作方式。在培训之后及时进行考核,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均具备较强的护理专业性能力,有意识地锻炼并提升护理队伍的综合护理水平,规避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

(3)强化护理沟通能力。在外科护理期间护理沟通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属于消除与杜绝护理纠纷风险的有效途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如果患者对于临床医护工作的认知不正确或者是积极性较差,此时可以有意识的培养患者的康复需求,促使患者可以及时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改善护患关系,患者可以与护理人员构建朋友关系,消除纠纷风险问题。另外,在护理期间需要注重对患者的宣教,及时让患者了解临床科室情况,并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认知以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规避风险问题的发生。

(4)强化细节监控。在外科护理期间,首先需要注重细节性的护理管理,需要做好护理工作的重点护理,尤其是对于高龄、多并发症患者,需要在护理开始之前先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以及应急预案,从而保障患者的预后水平。其次,需要做好重点时间的护理,尤其是在节假日、夜班、双休班、交接班等关键时刻,因为存在人员少、工作忙、护理响应时间长等特征,要及时做好人员援助,尽可能保障护理工作的持续稳定实施。再次,需要注重关键人员的护理工作,尤其是新上岗护士和进修实习护士,需要尽可能让其规避多干扰、高强度的护理工作或以高资历护士陪同进行,从而规避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另外,还需要注重应急状态的管理,对于急救物品需要采取专人专职的管理措施,提高护理综合水平。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以及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软件完成处理,计算资料用(x±s)表示,以t值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率(%)表示,并用Fisher χ2檢验,当P<0.05则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护理不良事件对比

实验组的护理问题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外科护理工作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因为患者的疾病存在发病快、病情重等特征,导致临床中患者在接受医护工作中经常出现各种风险问题[6]。护理中稍有不慎便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护理矛盾纠纷问题。对此,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及时发现各种比较容易发生的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在外科护理服务期间,积极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之余,还应注重临床护理工作,尽可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全面、有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借助有效的护理服务优化患者的临床体验,提高临床医护工作效益[7-8]。对护理模式进行改进并结合患者在临床的各种实际需求,以及身心不同方面表现出的具体情况等,从心理干预方面出发,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以及细致的心理疏导等,进而使临床护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9]。针对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患者的角度上提高护理服务本身的人性化、个性化特征,从而提高临床服务综合效益。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外科护理期间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在护理中需要基于护理工作特征以及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改进策略,优化与改善护理方案,为患者的身心多方面提供护理帮助,从而提高外科护理综合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外科护理服务期间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临床中需要基于各种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 陈岩,翟方.显微外科护士素质培养与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分析——评《显微外科基本理论与操作》[J].电子显微学报,2019,31(3):344-345.

[2] 戴艺,金丽芬,Wipada K.基于JD-R模式的护士工作投入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9):1107-1111.

[3] 谭俊华,白晓霞.手术室护士工作投入程度与护理质量的相关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1):154-156.

[4] 丁滢,宋艳,夏春香,等.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普外科术后管道护理床旁交接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8,25(2):21-23.

[5] 刘丽,林征,戎明梅,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0,12(3):36-40.

[6] 温小晓.护理质量控制在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364.

[7] 丁相瑜,杨光,刘畅,等.手术室外科护理管理信息平台在提高脑胶质瘤手术患者管理质量中的观察[J].中国医学装备,2020,188(4):134-138.

[8] 袁美娟,黄丽萍,翟路路,等.护理管理中负性领导行为对护士职业使命感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1):2727-2730.

[9] 刘彩芳,燕朋波,韩光.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道口漏液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3):965-969.

猜你喜欢
外科护理护理质量控制措施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中职学生外科护理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探析
OSCE在外科护理实训考核中的应用和分析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